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卉
大連海洋大學法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3
?
法律碩士研究生提升實踐和創新能力的教學模式研究*
張雪卉
大連海洋大學法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3
在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法律碩士研究生的教育培養要更加注重實踐教學,要提升法律碩士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應用型、創新型、實務型的法律人才,打造全新的法律教學模式,培養出當今社會所需要的法律人才。本文基于法律碩士研究生的教育培養現狀,分析了提升實踐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意義,就如何提升法律碩士研究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給出了合理化建議,以供相關單位參考。
實踐教學;法律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
創新與實踐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就其內涵而言,法律碩士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強調的是學科領域的探索;對法律實踐活動的指導;與時俱進的精神;創新的素養和對法律研究實踐的探索;而法律碩士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則強調的是知識應用、專業思維、問題分析、人文體驗、角色適應等能力。
結合當前我國法律碩士研究生的教育現狀來看,雖然近些年取得了一定進展,但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完善。
(一)法律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當前的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缺乏一定的針對性與科學性,很多院校在設置課程時,會參照法學碩士研究生的課程來設定,這顯然忽視了法律碩士研究生的特殊性。其次,在當前法律碩士研究生的課程體系中,實踐課程的比重明顯不足,關于實踐課程體系構建的投入力度還不夠,法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向在學術型和實務型之間仍不明確。
(二)法律教學方法手段落后
當前很多院校在對法律碩士研究生進行教學時,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仍沿用傳統的模式,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落后,難以滿足新時期法律碩士研究生教育培養的需求。
(三)法律實踐教學缺乏創新
實踐教學是提升法律碩士研究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主要手段,而在當前法律碩士研究生的教育培養體系中,實踐教學無疑是一個薄弱環節。首先,實踐教學的培養機制形式化,很多高校在進行實踐教學時,并沒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和設計,也并沒有配備相應的師資及完善的評價體系。其次,很多實踐教學的開展方式過于簡單,功利化傾向明顯,很多社會實踐的開展主要以完成畢業論文為主,缺乏對實踐教學的正確認識,也自然難以從實踐教學中提升實踐創新能力。最后,法律實踐教學脫離法律實踐的問題也比較明顯,學生的法律實操能力還有待于通過實踐教學來進一步加強。
(一)重視實踐課程教學,優化法律碩士課程設置
首先,想要提升法律碩士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就必須在教學中有針對性的提高實踐教學所占的比重,轉變以往“重學術,輕實踐、輕創新”的錯誤認識,轉變法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和理念,由學術型人才向應用型人才過渡,使法律碩士研究生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其次,要把法律碩士研究生的教學課程與法學碩士研究生的教學課程分離,建立適合針對法律碩士研究生發展的課程體系,特別是加強實踐課程的管理和設計,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二)強化應用技巧培訓,適應實踐發展需要
加強對法律碩士研究生實操技能的培訓,提升其應用技能水平,不僅是法律作為應用型學科的內在要求,也是為了讓法學人才更好地適應職業發展,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的必然選擇。首先,要加強法律文書寫作的訓練。其次,要注意培養碩士研究生的法律思維,而這種法律思維并非學術上的法律思維,而是應用型、復合型的法律思維。最后,要注意對法律碩士研究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通過一定的口才訓練使其具有表達意識,更好地在實踐中表現自己。
(三)優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形式
想要在教學過程中提升法律碩士研究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就必須在教育思想,教學的方式方法上進行改革創新。
(四)加強社會實踐,創新實習模式
社會實踐被譽為是法律碩士研究生學習的第二課堂,也是法律碩士研究生強化實踐學習,提升實踐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
綜上所述,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新時期法律人才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在法律碩士研究生的教育培養過程中,更應關注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摒棄以往重學術理論而輕實踐的人才培養誤區,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復合型法律人才,為我國新時期的法制建設貢獻力量。法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目,創新是實踐發展中的源泉,相信隨著我國法制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法律實踐教學的發展將會迎來新的突破。
[1]王崇敏,刁曉平,鄧和軍,張銀東.全日制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以海南大學為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01:15-19.
[2]郭艷利.法科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解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3,16:18-19+31.
[3]林仕堯.法學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內涵與路徑探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5,07:16-20.
*大連海洋大學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項目“法律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編號:dhdy20120812)。
D
A
2095-4379-(2016)36-0060-01
張雪卉(1981-),女,管理學博士,大連海洋大學法學院,教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