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婕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
淺談網絡信用卡詐騙犯罪的防范措施
夏文婕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南長沙410081
摘要:隨著商業銀行信用卡新興業務擴大和發展,網絡信用卡犯罪也相應的出現了一些新的法律問題。本文通過對網絡信用卡詐騙犯罪的原因及危害分析從而淺談相應的預防措施。
關鍵詞:原因;危害;預防;法律規制
在網絡環境下,對網絡信用卡犯罪如何確定,網絡信用卡詐騙的犯罪如何定性,怎樣解讀網絡信用卡的法律關系,使銀行和客戶的合法權益受到法律保護,這些內容都要比傳統信用卡犯罪復雜得多①。
一、網絡信用卡詐騙犯罪的原因
(一)刑事立法的滯后性
《關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行雖然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但在實際的操作中,新的犯罪手段和犯罪形式又不斷的出現了,此時關于“情節嚴重”、“情節特別嚴重”之間的區分也出現了問題,兩者之間沒有明確的范圍界定,為此,也就給司法實踐提出新的問題。
(二)銀行系統存在監管缺陷
一是目前社會和有關行業都認識到了網絡信用卡詐騙的嚴重危害性,但由于各銀行信用卡管理部門仍采用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只是片面的追求發卡量,從而導致了對申辦對象的個人基本息信核實不仔細,給犯罪活動留下了“活口”。雖然銀行系統均有“實名制”辦理信用卡的要求,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由他人“代辦”情況也比較普遍,這就給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機。二是金融機構對POS機監管措施不到位。各銀行為推進信用卡業務的發展,增強信用卡的消費功能,為特約商戶在一定的條件下開通了POS機,但在具體的落實和執行過程中,并沒有嚴格的遵守相關的規定進行規范操作。
(三)社會協作機制不完善
信息安全、網絡安全技術發展落后。近些年來,我國網銀普及步伐加快,網上支付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隨著網絡犯罪的技術門檻相對降低,計算機病毒的種類繁多,形式各異,己經從原始的破壞軟件發展到現在的破壞硬件,嚴重的更可以造成網絡癱瘓,由此造成了大量的個人信息泄露,為犯罪分子進行信用卡詐騙創造了有利條件。這種現象所折射出的社會信息安全問題和網絡安全問題更加值得我們深思。
二、網絡信用卡詐騙的危害
網絡信用卡詐騙實施手段的多樣性,也使其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與傳統信用卡詐騙犯罪形式相比,網絡信用卡詐騙犯罪的危害比較典型的有以下幾點:
(一)危害用戶信息
客戶信用卡個人信息遭到泄漏,其它的信息也將面臨著泄漏匯的危險。而當犯罪分子通過其它非法渠道獲取信用卡的賬號和密碼后,就可以在網絡上以“合法人”的身份對賬戶內的有關內容進行非法操作,從而會導致用戶其它更多的信息泄漏。
(二)危害國家信用卡管理制度
犯罪分子在偽造信用卡并使用的犯罪過程中大多是精通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黑客”或者是精通金融、或金融機構的內部人員。他們采取非法入侵信用卡管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中,虛設信用卡賬戶信息等行為,使國家信用卡管理制度遭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從而從犯罪的角度來說也就造成了國家信用卡管理制度的無效性,極大的危害了國家信用卡管理制度的實施和發展。
(三)侵犯公私財產所有權
從用戶的角度來分析,按照國家信用卡業務清償制度的規定,信用卡倒債務須由持卡人負責清償。只有在持卡人掌握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非本人消費時才可以拒付。使持卡人的財產所有權受到了嚴重的侵犯。
三、網絡信用卡詐騙的防范措施
(一)法律規制度視角下的防范
一是從刑事立法上應及時調整信用卡詐騙犯罪的量刑標準。網絡信用卡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應該根據犯罪形式、犯罪手段以及造成的后果而有所區別。二是在犯罪數額的規定要結合當前的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經濟發展水平和地方的經濟狀況而定。針對不同的地區和發展水平,對犯罪數額的標準要有所差異。三是在犯罪的情節方面,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要結合罪犯的一貫表現情況,主觀意圖情況以及詐騙采取的手段和次數情況進行界定。僅刑法中現有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等還不夠明確,比如對貫犯、受害面廣、影響大、損失嚴重的情況,都應做出具體的司法解釋,以體現法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二)明確網絡信用卡詐騙的刑事管轄權
