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杭平
浙江油田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3
?
淺析招標文件編制的問題和提高思考
張杭平
浙江油田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3
招標文件作為招投標活動的重要法律文件,其實質就是民事主體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一種意思表示。招標文件,直接關系到招標人能否實現預期目標,關系到招標的成敗。本文以招標文件編制過程中長期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結合從事招標管理工作的實踐,旨在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并針對此類問題從規范操作流程,強化關鍵點控制,創新運行機制等方面就如何提高招標文件質量提出一些設想和建議。
招標文件;編制;問題;提高
招標文件的編制是集管理、技術、經濟及法律等知識為一體的綜合性工作,對于招標人員的專業化水平要求比較高。一份內容完整、條理清晰,客觀公正、合法有效并能充分表達招標人意圖的招標文件,對于提高招標人投資效率,促進降本增效,科學評選出最佳簽約對象,實現招標之最終目的意義重大。
在當前的招標實踐中,招標人普遍不太重視對招標文件質量和水平,經常由于招標文件中個別細節的失誤導致法律糾紛的出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招標文件編制量缺乏專業化管理
由于招標管理人員隊伍素質整體較低,在實踐存在的主要弊端是監督過程中監督人員往往是“到場”而未“到位”,在招標文件的審查和備案過程中,由于招標管理人員缺乏招標管理方面的系統訓練和相應的專業知識,對于招標方案和招標文件的審查一般只做形式審查,如投標保證金是否繳納,資質等級是否符合投標要求等,而忽視了對招標文件內容的實質審查,尤其是遇到項目周期長、技術復雜的招標文件時,缺乏行之有效的監控手段,從而導致整體招標文件編制質量較低。
(二)招標文件編制中的締約過失責任
《招標投標法》作為《合同法》的前置程序法,招投標雙方在招標文件編制和發布過程中一旦發生違法行為,則產生《合同法》上的締約過失責任。在招投標活動中,締約過失責任主要是因投標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而產生的法律責任,比較典型的如近年來愈演愈烈的“掛靠熱”,招標人在招標文件中對投標主體都有一定的資質等級要求,于是一些資質等級達不到要求的投標人,通過掛靠的方式來參與投標活動并簽訂合同。
(三)編制招標文件的自由裁量度過大
招標人在招標文件編制的過程中占有絕對主導地位,雖然國家陸續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來限制其自由裁量權,但是“隔靴搔癢”式的監督方式對于招標文件編制中存在的問題很難進行防控。招標文件是集技術、管理、經濟和法律等于一體的文本,招標人與投標人雙方之間很難進行平等對話,由于招標人主客觀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招標歧視性條款的大量存在。
(四)標準化招標文件的缺陷
為規范招標文件,全面提高招標文件的編制質量,各行各業均不同程度使用標準化招標文件,但對于以服務為標的的招標項目,標準化招標文件并非最佳選擇,究其原因在于其標的相較于貨物和工程項目招標較為特殊,投標人對于招標文件的理解經常出現偏差或者填表式的招標文件很難表達自己對于所投標項目的合理化建議,結果是可能產生對所投標項目整體的把握和理解出現偏差,招標人招標失敗。
(五)標準采納和權重設置的難點
招標人在編制文件的過程中,一般會要求標的符合某種標準,由于標準選擇的客觀性和權威性,雖然從表面上看,對于此種標準的選擇可能是合法的,但很難判斷其對潛在投標人是否是合理的;同時編寫人員在權衡各項評標因素時,經常會糾結于技術和商務的權重劃分,不同的權重設置會導致評標結果的南轅北轍,而且對此很難判定為違法。
(六)招標文件中以不合理條件限制、歧視或排斥投標人
1.“小資質、高門檻”
一是資質歧視。招標主體在招標文件編制中提出與采購項目無關或過高的資質和業績要求,從表面上看,似乎從某種程度上增加了招標人招標項目的質量和水平,但卻在無形中增加了招標人的投資成本;二是地域歧視。招標人為了能使意向投標人中標,在招標文件中對潛在投標人進行地域限制;三是注冊資金歧視。招標人要求潛在投標人的注冊資金必須達到XX萬元才能參加投標等。
2.“量體裁衣”型
為使招標條件有利于某一投標人,招標人故意設置門檻,要求或標明了某一特定的專利技術、商標、名稱、設計、原產地或供應者等作為中標的重要條件,實踐中稱之為“對號入座”;還有招標人為了能使意向投標人達到中標的目的,按照特定投標人的實際情況編制招標文件。
(一)建立招標文件公開論證制度
由于投標人或任何第三方對于招標文件并無太多的話語權,本人認為應當實行招標文件公開論證制度,增加招標文件編制過程的透明度,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為避免招標人在編制招標文件的過程中有意設置歧視性條款或排斥條款等弊病的發生,招標人應當在發布招標公告的過程中,一并發布招標文件意見征求稿,潛在投標人可以對招標文件中的各項技術參數提出自己的意見,招標人應當在法定時間內做出回復,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樣做不僅可以限制招標人的自由裁量權,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絕招投標雙方因對招標文件的理解出現歧義而導致法律糾紛的發生。
2.專家評審制度。由于招標文件是集技術、經濟及法律等知識于一體的法律文件,因此,針對招標人編制完畢的招標文件可以邀請相關專家對進行公開論證,并出具可行性研究報告,從而提高招標文件的編制質量和監督力度。
3.招標文件審查或備案制度,對于即將發布的招標文件,招標人應當到當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備案,必要時,行政部門還可以對招標文件的內容進行審查,如果發現違法違規情形,可以責令招標方及時進行修改,確保招標文件的科學、規范和嚴謹。
(二)推進公證員介入招標文件管理
在開標過程中經常遇到的狀況是當依照法定程序唱完商務標后,投標人在對投標文件進行說明時,出現商務分項報價明細或技術規格發生偏離的情形,造成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是由于在招標文件編制的過程中,由于招標人自身素質較低導致投標人對招標文件相關條款的理解出現歧義,如果此時不能對招標文件中出現的爭議及時進行協調,雙方就會發生法律糾紛,甚至導致廢標。針對此種情況,建議在開標過程中可以邀請公證員參與招標活動,一旦發生投標文件偏離的情形,公證員可以適時參與到雙方的糾紛中來進行居中調停。
(三)推進開放式的招標文件編制
一般情況下,行業內推行的標準化招標文件可以滿足招標人項目采購的需要,但是對于標的具有不可量化性的招標項目而言,并非最佳選擇,因此,招標人可以嘗試采用開放式“案例”的方式編制招標文件,可以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招標人可以嘗試使用開放式的招標文件,充分調動投標人的主觀能動性,突破招標文件范文的限制,吸引更多的投標人加入到招標活動中來,招標人可以通過各投標人對案例的解答的能力,分析研判投標人的資信能力和合同履約能力,而且還可以有效杜絕圍標、串標的發生,選擇出最符合招標人要求的優質供應商。
(四)推進電子招標平臺編制招標文件
建立統一的招標信息服務平臺,確保招標項目的招標公告、招標方案、招標文件等實現網上編制與評審,同時與審計監察、財務等相關系統有機融合集成,招標文件管理達到專業化和精細化管理的目標,盡可能減少對各類招標文件的非法干預,充分發揮電子招投標“堵住后門、敞開前門”的特點,確保招標文件的規范。
F
A
2095-4379-(2016)36-0175-02
張杭平(1971-),男,漢族,本科,浙江油田公司,招標師,研究方向:招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