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艷飛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 沈陽 110854
?
電信詐騙案件的偵查路徑問題研究
雷艷飛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 沈陽 110854
近年來,我們在分享工業信息化迅速發展帶來的成果,比如說,電腦、手機已經不再是奢侈品,同時由于這種便利也給犯罪分子實施犯罪提供了沃土。電信網絡犯罪頻發只是我們不得不思考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處理方案。因為電信詐騙犯罪來勢兇猛、并有愈演愈烈,發案勢頭迅猛之勢,群眾損失巨大、犯罪時空跨度大、作案手段翻新快、犯罪危害大,已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穩定和群眾安全感的最為突出犯罪問題之一。
電信詐騙;偵查困難;偵查路徑
詐騙案件起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臺灣地區,在21世紀初期向大陸地區傳播發展。電信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電話、互聯網以及短信方式,編造虛假犯罪信息,設置虛假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操控、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在錯誤認識下給犯罪分子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電信詐騙案件具有跨境性、犯罪的非接觸性、詐騙團伙組織分工的嚴密性的特點,正是由于這樣的犯罪特點,給偵查工作帶來不少麻煩和困難。在此通過剖析困難并尋找其破解之道。
(一)證據的收集、固定困難
在電信詐騙案件中實物證據和言詞證據的收集和固定存在一定的難題,電信網絡犯罪沒有具體的犯罪現場,不能通過現場勘查獲取有價值的證據,即使在詐騙行為會留下電子證據,但是嫌疑人常常使用虛假的IP地址,或者運行的服務器不在大陸。電信詐騙案件是通過網絡完成的,往往受害人與嫌疑人并未有接觸的機會,就不能描述其的人身特點,這也是因為受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待發現時已經被騙,整個過程因為受害人的恐懼或者投機心理而處于隱蔽狀態,無法獲得證人證言。所以在電信詐騙案件中如果受害人報案不及時就會使重要的證據難以提取、固定,使偵查工作陷入被動。
(二)跨國引渡機制存在障礙
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法的頒布施行,為中國國內有關機關處理中外之間的引渡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方面依據。根據統計與我國建立引渡條約的國家只有25個,也就是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與中國建立引渡條約。嫌疑人在獲得巨額詐騙資金之后會通過各種途徑轉移財產,比如,利用各種投資形式轉移財產、假借進口資源轉移、通過地下錢莊洗錢等方式。嫌疑人再利用各種機會逃亡國外,而這些國家就是與中國沒有簽訂引渡條約的國家,這就給引渡嫌疑人帶來了巨大困難,雖然犯罪事實已經查清,各種證證據已經收集,唯獨不能將犯罪分子繩于法。因為沒有一度條約,他國也沒有義務將其送往中國,中國也不能在違反國際公約的情況下強行將嫌疑人帶回國內,所以引渡機制障礙的存在是偵查僵局的原因之一。
(三)偵查協作機制的缺陷
刑事案件原則上應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犯罪地是指犯罪行為發生地。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財產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為發生地和犯罪分子實際取得財產的犯罪結果發生地?!北桓嫒司幼〉?,包括被告人的戶籍所在地、居所地。刑事案件的偵查工作一般也主要有犯罪結果地的偵查機關來管轄,“屬地管轄”原則是我國“約定俗成”的處理刑事案件的規則。從公安機關的雙從領導體制來看,一方面要受上級公安機關的領導,另一方面也受同級人民政府和黨委的領導,并不是像海關那樣從上至下垂直領導,偵查工作往往受來自各方面壓力的影響,所以,有些案件沒有上級公安機關的協調很難一帆風順,而各個地區的機關之間的在破案上的協作力度是很松散的,能辦的事情不辦或為了謀得個人利益久拖不辦。特別是在每年有辦案指標的情況下,出現交叉管轄的案件是爭著辦或都不辦,導致九龍治水最后無人過問。所以跨地區公安機關之間的協作力度不強,沒有建立一套完善的體制機制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結合電信詐騙是傳統詐騙與現代通信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的詐騙犯罪形式,與傳統詐騙犯罪相比,此類案件的作案人通常不需要與受害人見面,但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假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財物的本質沒有改。①
第一,信息渠道偵查路徑。電信詐騙案件中行為人借助一定的設備終端向受害人傳遞信息,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優勢,促使受害人在將信將疑的心理驅動下處分自己的財產。因為任何犯罪都是在其罪過心理支配和控制下實施的,行為的實施必然在現實空間或者虛擬空間流線痕跡。②偵查人員對其痕跡的分析就能確定嫌疑人。一般而言,行為人主要是通過對向受害人撥打的號碼反向查詢到詐騙電話來源。現實中行為人大多數是通過網絡電話來逃避偵查機關的追蹤,即使這樣也會留下蛛絲馬跡。網絡電話的使用原理是行為人借用移動電信運營商提供的網絡電話平臺向受害人傳達呼叫指令,從而建立從行為人與受害人之間的聯系。因此,針對電信詐騙案件特殊的信息發送方式,就可以利用信息持續、不中斷的特點去倒行為人。順序為:從撥打號碼——電信局——運營商——網絡電話平臺承租商——租用人——使用人——犯罪團伙。具體方法有,通過承租商查詢行為人所留的身份證明和聯系方式、住址信息。查詢其網銀、支付寶賬號等信息,通過信息比對,核實犯罪嫌疑人的真實身份。通過行為人上網痕跡鎖定嫌疑人的IP地址,確定嫌疑人所在的位置。③
第二,資金流偵查路徑。獲得受害人的資金是行為人的終極目的,在作案前,行為人會在銀行利用虛假身份開立多個賬戶,以備轉移資金所用。在受害人轉賬階段,銀行會有當日最高轉賬金額的限度,所以行為人會將騙到手的資金進行多次、分批進行轉賬,直到全部資金到達安全賬戶。另外詐騙團伙會將騙到手的資金通過地下錢莊運營進行洗白。所以,可以根據電信詐騙資金轉頻繁的特點,查詢行為人轉賬方式和轉賬記錄以最終確定涉案資金的流向和用途,并時時監控。最后再通過銀行監控系統獲取取款人員的體貌特征。再用技術偵查的手段查出取款嫌疑人的真實身份。從而以一帶多,逐步掌握行為人參加的犯罪集團的組織結構特征和作案規律,適時采取必要手段將其一網打盡。
總之,電信詐騙案件作為新興類型犯罪,在實際辦案過程中其主要通過追蹤信息和涉案資金流控制兩條偵查路徑來獲得突破。在具體的辦案過程中會牽扯到公安機關、電信部門、銀行部門、工商部門等等多個部門,這就要協調好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各司其職,協同作戰,力求將犯罪團伙一網打盡。
[ 注 釋 ]
①胡向陽,劉祥偉,彭魏.電信詐騙犯罪防控對策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10(05).
②張明楷.犯罪論原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10.
③莊華.我國電信詐騙犯罪的特點與偵查策略思考[J].北京人民警察學院學報,2010(04).
[1]胡向陽,劉祥偉,彭魏.電信詐騙犯罪防控對策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10(05).
[2]張明楷.犯罪論原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10.
[3]莊華.我國電信詐騙犯罪的特點與偵查策略思考[J].北京人民警察學院學報,2010(04).
D
A
2095-4379-(2016)36-0095-02
雷艷飛(1989-),男,漢族,河南開封人,中國刑事警察學院,2015級研究生,研究方向:偵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