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勇
(遼寧歌劇院,遼寧 沈陽 110001)
針對長號演奏的幾點研究
姚 勇
(遼寧歌劇院,遼寧 沈陽 11000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增加了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現階段,我國全面加大了藝術領域知識的研究力度,并將各民族文化有效的結合起來,在尊重傳統知識的同時,提高長號演奏技巧,音樂是一門相對較抽象的藝術形式,因此內心聽覺對于音樂素材和作品的感受往往是千差萬別,而且每個人對于這個作品的感受和體驗都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心靈上所產生的共鳴也是根據每個人的閱歷不同,所產生的情感體驗也是因人而異,掌握情感動態是提高長號演奏技巧的關鍵因素,本文將主要探析怎樣提高長號演奏技巧,進而促進長號演奏藝術水平的提高。
長號;演奏;技巧
長號演奏的樂曲藝術風格最主要的就是旋律的藝術特色,樂曲起伏、飄渺而又優雅的旋律、完美的、復雜的和聲展示了長號曲的魅力和藝術情調。熟悉長號是提高長號演奏技巧的前提和基礎。長號文化作為音樂文化,是文化中的一種。隨著長號引入我國并不斷的普及和推廣,西方文化與我國文化的沖突和融合是必然的。百余年的發展歷程使得長號文化在西方形成了完備的體系,層次和系統都非常鮮明。
(一)節奏
在樂曲的演奏過程中,節奏是最靈魂的部分。在前奏曲的演奏過程中,必須對所有節奏的形態進行精準把握。嚴格控制演奏的速度,忽快忽慢是演奏的大忌。尤其在把握且節奏的時候,必須達到精確。同時,要完美的結合切分和常規的節奏運用。因為這部樂曲將原有的節奏律動以及強弱的關系進行了打破和重組,左手和右手相互配合就成了演奏至關重要的因素。在演奏的過程中,連線的重組與劃分、休止符構建特殊的節奏,都必須有效的掌握。演奏的切分韻律和旋律的聲部都要展現出來,搖擺節奏類型不能演奏的太嚴格,更不能激勵夸張。對強弱節拍、收縮性以及節拍律動都要著重的傾聽,以此對自身的聽覺不斷的豐富,對演奏起到指引的作用[1]。
(二)旋律
在旋律上,很多樂曲以聲樂為最主要的成分,伴隨著優雅、溫柔,古典騎士的不羈灑脫,英雄爆發的怒吼,甚至絕望之前和憂郁之心。旋律的創作中用不聽更變的和聲進行藝術特色的詮釋,旋律動人,在修飾、處理長號的作品時技巧性非常的高,將旋律固有的音域進行極大的拓寬,使得樂曲的演奏更加復雜。在旋律中,增添了色彩聲樂的使用數量,對樂器的音樂魅力進行了極大的展現,剛柔并濟的旋律也更為震撼、深入人心,只要掌握好不同樂曲的節奏,才能提高其藝術表現力[2]。
節奏感強、節拍清晰明了、速度果斷而快,短小分句成為了主旋律的組成部分,使得旋律更加的精巧細致。對旋律這樣極強的修飾會使得樂曲極富表演性、舞蹈性。
形式自由,閑適、舒緩、慵懶,能夠將樂曲中的演奏畫面體現的淋漓盡致。在每一段適當的位置加入了適當的技巧處理。以交叉雙手演奏和單手演奏呼喚的方式,用旋律推動情感的表達,對旋律的掌握是提高演奏技巧的根本。
(一)鼓腮換氣技巧
鼓腮吹奏的時候口型外表縱然有變化,但口不漏氣便不會對演奏效果構成影響。長號依賴“風門”把氣送進吹孔進而發音。大約有一半氣流能夠吹出管外,因此,兩腮鼓起以后,口型較難堅持原樣。風門存在變化,長號便不可正常發音并被打斷。另外,長號該類管樂器,哨片下面存有擋片,該擋片能輔助對口型予以控制,借用鼓腮換氣的時候,雙唇有力抵住擋片給腮機增加壓縮力量,同一時間,增加排氣與儲氣擠壓力。而長號方面不存在該擋片,鼓腮演奏,費時費力且不雅觀。還有,它存在明顯缺點,依賴鼓腮儲存氣息量較少,強度較弱,通常吹至高音特長音階及擁有大段旋律樂段的時候,容易造成笛音終止,樂章失去連貫性[3]。
(二)循環換氣技巧
該練習劃分成三個步驟:首先,先聯系呼氣與儲氣。把下顎儲存氣呼出,方法為舌根后縮,發“歐”音形狀,將氣儲存在下顎部。下顎上縮,舌頭前伸,將儲存氣呼出。關鍵之處在于保持吹笛時口型,風門不可抖動不可變化,不然長號無法吹響,音以長為佳。
其次,以第一步為基礎,輔以鼻子吸氣。要注重快速吸氣,每口氣都要分解練習,并非急于連續進行。呼氣同時借鼻子吸氣,也就是口呼鼻吸的同一時間進行,該步為重點,但是若建立在第一步堅實基礎上,后面掌握起來也并非難事。
再次,由鼻子吸氣以后進到肺部當中,之后呼出去。嘴與鼻子要存在連續轉接的過程,該轉接過程里面循環往復連接練習。循環換氣技巧表面為換氣,實質較難換氣的時候達到循環。吸和呼有如四季更替有一定規律可以遵循。初步練習的時候,最好選取曲笛練習,另最好選取中音區[4]。
我們講,循環換氣的時候集合舌骨肌與口腔下顎肌收縮功能,在空氣由口腔排出一瞬間,借鼻子將空氣吸到肺部當中,同時,一般人空腔里面儲存氣不到半秒便可用完,進行強化練習以后,能抵至一秒左右,該口腔動作給循環換氣奠定基礎。對于呼吸系統來講,余遜發指出,循環換氣本質為胸式呼吸。該胸式呼吸并非我們所講通過肺部呼吸而排除腹部呼吸錯誤呼吸方法。由實質看,它其實為胸腹呼吸法,但腹部堅持借腹部肌肉進行控制,是胸肺氣息交換的前提。就有如一杯清茶,下半杯是腹部控制,上半杯是肺部呼吸控制,當茶喝剩半杯或快到一半的時候,我們一般會再將其續滿,較少喝至底部再續水,那樣茶味道就會改變。循環換氣技巧用法同這個道理如出一轍。胸腹部吸滿氣息的時候,循環換氣啟動,肺部氣息快要吹完的時候,要續氣對肺部氣息進行補充。要記住別等吹完肺部氣再使用腹部氣。腹部氣起到支撐作用,支撐基礎缺失,氣息便不可繼續循環。
演奏是一門需要將藝術性與技術性高度融合的藝術,攻克高難度技術技巧是每一個演奏者英努力追求的目標之一,然而脫離音樂本身的過分炫技卻不會收的好的效果,認識膚淺的技術“操作”,讓人感到只是炫技的“匠人”,而不是藝術家。技術是表現音樂的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所以作為一個優秀的長號演奏者要做到技術與藝術的相輔相成,只有以藝輔技以技傳藝,技藝相融,人“號”合一,才能使演奏具有感人的藝術效果,達到崇高的藝術境界。
[1]吳東升.論長號的演奏技巧與音色之關系[J].音樂時空,2014,(24):118-119.
[2]常黎芳.長號演奏中唇顫音的演奏技巧分析[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6,(02):209-211.
[3]陳瑋.長號演奏技巧探析——評《長號培訓標準課程》[J].中國教育學刊,2016,(09):138.
[4]邱新宇.淺談長號演奏中的發音技巧[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