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林俊
昆明理工大學法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
邊沁功利主義邏輯理據及對建設民主政治的啟示
謝林俊
昆明理工大學法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政府片論》是英國近代著名法律思想家和法制改革家邊沁的重要著作。書中,邊沁以實在的“功利”取代了抽象的“理性”,批判性提出“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原則”的功利原則,將功利主義作為衡量政府運行好壞的一把尺子,以功利原則作為工具構建新的民主體系,為審視民主化思潮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對建設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邊沁;功利主義;民主
邊沁寫作《政府片論》的直接目的是批判法學家威廉·布萊克斯通寫作的《英國法律詮釋》。正如他自己所聲明的:“我所公開提出的主要目標,就是指出這位作者的錯誤和缺點”。[1]在《英國法律詮釋》問世以前,人們只能通過內容貧乏的報告和零星出現的論文膚淺片面地了解英國法,當布萊克斯通以優雅流暢的語言對英國法進行系統清楚的詮釋后,受到普遍歡迎,就連美國獨立時期的法學都受其影響。但邊沁極為反對布萊克斯通的法學理論,他認為布萊克斯通對英國法的詮釋是在說明英國法的現狀,實質是為其辯護。在他看來,法理學不是描述現狀,而是對現行的法律制度進行批判求得改進。邊沁以功利主義,即“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作為法律好壞的衡量尺度,一方面對自然權利學說的革命傾向進行批判,另一方面又為實現人民主權和完善的社會改良方案提供法律理論保障。
(一)功利主義是資產階級需求變化產生
邊沁對布萊克斯通的批判是資本主義民主制的需要產生。首先,18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需要新的行為標準。在邊沁構思《政府片論》的時候,英國資產階級的政治大革命已經成功了近100年,另一場意義同樣深遠的工業革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在這場新的革命中,資產者擴大再生產,追求巨額利潤。他們的目標,是把一切都迅速地資本化。凡有助于這一目的的必然加以提倡,凡有悖于此的,必然不可容忍。此時,資產階級迫切需要一套新的價值標準為其追求財富的行為提供證明。而資產階級政治大革命“自由”、“平等”、“公正”的自然法理論顯然難當此重任。其次,英國的政治法律改革需要新的指導原則。當統治階級有了新的價值追求以后,他們所要求的自由、平等已經不再是早期抽象的自由、平等,而是一切社會領域的平等,尤其是經濟領域中不受政府和法律約束的絕對的行為自由。為保護這一自由,就需要以新的原則對現有的政治法律制度進行改革。所以,一種適于民眾心理渴求與憧憬的、能帶動自由資本主義發展的理論就顯現出來[2]。
(二)功利主義更加注重社會效用
《政府片論》作為邊沁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的集中體現,是他的功利原則的最重要的成果。邊沁通過功利原則向人民展示了全新的法律準則,也為政府提供了評判自身的標準。邊沁說,“功利原則的價值不在于創造方面,而在于批判方面,它的作用在于作為一種檢驗標準,而不在于作為一種胚芽”。[3]邊沁認為社會契約論純屬虛構,在《政府片論》政府形成中指出“虛構的理由現在已經過時了,以臆在這個名義下,也許得到過容忍和贊許;如果現在仍試圖使用的話,它就會在更嚴重的偽造或欺騙的罪名下,受到譴責和批班次。”[3]這表明他更加注重社會效用而取消了原始的社會契約。
(三)政府正當目標是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邊沁有時把他的原理說成是最大多數的最幸福,有時又簡單地說成是最大幸福的原理”,這說明邊沁是一個人民主權論者。[3]他認為在政治活動中要遵循功利主義的基本要求:政府存在的正當性應該通過謀求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和利益來實現。邊沁從這個基本的角度出發,得出了許多他自己的獨特見解:平等并不是目的追求,它只是人民追求最大幸福的一種價值手段;自由僅僅是安全的一部分,它應該在普遍安全實現后在進行實現,因為法律要達成目的必須要犧牲自由為代價;民主只是一種政治手段,通過這一手段讓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矛盾趨于最小化,最終目的是讓最大多數人都能獲得最大限度的幸福。邊沁功利主義的政治哲學把關心的重點由國家轉向了社會,指出一般性條條框框并不能限制政府職能的廣泛性,能對政府職能進行干預的唯一前提是干預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為了實現社會利益的最大化,在政治領域中進行的立法和司法改革都應該和功利原則相符合,使得法律能全面而有效的規范人們的生活。
(一)民主政治建設必須以民眾幸福為最終價值取向
在《政府片論》中,邊沁從當時的社會時局出發,認為社會契約論已經過時,他期望政府是務實的政府,而不是無所作為的政府;是把人民主權當做其進行政治服務的前提,政府的權力不能凌駕于人民的權利之上。相對于無政府的狀態而言,民主政治社會是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為了現秩序價值和公共安全價值而達成的妥協,目的是為了追求大多數人的更大的利益,而政府公共權力的源泉是公民神圣的不可剝奪的權利,是具有相對性的一種理性政治權威,公共權力依附于公民權利所以必須服務于公民權利;公民之所以選擇服從公共權力是為了維護自身權利的實現,政治服從應該是一種理性的自愿服從[3]。如果統治者想要長久的實現民眾對自己的服從,就要從人民的角度出發進行相應的政治活動,讓人們在人民主權政府的良好管理和服務下實現平等、自由、幸福。由此可知,功利主義凸顯了邊沁構建人民主權的強烈情懷和理想。
(二)民主政治建設必須堅持人民主權觀念
邊沁認為:對政府的權力要進行有效的限制,只有政府的權力是有限度的,人民才有可能服從政府的權力。而且人民權利對政治的服從是主動和被動相結合,政府的運行必須遵循這一規律。如果政府的行為和人民群眾的意愿和利益相違背,那么大多數的人民就不會選擇對政府進行服從。他認為,統治者的權力是要受到人民權利的限制的,因為人民可以去選擇更有利于自己利益的統治者,權力的濫用必然會導致自己的滅亡。所以,他一直希望能夠調和政府權威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最為重要的手段就是以法治代替人治,并且以法律對統治者的權力進行限制從而防止權力的濫用。而且保證民眾有推翻損害自己利益和幸福的統治者也為人民主權奠定了基礎。邊沁的政治法律思想和政府改革觀念,不僅推動了英國政治改革,而且對世界范圍內的民主政治進程具有指導意義。
[1][英]邊沁.政府片論[M].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3):120.
[2]羊許益,劉俊.<政府論><政府片論>的邏輯及其對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啟示 [J].領導科學,2004(4):33-34.
[3][英]邊沁著.政府片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3):44,150,36,116.
D
A
2095-4379-(2016)36-0102-02
謝林俊(1983-),女,云南曲靖人,昆明理工大學法學院學生,從事理論法學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立法學、法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