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若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3
?
互聯網金融詐騙風險防控的法律思考
楊 若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3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和互聯網功能的快速發展,傳統金融機構全面提升服務效率,人們在享受遠程支付、網上交易快捷紅利的同時,也迫切感受到了其中潛在的安全風險。本文從法律角度出發,對互聯網金融詐騙風險防控進行了深入探索和理性思考,初步提出了有關應對路徑。
互聯網金融詐騙;風險防控;法律思考
目前,我國已有7億網民,而互聯網的影響已輻射到13億多國人的工作和生活。近年來,互聯網金融風生水起,第三方支付、眾籌、P2P(個人對個人)借貸、虛擬貨幣等新鮮的概念層出不窮……互聯網金融處于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時。的確,互聯網金融為人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當前,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根基不穩、相對脆弱,已經成為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惡性案件的重災區。據資料顯示,僅僅360互聯網安全中心反詐騙平臺,2015年就收到網絡詐騙舉報24886例,舉報總金額達到1.27億余元。
(一)瀕臨風險的內因
貪圖小利“引火燒身”。日前,北京市民李某在微信搶紅包時,因輕信鏈接而銀行卡中萬余元被轉走。另外,變換花樣、以利誘導人們掃描二維碼,最終極有可能將你引向盜刷軟件……
防范意識較弱泄露密碼。“低頭族”都喜歡蹭網,不管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連接wifi。其實,那些公共場合的wifi,就是安全保護最薄弱的網絡。當你連上了免費wifi,有人極可能憑借一些簡單設備盜取WiFi上用戶名和密碼。
素養較低埋下隱患。目前雖已進入互聯網+,但是有些人的互聯網金融素養遠沒有“與之同步提升”。僅就銀行儲蓄來說,某些人設置密碼太過簡單(極易破解)且不注意個人密碼保護,ATM機取款時輸入密碼不知遮掩,身份證丟了也不及時掛失,儲蓄卡沒按照銀行要求升級。
(二)瀕臨風險的外因
生活中也有那些別有用心者惡意“釣魚”、惡意“圍獵”的。
比如,南京江寧區的王女士,收到“某銀行”發來的郵件,稱她的查詢協議即將到期請更新。她點擊了郵件中的網址鏈接,輸入了銀行卡卡號、密碼等。稍后,王女士發覺自己銀行卡內的334萬元被轉立即報案,警方快速行動,凍結了其中的260余萬元……
(一)要德治、法治結合
要加強德治。積極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導民眾養成遵守規矩、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主動抵御互聯網金融詐騙;積極開展安全意識教育,提醒人們居安思危思治,增強安全危機意識。
要加強法治。互聯網金融詐騙風險的防控,既需要互聯網思維、更需要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要以法治思維思考問題、以法治方式解決問題。
據新華社北京2016年10月13日電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對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這將有助于以法治方式消除行業亂象。
1.積極填補有關空白。立法、執法不能老是“補課”“救火”,要進一步提高法律制定的前瞻性、預見性,讓法律法規適應新的時代場景。
2016年以來,從國慶節前夕公安部發出A級通緝令,到最高法召集“懲治電信詐騙犯罪案例通氣會”,再到后來一個又一個針對“互聯網詐騙”的立法建議,不難看出,防控互聯網金融詐騙的制度正在一步一步“織密”。
2.加快相關機制建立,提高監管效率。比如,建立嚴厲打擊機制、誠信檔案機制、完善個人信息保護機制;還比如,建立緊急止付機制——給設定“后悔期”,當用戶意識到自己可能受騙時,有機會迅速告知銀行凍結還未轉出的資金……據《人民日報》2016年3月24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已就止付機制開展調研,有望在2016年年內對相關政策形成初步意見。
(二)要自律、他律互補
1.以行業自律規范互聯網金融。
2.加強監管,提高他律的專業性有效性。
(三)要人防、技防、物防互動
1.人防是根本。要提高民眾互聯網金融素養。
2.技防是關鍵。要強化技術支撐,優化有關保障系統。
3.物防是保證。要加大投入,提供強大的物力、財力保障。
只有積極采取德治法治結合、自律他律互補、技防人防物防互動的有效措施,堅持多方發力、綜合施策,才能讓互聯網金融沿著健康的軌道持續發展。
[1]奚玉莉,楊芮,李耀東,陳輝,楊才勇.互聯網保險新模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2]吳姍,胡程遠.誰來幫我看好“網絡錢包”[N].人民日報,2016-03-24.
[3]王淑玲.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合理防控途徑選擇及思考[J].河北企業,2016,06:30-31.
[4]寧公宣,徐寧.南京一女子1分鐘內被騙走334萬[N].金陵晚報,2016-04-07.
F
A
2095-4379-(2016)36-0291-01
楊若(1990-),女,陜西西安人,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