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思(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龍川小學,江蘇 揚州 225200)
竹笛教學引入小學音樂課堂的效用探討
施 思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龍川小學,江蘇 揚州 225200)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日益發展,現在小學教育對音樂課程的重視程度也日益增強,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開始思考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教學方法,樂器教學一直是教師想要嘗試的教學方法,竹笛教學簡單,是十分可行的,希望能夠利用竹笛教學,提升小學音樂課堂的效率和質量。
竹笛教學;小學;音樂課堂;效用
小學音樂重在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以及學生對于音樂的審美,小學音樂教學是音樂學習的啟蒙階段,這個階段很好的學習能夠為以后的音樂道路奠定良好基礎。本文從將竹笛教學引入小學音樂課堂能夠塑造學生的音樂情懷能夠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和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懷,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便歌唱教學三個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竹笛教學引入小學課堂的效用巨大,希望能夠將竹笛教學發揚下去。
小學音樂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開始,是啟蒙階段,這個階段學生對于音樂的感悟是需要培養的,然而最關鍵的仍舊是要讓學生從心底去喜歡音樂,愛上音樂,運用竹笛教學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入竹笛教學,通過教授,讓小學生學會使用,竹笛發聲簡單,這樣學生輕而易舉的就能夠讓竹笛發出聲音,加上竹笛獨特的音色,學生很快就會對音樂產生好感,另外,竹笛教學和學習都十分簡單,學生特別容易獲得成就感,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是激勵小學生學習下去的強大動力。讓小學生愛上音樂,塑造小學生的音樂情懷是我們教學的追求,也是我們教學的要求。其次竹笛教學還能夠豐富小學生對音樂的體驗。我們不能否認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現在小學生對音樂的體驗是非常豐富的,無論是從電腦上,電視上或者是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經常接觸到音樂,但是學生們是很少接觸到樂器的,雖然有些學生參加了如鋼琴等培訓班,但畢竟還是少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引入竹笛教學能夠很好的讓學生對樂器有一種深刻感知,從而能夠讓孩子增加演奏樂器的體驗,能夠彌補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沒有接觸到樂器的空白,能夠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是一種十分好的教學模式。
現在小學生對音樂的感悟大多是來自教師的教學以及對于一些成人音樂作品的認知,好多作品不能夠自己欣賞,也不懂得怎樣去欣賞,我們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的時候不妨將竹笛引入教學過程。比如我們在進行一首月光下的鳳尾竹的欣賞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讓教師邊播放音樂,邊用竹笛進行演奏,這樣學生的目光就會集中到教師身上,等一遍進行完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演奏,這樣學生就能夠拓寬自己對音樂的認知,能夠從欣賞別人演奏的基礎上加上自己演奏過程中的問題入手深入分析音樂作品,這樣就很好的提升了學生的審美水平,很好的拓寬了學生的音樂視野,不僅僅是局限于自己聽的過程。其次將竹笛引入小學音樂課堂能夠很好的激發現在學生的愛國情懷。我們都知道竹笛是我國的傳統樂器,它的音調音色能夠很好表現具有中國風的音樂,讓學生更加了解中國音樂的魅力所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進行竹笛的演奏教學,還可以向學生們介紹一些關于竹笛產生發展的歷史,加強學生對于竹笛的認識,讓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竹笛的歷史,從而弘揚我們的中華傳統文化,增強愛國精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是我們教學過程中十分關注的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一直致力于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但是使用竹笛教學我們就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因為竹笛教學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課堂中來。大家對于樂器的陌生和好奇,讓小學生在課堂中顯得興趣飽滿,這樣更有利于教學效果的完成。其次利用竹笛教學還能夠為以后的歌唱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都知道小學音樂歌唱教學的過程中音準是很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學中這個問題的教授往往比較枯燥乏味,但是通過竹笛教學我們能夠讓學生清晰的認識每個發音的不同,例如我們在教學的時候。教授一曲歡樂頌的曲子,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先聽一遍,然后讓學生通過竹笛演奏,通過對歌曲的演奏,學生就會對聲音的高低有一個清晰并且有系統的認識,這時候教師在進行歌唱就會顯得十分容易,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質量也會大大提高。竹笛教學能夠很好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將竹笛的和聲和歌唱有機結合,這樣能夠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再次我們通過這種教學模式還能夠增加學生的協調性,因為竹笛學習是需要面部器官和雙手緊密配合的,學生通過學習竹笛能夠促進學生協調性的發展,能夠為學生今后的音樂道路提供更多的幫助。
我們一直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進行音樂教學也是促進我們達成這一目標的關鍵,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嘗試多種教學方法,竹笛作為相對簡單的教學樂器能夠進入小學音樂課堂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希望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廣泛應用,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