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紹敏 邵洪序
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監所檢察科,天津 301700
?
社區矯正法律監督疑難問題研究
辛紹敏 邵洪序
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監所檢察科,天津 301700
社區矯正作為刑罰執行方式的一種被寫入我國刑法,豐富了我國的刑罰執行方式,使刑罰配置結構更加合理。筆者從多年的社區矯正法律監督實踐中發現社區矯正法律監督存在的幾個疑難問題,在此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社區矯正;法律監督;對策
隨著社區矯正制度在我國從無到有,從探索到發展,直至“制定社區矯正法”被寫入《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社區矯正制度充滿活力的前進著。本文從社區矯正法律監督實踐中發現的幾個疑難問題出發,以小見大,希望能對社區矯正法律監督有所裨益。
(一)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對社區矯正的法律監督檢察方式較為單一,在對社區矯正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時以書面檢察為主,即深入轄區內司法所對社區矯正人員監督管理檔案和社區矯正執行檔案進行查閱。檢察機關對社區矯正工作的監督僅限于字面上,在社區矯正人員監督管理檔案內容填寫齊全的情況下很難發現背后可能存在的問題。例如:社區矯正責任書中矯正小組成員雖然明確填寫了三人,但經和社區矯正人員了解情況,有相當一部分社區矯正人員對自己的矯正小組組成情況不知曉,甚至有的社區矯正人員對矯正小組成員根本不認識。再如:司法所應當對社區矯正人員有針對的進行檢查核查,但在檢查核查記錄填寫齊全的情況下很難看出司法所是否真正進行過檢查核查,反向證明例如檢察機關曾針對社區矯正人員監督管理檔案中檢查核查記錄不齊全制發過檢察建議書,在向司法行政機關送達檢察建議書的時候就有社區矯正工作人員表示:“填上不就行啦。”可見對檢查核查工作不夠重視,存在只是在檢查核查記錄表中填上內容并沒有真正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過核查的問題。
(二)相應的對策
1.制定調查問卷,并采用考試的方式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調查。調查問卷中的問題應全面、合理,能夠反映出社區矯正人員的矯正情況和效果,如下問題可供參考:
(1)你是否按時到司法所報到個人活動情況,多長時間報到一次?(2)你的矯正小組成員都有誰?(3)你是否參加過司法所組織的教育學習活動,如參加過是何時在何處參加的,共參加過幾次,是否做了學習筆記?(4)你是否參加過司法所組織的社區勞動,如參加過是何時在何處參加的,共參加過幾次?(5)你是否離開過居住地的區縣,如離開過是否向司法所和司法局請過假,請假后是否按時返回銷假,是否留有請假條?(6)司法所工作人員是否給你打過電話或到你家中詢問過情況,如有是什么時候詢問的,詢問的什么問題?
2.詢問相關人員,如矯正小組成員、派出所民警、鄉鎮機關工作人員等。例如:詢問矯正小組成員自己的“矯正對象”是誰,是否參加過“矯正對象”的矯正宣告,如參加過是在何時何地參加的;詢問派出所民警轄區內發現的違法違規的人員中是否有社區矯正人員;詢問鄉鎮機關工作人員是否看到過司法所組織社區矯正人員教育學習和參加勞動,如看到過是何時看到的,看到過幾次。
3.查看指紋識別報到系統和監控視頻。對指紋識別報到系統和監控視頻進行查看最能真實準確的判別社區矯正人員是否按時到司法所報到。
(一)存在的問題
社區矯正人員因違法違規或暫予監外執行條件消失但刑期未滿被裁定或決定收監后在執行收監過程中會出現形形色色的狀況,導致收監執行難。《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將執行主體給了司法行政機關,但在社區矯正人員下落不明時,不具有抓捕能力的司法行政機關就顯得力不從心了。雖然有的地方作出了細化規定,但在實施過程中因不能上網追逃使收監執行工作仍難以完成。
(二)相應的對策
收監執行涉及到公檢法司四家機關,其他三家機關都希望檢察機關能充當“超人”的角色將問題解決,但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既沒有裁判權也沒有執行權更沒有抓捕權。遇到這種問題,檢察機關應及時向同級政法委報告,由政法委牽頭,公檢法司四家機關召開聯席會議,探討癥結所在,破解能夠上網追逃的辦法,以后遇到此類問題應如何解決,以原有的法律法規為基礎制定相應的規范性文件或工作辦法形成將被裁定或決定收監的社區矯正人員及時執行的機制。
(一)存在的問題
檢察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每月月底均需向上級機關報送本月社區矯正人員基本情況,包括緩刑、假釋、管制、暫予監外執行人數,社區矯正人員又犯罪、脫管、漏管、收監情況等。檢察機關采用以每月25日為時間節點的方式進行報送,但司法行政機關報送數據沒有具體的時間節點,而是由各司法所報送數據再由司法局進行匯總后上報上級司法局。兩機關上報數據的標準不一致就會導致上報的數據有差異,為保證上報數據一致,檢察機關每月月底需將掌握的社區矯正人員名單打印出來與司法行政機關掌握的社區矯正人員名單進行手工核對,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現漏對或錯對。
(二)相應的對策
1.檢察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在月底報送社區矯正人員數據時應采用同樣的時間節點、制定統一的標準,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做到報送數據一致。
2.實現與司法行政機關的社區矯正信息平臺聯網互通,借助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解決一些暫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實現信息共享,減少手工核對和重復勞動,提高工作效率。
D
A
2095-4379-(2016)36-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