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瑜
(貴州省六盤水師范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4)
古箏教學策略初探
馬 瑜
(貴州省六盤水師范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4)
古箏是我國民族傳統樂器之一,古箏以其豐富的音色廣泛受到國內外愛好者的追求熱愛,世界古箏學習愛好者隊伍日益擴大。如何使古箏教學發展跟隨時代的腳步,提高古箏教學質量,為我國培養高素質的古箏人才成為擺在我國古箏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課題。本文將對我國古箏教學面臨的現狀進行分析探討,對古箏教學策略進行初步探索。
古箏教學;教學現狀;教學提升策略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自身素質教育也愈加重視,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從事古箏教學與學習當中。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講,隨著民族音樂藝術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以及人們對素質教育的愈加重視,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音樂是自身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更多的古箏愛好者加入到了教學與學習當中。古箏作為我國民族傳統古典樂器,不僅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自身文化素養,學習古箏還能夠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一)古箏教學忽略藝術性
很明顯,古箏教學重視技術性忽略藝術性這一現象是不正確的;古箏教學以技術性為導向,技能的學習占據著古箏的教與學。但是,這并不能說明古箏教學應當注重技術性教學而忽略藝術性教學;古箏教學技術學習固然十分重要,但是這僅僅是教學方法而不應該是將其作為教學目的對待。古箏教學過多的關注技術性必然會造成音樂文化底蘊缺失,使古箏這一傳統古典樂器喪失其原有的生存和發展的文化根基。
(二)實踐性環節喪失
一個優秀的古箏作品是一部優秀的音樂史詩,作品創作者不僅需要扎實的音樂基礎還必須具有很好的藝術底蘊。在古箏藝術表演過程中,古箏演奏者不僅需要具備嫻熟的演奏技巧,還須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如此才能將優美的樂譜的旋律以及古箏蘊含的情感通過古箏樂曲演奏技巧傳遞給觀眾,使觀眾能夠受到深層次的感染以及獲得美的感受。
(三)教學方法陳舊
我國傳統古箏教學一直以教師為中心,古箏學習者處于被動的接受地位,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繞著教師轉,師生之間是滿堂灌的“填鴨式”師生關系。教師在古箏教學中占領著主導地位具有權威地位,古箏學習者沒有話語權,缺乏自主性。換言之,傳統的古箏學習中教師成為了古箏學習者的唯一來源;過于傳統的“師傅帶徒弟”落后式教學,無法使得古箏學習者培育自身藝術底蘊以及發揮自身音樂靈感。這種傳統的古箏教學傳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古箏學習者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
(一)因材施教注重興趣培養
不同的古箏教育者有著自身獨特的教學目標,普通教師告訴古箏學習者做什么,稱職的教師向古箏學習者解釋怎樣做,出色的教師向古箏學習者示范展示,最優秀的教師善于激勵古箏學習者自主學習,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在古箏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討論以及啟發式教學手段,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以及主動性充分調動,從事古箏教育工作者應該率先做好垂范;教師要能夠準確的彈奏以及表達樂曲的情感內涵,將樂曲彈奏過程中容易出現混亂的地方對古箏學習者進行有條理講解。例如在古箏樂譜彈奏充滿感情的部分在彈奏過程中的細節注意事項以及良好的習慣養成注意事項,這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到古箏彈奏技巧以及學習方法。
(二)增加古箏舞臺實踐經驗
舞臺經驗并非一蹴而就就能形成的,豐富舞臺實踐經驗需要無數次的登臺鍛煉,不斷進行深層次的經驗總結,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將來才能在舞臺上從容不迫的進行古箏表演。自身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豐富的舞臺經驗,如此才能夠在與他人進行舞臺創作演出時不至于出現心有余悸、不知所措的現象。教師在古箏教學過程中為了豐富提升古箏學習者的舞臺經驗,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模式,將學生進行自主分組演奏,安排學生作為演奏觀眾,點評該同學在演奏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輪番表演,緩解古箏彈奏學生的緊張心理。古箏演奏完成后,教師可以創造一個寬松的民主的教學氛圍,多啟發引導學生,讓學生大膽發表的自己的見解想法,將學生帶入到真正的音樂當中,在演奏中達到放松自如的境界。
(三)改變古箏傳統教學方法
我國古箏早期的音樂教學模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傳統的民間藝術教唱教學模式,教師教一句,古箏學習者學一句,直到學完學會為止這一古箏教學模式相對過于單一;另外一種教學方式由專業音樂教育教學,該模式是發音訓練以及歌唱,而且規定必須完全用五線譜,絕對不能用簡譜。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已經適應不了時代的發展需求,“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成為了音樂教育的主流形式,廣泛應用于歌唱、欣賞、器樂以及創作等教學過程中。在古箏師生互動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絕對的平等身份,教師與古箏學習者是亦師亦友的關系,古箏學習者的主體地位能夠充分得到體現,教師與古箏學習者之間可以在教與學的問題上進行深層次或者是廣泛性交流,教師與古箏學習者之間伙伴關系更為融洽,教師與古箏學習者之間相互學習、探討借鑒以及共同進步。這種古箏教學模式的優點在于使音樂課堂教學更加具有創造性以及開放性,優化了古箏學習者的學習環境以及學習氛圍,利于古箏學習者的合作精神的培養。
古箏應把中國民族音樂和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做到技術和文化真正統一。如此對于古箏表演者改善和提高對古箏作品的正確理解以及情感表達具有重要意義。在古箏教學過程中,應當適當引導學生學習中國文化,包括中國民歌,戲曲,說唱音樂和民族音樂。讓演奏者感受和豐富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用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激發古箏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
[1]李曼.淺談如何提高高校古箏教學的有效性[J].音樂時空,2014,(18):194-194.
[2]閆怡君.搞笑古箏教學創新及有效性提高策略[J].戲劇之家,2015,(07).
[3]但丹.提高古箏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群文天地,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