我國在刑事案件管轄權方面一直是以傳統的屬地原則為主。然而由于網絡信用卡詐騙行為的特點具有眾多的不確定性,所以屬地原則已經無法適用于網絡信用卡詐騙犯罪的管轄權。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網絡刑事案件的管轄權應以犯罪時的網址為基礎。網址行為人在網絡虛擬空間中的活動地址,因而要找出與網址相關聯的地理位置,以此地理位置相對應的法院或公安機關的管轄單位進行管轄。二是網絡信用卡詐騙犯罪的犯罪地的認定標準和分類要標準化。即然前面我們提到了以網址為管轄權的基礎,那么犯罪行為地就可以以網址所對應的網絡服務器所在地為標準,也就是說犯罪分子在犯罪過程中所使用的計算機、服務器的所在地可以定為犯罪行為地。對于一些網絡入侵類的犯罪,應以被入侵的網絡終端所在地為犯罪結果地。
(三)完善金融機構的信用卡管理制度
1.嚴格信用卡的辦理審核制度。現在,對信用卡申辦人的資信調查各銀行一般都是采取電話和信函的方式進行。其中的很多環節都有流于形式的嫌疑,使資信調查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2.金融機構要建立健全個人信息保密制度。目前,在我國的信用卡辦理已基本上采用了實名制的方式,為此,用戶的個人信息在金融機構大量的存在。為此,銀行有義務對用戶的個人資料進行保護。在對于銀行方面來說,首先要加臺自律意識,嚴防信用卡個人信息外漏的情況,應建立用戶個人信息保密制度,并嚴格執行。在用戶申請辦理信用卡時,對相關的證件和資料信息要嚴格核實,并加強告知制度的落實,對有關信用卡的相關規定要明確告知用戶本人。
(四)增強個人風險防范意識、規范操作流程
網絡信用卡詐騙的個人防范十分重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應重點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養成安全用卡的良好習慣。在信用卡的密碼設置時,不能過于簡單。我們經常會有人認為過于麻煩的密碼在操作起來不方便,而且不容易記住。所以在密碼設置時往往是采用生日,電話號碼等數字進行簡單的數據排列。所以用戶在密碼設置時不要過于簡單化,盡量采取加入字母或標點符號等特殊的格式,有效降低密碼的破譯率,增強信用卡安全性。二是網上購物提高警惕性。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電子商務的普及,現在的一些網上購物的網站非常之多,為此在進行購物時一定要直接登錄銀行官方網站,切不可通過鏈接等形式或以其它的郵件為鏈接。在進行交易時一定要對對方的資質進行詳細的了解。現在由于許多的廠家都在搞秒殺、低價競拍等活動,有些不法分子利用這種情況附帶病毒,從而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最近,在網上比較流生的發紅包,對于不認識的人發的紅包盡量不要去理會,因為這是犯罪分子新使用的一種釣魚方式,紅包內往往是暗藏殺機。
(五)互聯網環境下的綜合防范
1.加強協作關注時事。各個部門應加強協作,還要加強對境外警方的合作,取得各方面的支持。要積極探索偵破案件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保障協作的有效性。例如可以開展并案會議,對疑難案件進行會診,共同關注時事,及時掌握犯罪情況的動態,隨時了解其犯罪手段的多樣變化,加大對技術的投入,設置現代化的高科技設備。
2.加強基礎信息建設。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已經得到了普及和應用。對于銀行系統來說,還要加強對網絡信息系統的構建。網上銀行的安全性不能關系到金融機構的安全,更加會影響到用戶的安全,網上銀行的安全基礎是一個系統的、綜合的體系。同時,銀行部門要加強與公安機關的合作,建立信息交流機制,對發現的網絡可疑的賬戶要及時與公安部門取得聯系,加強布控。
3.完善國際合作長效機制。在立法方面而言,各國對于信用卡詐騙都不有同的立法規定,這種差異產生也是無法避免的,但也就是因為這種差異的存在,為犯罪分子帶來了犯罪空間。他們往往利用反網絡犯罪在立法方面存在的不足,通過互聯網在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進行流竄作案,逃避法律的制裁。為嚴厲打擊這種現象,使網絡信用卡詐騙給予有效的遏制,國際社會要積極尋求合作的新途徑和有效的聯合打擊方式。
[注釋]
①周茜.信用卡詐騙罪在司法適用中的幾個問題[J].警官教育論壇,2006(01).
中圖分類號:D9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4-0201-02
作者簡介:夏文婕(1989-),女,浙江寧波人,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