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平 吳正祥
蘭州鐵路公安處刑事技術支隊,甘肅 蘭州 730000
?
整體分離痕跡檢驗在手印鑒定中的應用
梁 平 吳正祥
蘭州鐵路公安處刑事技術支隊,甘肅 蘭州 730000
手印鑒定是解決實際案例中使用的鑒定方法,可提高案件準確性。整體分離痕跡檢驗是提高手印鑒定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結合案件事發現場手印鎖定嫌疑人,在案件偵破中具有較廣的應用意義。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案例分析了整體分離痕跡檢驗在手印鑒定中的應用,以期給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為偵查破案提供幫助。
整體分離;痕跡檢驗;手印鑒定
手印鑒定主要利用痕跡檢驗中的完整體進行同一認定理論,結合客體痕跡進行判斷,進而檢驗現場手印是否為同一人所留。此種方法已經在刑事案件偵破中應用了較長時間。雖然手印鑒定不在分離體同一認定內,但可以借助相關理論解決手印鑒定問題。
(一)定義
整體分離痕跡表示受外力作用,發生斷裂或而形成的新界面形態,將其簡稱為分離痕跡。利用此種痕跡可以及時反映物體被分離原因與整體的關系。整體物質從微觀到宏觀的發展和變化,均要進行加工和被加工過程,可以很好的反映物質特殊的屬性和特征,主要由分離特征、固有特征與加工特征組成。同一分離物質,由于分離方法不同,呈現的痕跡特征也會發生變化。整體分離痕跡就是根據物理分離痕跡特征與整體的關系確定物體是否能夠形成統一整體。
(二)提出問題
2016年x年x日的山西省發生了一起兇殺案件,勘查人員經過現場分析發現,在被害人嘴巴膠布上留有一小塊皮膚,經過皮膚提取后發現,皮膚呈現乳突紋線結構,排除被害人可能性后,警方認為此表皮脫落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行兇過程中留下的,隨機提取了犯罪嫌疑人李某的指紋進行檢驗。此處需要探究的問題是,表皮從手掌的脫離屬于整體分離嗎?實際應用中能否利用整體分析理論進行手印鑒定。
脫皮是受外界因素變化如病變、摩擦等引起的皮膚角質層局部脫落。從皮膚學角度分析,表皮與真皮是組成手掌的主要部分。
表皮是皮膚表面的皮膚,與真皮緊密相連,屬于復層扁平上皮組織,按照從里到外可分為上生發層、顆粒層、透明層和角質層。生發層屬于皮膚增值部分,此處細胞的增值能力較強,可以不斷分裂并形成新的細胞,進而逐層過度,退化并成為透明層和角質層細胞。角質層細胞已經死亡,相互間無聯系,經常具有脫皮和成片脫落特征。表層皮膚組織脫落后,隨著時間的發展,可以由內層細胞補充,進而恢復原裝,形成一種均衡的細胞變化過程。
真皮在表皮深層和皮下組織之間,由無數結締組織組成,主要是網狀纖維、膠原纖維和結締細胞。真皮細胞通常會形成很多隆突,將其稱之為真皮乳突,一般其不會增值,也不會消失。
從生物學角度分析,一般脫落表皮或人死亡后在沒有完全腐爛前,其花紋特征保持不變。所以實際分析時可得出:指紋恢復性較強,而且終生不變化;脫落指紋與新生長的指紋相同;脫落表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發生變化。
整體分離表示具有整體條件的物質,受外力影響,被分化為若干個部分。通常可以將整體物體分離理解為兩種狀況:一種是具有穩定幾何形狀和完整形態的物體,如果有相同成分的材料構成,可以將其加工成不同形態;另一種由若干個單一物體采用某種方式連接后,形成一定功能的組合物體。顯而易見,在本案中,手掌面表皮皮膚是形態完整的物質,而且具有一定的幾何形態,二維結構較明顯,滿足整體物體條件要求。本案中,手掌面局部表皮在外力膠帶作用下分離,進而黏附在膠帶下,進而造成手掌脫皮,脫皮與新界面及膠布上的表皮細胞形成了分離體。因此,脫皮屬于整體分離。
分離體同一認定條件要求:第一,分離體具有特定性。分離痕跡特征必須滿足:分離體加工、分離和固有特征;分離體特征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不變;反映了分離體特征。
