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衛東 尹志彪 方 偉
1.廣東省東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廣東 東莞 523000;2.湖南省邵陽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警犬大隊,湖南 邵陽 422000;3.公安部警犬技術學校,遼寧 沈陽 110034
?
論帶犬民警的群眾意識*
喻衛東1尹志彪2方 偉3
1.廣東省東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廣東 東莞 523000;2.湖南省邵陽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警犬大隊,湖南 邵陽 422000;3.公安部警犬技術學校,遼寧 沈陽 110034
群眾路線是公安工作之根本,是警察包括帶犬民警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線。基于與案件有關的知情人存于群眾中、諸多警犬技術的實施離不開群眾的幫助及群眾是證人的前身等三方面因素的影響,帶犬民警在警犬技術過程中應當依靠群眾。
帶犬民警;群眾意識
意識就是“人的頭腦對于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是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其中的思維是人類特有的反映現實的高級形式”[1]。所謂帶犬民警的群眾意識就是指帶犬民警在利用警犬參與偵查破案過程中要有依靠群眾為警犬使用提供幫助的意識。
(一)與案件有關的知情人存于群眾中
任何人的生活都無法離開現實社會而獨立存在。在犯罪之前、犯罪過程中以及犯罪之后犯罪分子都會與其周圍的人產生某種聯系,進而在人腦之中留下記憶痕跡。另一個角度而言,犯罪分子是這個社會的人,這個人就存在于廣大的人民群眾中,故最為了解這個犯罪人犯罪的相關情況的知情人,依然是群眾。
(二)諸多警犬技術的實施離不開群眾的幫助
當前,警犬技術應用于偵查破案之中的主要措施有追蹤、物證搜索、血跡搜索、鑒別等。就追蹤而言,當警犬追蹤出現斷蹤情形時,如果帶犬民警能夠有意識的去訪問知情者,則可能為警犬接蹤提供極大幫助,在這方面有著諸多成功的案例。物證搜索、血跡搜索同樣會出現類似追蹤之情形。就警犬鑒別而言,必須有配物氣味的存在,配物氣味由誰提供?毫無疑問的是需要群眾的幫助。
(三)群眾是證人的前身
證人證言是法定證據之一,是查明案件事實真相的有利工具。在刑事案件偵查過程中,除了尋找與犯罪有關的有形證據外,就是尋找與犯罪有關的無形證據。證人證言就是與犯罪有關的、存在于人腦之中的無形證據,只是在偵查過程中我們將證人證言這個無形的證據轉化為有形的筆錄形式。毫無疑問,證人證言的載體是證人,然證人從哪來?證人從群眾中來,案件發生以后,偵查機關通過調查訪問等措施從茫茫人海中尋找那些知道案件情況的人,即證人,從這個角度來看,群眾是證人的前身。
從偵查實踐角度而言,警察在走訪過程中群眾不愿意為其提供有價值的偵查線索依然是擺在公安機關面前的一道難題,包括帶犬民警。為此,帶犬民警必須知曉群眾為何不愿為其提供線索。
(一)中國訴訟文化的影響
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其對于人們的影響是以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悄無聲息的進行著。幾千年來,“無訟”、“息訟”等中國傳統文化早已經在群眾思想中建立并強化,一時難以改變。從這個角度而言,群眾不愿意向帶犬民警提供線索也在情理之中。
(二)群眾害怕遭受打擊報復的影響
伴隨犯罪形勢的發展變化,犯罪分子為逃避打擊,多有對證人進行威脅、打擊報復現象的發生,諸多證人基于此原因而不敢提供線索。
(三)部分群眾對警察業已形成的刻板印象
不得不承認,警察隊伍有個別違法現象的發生,基于此也導致了部分群眾對于警察隊伍形成了不好的第一印象,加之媒體對這些事件的過度報道,當面對警察時部分群眾難免不愿提供線索。
(一)帶犬民警一定要尊重群眾
“權威性問題涉及服從與正統性,真正的權威并不單純仰賴外在的強制,而是來源于主體的內心確信與承認”[2]諸多案件中,群眾之所以能夠主動來公安機關提供線索,很大程度上就是我們的公安民警確實能夠為群眾著想,如很多帶著疾病但依然堅守的偵查第一線的同志,這樣的工作態度,能不讓我們的群眾感動嗎?!能不讓我們的群眾從心理確信嗎?!
(二)帶犬民警要全面了解被訪問群眾的個人情況
帶犬民警全面了解被訪問群眾的個人情況,尤其是被訪問對象的個人喜好、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等。然后又針對性的采取策略方法使群眾愿意為警犬技術工作提供幫助。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1495.
[2]樊崇義.訴訟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16.
*2016年度公安部公安理論及軟科學研究(面上)項目“警犬使用技術在涉爆案件現場的應用研究”(合同號:2016LLYJGAJQ029)階段研究成果。
D
A
2095-4379-(2016)36-0056-01
喻衛東(1968-),男,湖南寧鄉人,廣東省東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二級警督,研究方向:警犬技術;尹志彪(1967-),男,湖南洞口人,湖南省邵陽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警犬大隊,一級警督,研究方向:警犬技術;方偉(1981-),男,遼寧遼中人,公安部警犬技術學校,講師,研究方向:偵查學、警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