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禎
江西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 330022
?
淺析網絡隱私權的法律保護
——以“人肉搜索”為切入點
李崇禎
江西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 330022
互聯網技術的推廣使“人肉搜索”熱度持續攀升,相關事件的發生給網絡環境下的隱私權帶來猛烈沖擊。網絡隱私權是隱私權在網絡環境下之特殊形式,本文以“人肉搜索”現象為切入點,在參考國外保護模式的基礎上,對構建我國網絡隱私權法律保護進行思考。
網絡隱私權;人肉搜索;法律保護
“人肉搜索”以廣大網民為主體,參與者眾多,在社交網絡平臺日益普及的情況下,信息傳播和搜索的主體將越來越多。一旦如此龐大的信息提供主體所發布的信息侵犯到搜索對象的私人領域時,首先進入大眾視野的便是網絡隱私權。在“人肉搜索”面前,網絡隱私泄露的問題被逐漸地凸顯放大,而我國立法遠遠滯后于社交網絡平臺的推廣,網絡隱私權保護問題便油然而生。
歐盟的立法規制模式和美國的行業自律模式是兩種不同的保護模式,二者各有弊端。前一種模式重點在于法律的具體規定,但法律具有相對穩定性,不能隨意更改,立法會出現與迅猛發展著的網絡技術的沖突,這時個人隱私權甚至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后一種模式強調在行業內部制定自律規范,但現實中需要網絡運營商的自覺才能確保這些規范的執行,要達到這一點十分困難。
《民法通則》對隱私權的范圍、侵權責任等的規定都含糊不清,而是在《民通意見》中,采取間接保護方法。根據其第160條規定,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認定為侵犯名譽權,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如此一來,隱私權便只是停留在依賴于名譽權的間接保護上,成為名譽權的下位概念。但實際上二者在主體、內容和侵權的認定上都有所差異,立法對隱私權的保護尚未獨立出來,傳統隱私權保護的法律規定相當不足。
在隱私權立法規范尚不健全的中國,對網絡隱私權的專門性立法更是遙不可及,以致在司法實踐中存在適用困難。以2008年“中國‘人肉搜索’第一案”為例,北京市朝陽區法院在第一次開庭后遇到了法律適用的困難,遂將簡易程序更改為普通程序,之后還召開了法官聯席會議。這正是由法律對這方面的規定不多,或雖有規定,但都籠統且含糊不清所造成的。總體來說,當下對網絡隱私權的保護基本無法可依,既沒有新的法律規定可供適用,也不能依賴傳統隱私權的保護手段。
(一)完善傳統隱私權保護的法律規定
立法機關應把隱私權看作一項獨立的人格權,明確隱私權的法律地位,在法律條文中明確隱私權的定義及侵權責任。如前所述,間接保護的方法對隱私權的保護并不充分,必須要從法律上把隱私權獨立出來,
進行直接保護。這樣才能使隱私權保護有明晰的法律根據,加大對隱私權受侵害的救濟力度。同時,需建立起不同領域中與隱私權保護有關的其他規章制度及配套措施。隱私權的觸角伸及諸多領域,所以除了遵守隱私權保護的一般規范外,還要參照各具體領域的要求。筆者建議:一方面,完善原有的對隱私權有規定的基本法內容,將其涉及的隱私權內涵、保護方式、范圍等加以規定,對不適時的部分加以修正;另一方面,對隱私權可能涉及的具體領域,相關法律沒有規定的應予以規定。
(二)制定一部網絡隱私權保護法
“人肉搜索”給公眾網絡隱私權帶來極大侵害,造成個人信息的泄露,使得對網絡隱私權立法的呼聲更加強烈,需要制定一部網絡隱私權保護法,彌補隱私權在網絡中的空缺。在立法過程中,應明確網絡隱私權的含義、范圍和侵權責任的認定,對侵權救濟方式做出詳細規定。對于救濟方式,筆者認為民法上對于侵犯人格權的責任承擔方式,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等均可適用。
(三)將立法規制模式和行業自律模式相結合
首先,在立法上對網絡隱私權保護做出強制性規定。我國行業內成員對網絡中存在的侵權問題認識不足,網絡活動參與人員面臨著多種誘惑,行業自律的約束力較弱。必須先建立一套完善的網絡隱私保護法,才能使網絡隱私權的保護更具全面性和有效性。在立法時要注意網絡空間的新變化、新問題,進而建立起切實可行的網絡隱私權保護法,逐漸與國際立法標準趨于統一。
其次,在具備了完善的法律體系后,輔之以必要的行業自律。行業內定規則在網絡隱私權保護方面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建議由行業自律組織制定出專門的行業規范,推廣網絡隱私認證計劃,吸納更多的網絡運營商遵循和加入。對于保護網絡隱私最基本的要求,如在利用信息前征求用戶意見,可以采用行業自律模式加以規范。
總之,兩種模式的有機統一,以立法規制為主,以行業自律為輔,權衡了網絡服務運營商和用戶的利益,能夠使公民的網絡隱私權得到全面、徹底的保護。
[1]李德成.網絡隱私權保護制度初論[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
[2]趙華明.論網絡隱私權的法律保護[J].北京大學學報,2002(1).
[3]張新寶.隱私權的法律保護[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8.
[4]王利明.人格權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D
A
2095-4379-(2016)36-0251-01
李崇禎(1996-),女,漢族,江西宜春人,江西師范大學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