孟慶海
在轉型發展期,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的新林區深入貫徹落實大興安嶺地區黨委確定的發展“六大產業”的戰略部署,將綠色食品產業作為重點接續產業之一,進一步調整工作思路,區域各級黨委和政府將工作重心放在引導、幫扶、服務上,激發綠色食品企業發展活力,提升產業對全民創業的吸引力,著力消除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制約瓶頸和薄弱環節,掀起了區域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新浪潮。
構筑科技支撐
新林區加速先進科技成果的引進和推廣,發揮錦融公司菌包廠液態菌生產技術優勢,大力推廣訂單式生產,菌包廠完成小蜜蜂、黑山及“興安2號”等優質菌種三級菌包500萬袋,其中對外銷售320余萬袋,公司標準化基地養殖180萬袋;依托合利源公司推動藍莓新品種的選育工作,該公司塔爾根人工藍莓種植基地引進俄羅斯野生藍莓新品種試驗種植成功,解決了現有人工藍莓品種種植越冬覆土、春季扒苗的問題,同時,還引進并種植藍靛果新品種蓓蕾400畝,并在中心苗圃開展了藍靛果(蓓蕾)組培和扦插苗實驗。依托區、鎮兩級技術服務站,加強與東北農業大學、地區農林科學院合作,著力推廣小蜜蜂、黑山及“興安2號”一級菌種,擴大棚室滑子菇、平菇、猴頭、元蘑等品種種植面積,區域優質菌種覆蓋率達到100%。
助推項目建設
為加速綠色食品產業升級,該區制定下發了“2015年綠色食品產業項目工作方案”,為每個重點產業推進項目成立推進組,明確工作目標及要求,全力推進產業項目建設。總投資1.1億元的草蓯蓉養生保健酒生產基地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500萬元,浸泡清洗和罐裝車間主體工程已完成,夏季收購草蓯蓉15噸,浸泡保健酒50噸;總投資1億元的錦融公司鹿保健品及綠色食品加工項目累計完成投資8500萬元,保健酒GMP標準化生產車間、酒體中心、原料庫、辦公室、實驗室、化驗室、發酵車間、蒸餾車間主體工程及廠區附屬工程全部完工;錦融公司投建了大興安嶺鹿補山珍產品旗艦店,采取“實體店+網絡營銷+市場營銷”的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
發展電子商務
為了叫響地域品牌,該區以發展電子商務為突破口,通過組織舉辦“互聯網+”電子商務培訓班、選樹典型等途徑,引導企業、養殖大戶、合作社搭建電子商務平臺,努力探索“互聯網+物流”、“互聯網+綠色食品”營銷模式。區域電子商務典型“東北山貨莊”,成功創建了“公司+實體店+淘寶網店+中通快遞”的營銷模式,網上銷售食用菌、藍莓、山野菜等系列產品120多種,年銷售額300余萬元。截至目前,該區已建立各類林下經濟產品實體網店54家,平均每天銷售各類產品500余斤。
政策幫扶創業
全面落實“大興安嶺地區全民創業擔保貸款管理辦法”等幫扶政策,激發全民創業熱情。2015年,新林區為269名職工辦理了807萬元的全民創業小額貸款。為種養戶解決了新一輪產業發展資金短缺的難題。同時,落實相關文件精神,共發放全民創業五大產業專項扶持資金503.2萬元,有24個合作組織、3家私營企業、138名職工群眾受益。
2015年,該區累計完成食用菌栽培3200萬袋,其中黑木耳2480萬袋,各種菇類630萬袋,靈芝30萬袋,木耳60萬椴;人工藍莓新增種植面積600畝,野生藍莓集約化經營面積1200公頃;野生藍莓采集1487噸,實現產值7435萬元;采集紅豆1526噸,實現產值3082萬元;藥材種植面積達到856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