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李娜
(西安美術學院藝術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600)
淺談聲樂教學中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
魏李娜
(西安美術學院藝術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600)
在音樂的殿堂里,聲樂是最早誕生的藝術。多年來,人們不僅為聲樂創造了藝術美的欣賞天地,而且也把聲樂藝術當成了審美教育的一部分。在聲樂教學中需要創造長期細致的教學過程,因此,聲樂教師需要更新教學觀念,規范教學思路,明確教學目標,還應了解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與理論。作為聲樂教師,還要具備崇高的審美觀念,以及豐富的音樂聯想力、想象力和良好的評價能力,需通曉聲樂審美規律的聲樂藝術,利用聲樂的審美教育來促進學生身心協調、健康成長。本文說明了聲樂藝術的審美與情感特征,重點就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進行了具體闡述。
聲樂教學;情感;審美能力
聲樂是一門帶有語言的綜合性藝術。在眾多音樂表現形式中,聲樂的魅力是其它音樂表現形式所無法媲美的。美妙的歌聲是在主觀的聲音觀念作用下,發出合乎其審美觀念的音響。在聲樂教中,我們的教師、學生不僅僅是要從審美的角度出發來深刻體會作品的情感內涵,還要使每一位欣賞者都能得到生理和心理的審美滿足。演唱者要從歌唱聲音、音樂感覺、情感表現等方面,把所有美的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傾注在歌唱之中,只有美的聲音與情感融為一體才能使歌唱藝術富有生命力,并產生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聲樂審美的特質就是情感審美,人們通過視覺表演和聽覺來體會聲樂中所表現的真實生活。在聲樂審美研究的過程中,聲樂審美能力是發揮聲樂審美作用的重要保證,每一個歌唱者都應該努力使聲音更洪亮,情感更豐富,塑造的形象更完美、更動人。
(一)審美意象
聲樂是由表演、嗓音、藝術處理和精神內涵共同來完成的,情感和表現的完美統一是音樂家的追求,音樂的意境使聲樂中的旋律、節奏、表演等成為一種意向性結構。由此可見,聲樂以其獨特的藝術內涵使整個聲樂藝術產生了無窮變化,從而呈現出種種審美意象。
(二)表達情感
聲樂強調運用氣息來進行發聲和歌唱,強調創制意境,達到以情感人,從而營造氣氛。從聲樂作品上看,表達情感也是音樂家藝術情感的真實寫照。
(三)審美創造的再現性
構思、表演、再現情感構成了聲樂藝術的審美實踐活動,音樂家在藝術的整個表演環節中把利用審美形式美進行了完整而充分的想象、發揮和創造。
(四)欣賞性
音樂以非語言狀態審美創造再現的多種藝術拓展了一個非常廣闊的天地,欣賞者可以只管去感受藝術作品所表現的形式和內容,用自己已有的美學和藝術知識來把握聲樂作品的意象之美。
聲樂情感教育不僅僅在于教授學員聲樂專業的技能,它的首要職責應該是透過音樂讓學生可以用更為開闊的眼光看待問題。其聲樂教育的教育價值在于它教會了學生如何審美、表現美、創造美,不斷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具有高技能、高智商情商的人才。
(一)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正確的審美觀能促進學員高尚人格的不斷完善,會促使人們不斷尋求高尚的審美觀。聲樂作品的旋律和歌詞是現實生活的深刻反映,演唱者要通過對歌曲的詮釋表達出自己內心的全部情感。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概念,并能積累美的感受。教師學生注重自己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這樣才能體現出聲樂教學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
(二)挖掘作品的內涵
內涵是人類情感化的文字,它所表達的不僅是要了解歌詞的字面意思,更要準確形象地了解作品的情感內涵,例如:德國著名音樂評論家羅伯特舒曼,他是德國浪漫主義的杰出代表,在鑒賞他的作品時必須聯想到他的人生遭遇,帶著感情去解他的作品,才能著重把握作品內涵,從而提高審美效果。
聲樂是情感化了的文字。文學素養與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就是通過提高演唱者自身的素養讓觀眾獲得美感上的享受。從音樂創作者的角度來說就必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如缺乏相應的文學功底,就無法深刻理解作品的內在含義。文學素養的提升與音樂審美能力的關系就像DNA雙螺旋結構是并行上升的,為此,日常勤于創作廣泛地學習,有助于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實現自身審美能力與作者情感的共鳴。
(一)培養學生審美興趣
音樂審美的高尚健康或庸俗低級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境界和思維方式。因此,教師應在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中注重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音樂活動是一個不斷深入探討、不斷創造、不斷反思的過程。一首優秀的歌曲作品不僅具有詩意、清冷、沉雄和飄逸,而且在表現形式上具有特殊性,同時教育教學的審美過程中促進學生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實現了從直觀認識到理性辨析的飛躍。
(二)培養學生審美情感
音樂情感教育是促使我們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完善的一個過程。情感不僅表達人的思想,并且表達人的情感。教師要引導他們深入到生活和藝術美的意境中去,通過情感共鳴達到聲樂“物我交融”的境界。聲樂教學以各種風格的歌曲作為載體,來體現音樂教育的本質特征。聲樂教師應該從人類情感的原點出發,努力使學生歌唱潛力挖掘得更好、更出色。作為學生,既要克服創造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片面性和主觀性,也要逐漸建立自己的演唱風格和個性,進而實現技術訓練與審美教育的有機結合,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自然融合自己的感情形成審美感受,并能準確的做出審美判斷。
總之,聲樂教學中情感教育和審美能力的培養,是對現在聲樂老師提出的一個重要要求。聲樂教學必須注重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輔以深入淺出的教授聲樂學習的方法,從而為學生情感和審美能力培養搭建一個有利平臺。
[1]余篤剛.聲樂藝術美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
[2]李曉貳.民族聲樂演唱藝術[M].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2001.
[3]高景.高師聲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 報,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