由于脫皮是一種整體分離痕跡,因此對此種情況下分例題特定性分析時,主要表現在:一方面脫皮分離邊緣形態。脫皮邊緣必須是一條封閉的曲線,而且分離線呈現對稱性,結合分離邊緣形態可以直接進行對比,進而掌握分離體所呈現的對應關系。在本次研究中,膠布上所分離的表皮組織就是從嫌疑人手掌面脫離的。在實際分析中可以采用特征對接法分析分離緣形態。另一方面,手掌面上形成固定的乳突紋理線特征。乳突紋線已經成為體現手掌表面特征的主要依據。從乳突紋線實際特征分析,可以借助乳突紋線線條關系對比乳突關系,進而確定出脫皮與整體所具有的對應關系。最后一方面,乳突紋線的細節和形態特征。從上述分析可知,指紋恢復性與穩定性較強,簡而言之,指紋可以克隆自己。一般但脫皮脫落后,脫皮位置的乳突紋理不會發生變化,其形態、流行及局部結構均與脫皮處乳突保持一致。一般采用對比法分析乳突紋線等特征。脫皮恢復與年齡增長呈現正比關系,隨著年齡增長,恢復時間逐漸延長,一般為5天,而且脫皮分析體表面乳突花紋在尸體未腐蝕之前,均保持穩定。
當上述特征均可得到良好反映時,脫皮才能滿足分離體同一認定所需要的條件。因此進行案件偵破時,只有當脫皮滿足同一認定條件,才能應用整理分離同一認定方法進行分析,進而對膠布表皮指紋與嫌疑人指紋進行比對,認定膠布表皮與嫌疑人手指指紋一樣,形成了一個整體,進而可以認為,膠布表皮指紋乳突就是從嫌疑人指紋上脫落的,進而判定了犯罪人,偵破此案件。
脫皮是一種較特殊的分離體,在實際檢驗中鑒定中,必須結合要求把握好鑒定尺度。從實際應用來看,鑒定中經常存在以下幾種問題:第一,表皮以碎屑形式脫落的,不可以使用分離體統一認定方法。第二,受病變等作用脫落的脫皮,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第三,受外力摩擦或生理因素等產生的脫皮,如果脫皮數量較少、面積較少,必須經過詳細的論證后再下結論。第四,手掌面皮膚的彈性較好,表面凹凸不平,乳突紋線會出現褶皺或小梨溝,主要在表面形成脫落,而且實際檢驗或提取中,會導致表皮細胞發生變形,所以檢驗中,必須要求脫落表皮恢復到之前原始的凹凸狀態。第五,手掌面脫皮一般會隨著皮膚的逐漸恢復而改變邊緣分離裝糊涂要,或者邊緣脫落的表皮會發生變異,因此不能滿足分離體檢驗條件。因此,進行現場勘察時,一旦在犯罪現場找到犯罪嫌疑人脫落的脫皮,就必須抓緊時間抓獲犯罪嫌疑人,避免因耽誤最佳時間而影響檢查時效應,耽誤最佳時期。第六,在案發現場提起分離體時,通常對原物進行提取,提取前還要進行拍照,記錄原始位置和形態變化。提取時一定要加強原始形態的保護,尤其是分離緣與縫里面,避免因提取力度過大而損壞分離體。進行儲存時,可以結合分離體的特征和性質選擇合適的器皿進行保存,避免其發生碰撞和振動。
本文主要對整體分離痕跡檢驗在手印鑒定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的提升,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犯罪問題,為了維持社會秩序,及時打擊犯罪行為,必須利用先進的方法鎖定犯罪嫌疑人,并結合案發現場留有物證抓獲犯罪嫌疑人。整體分離痕跡檢驗就是鑒定手印的主要方式,已經廣泛應用到案件偵破中,具有較廣的應用價值,值得在實踐中推廣應用。
[1]達娃,巴桑.整體分離痕跡檢驗在偵破工作中的應用[J].西藏科技,2006(03).
[2]王淳浩,王超勇.整體分離痕跡檢驗在道路交通事故重建中的運用[J].鐵道警察學院學報,2016(01).
[3]王洋.在案件鑒定中對整體分離痕跡的重新認識[J].證據科學,2013(04).
[4]王立南.整體分離痕跡在刑事案件中的應用[J].遼寧警專學報,2012(05).
[5]喬明明,高子鈐.整體分離痕跡在偵破刑事案件中的應用[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5(02).
[6]和青,張紫祥.整體分離痕跡在破獲一起爆炸案中的應用[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3(05).
D
A
2095-4379-(2016)36-0118-02
梁平(1964-),男,河北保定人,大專,蘭州鐵路公安處刑事技術支隊,工程師,研究方向:痕跡檢驗;吳正祥(1971-),男,甘肅永登人,大專,蘭州鐵路公安處刑事技術支隊,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痕跡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