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琴
【摘 要】 將CLASS系統應用到幼兒園語言教學課堂中,教師就需要關注幼兒在教學中表現出來的積極情緒,對幼兒的消極情緒進行引導,和幼兒在進行交往的時候,要關注幼兒的情感變化,及時發現幼兒的需求,要對幼兒保持耐心、冷靜,及時對幼兒的表現進行積極的表揚,讓幼兒對語言學習能夠一直充滿興趣。
【關鍵詞】 CLASS分析;幼兒語言教學;有效性
幼兒園語言課是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的一種重要途徑,如何地開展好語言課需要教師不斷進行探究。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 (CLASS)班級評價計分系統是美國兒童健康和人類發展研究院提出來的,該系統指出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重點關注師生互動和教師為學生準備的教學內容。
一、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
教師要努力在課堂中營造出積極的教學氛圍,通過積極情緒能夠促進教師和幼兒之間的溝通,幼兒會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也會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語言到身體上都會表達出自己的積極情感。而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尊重學生,關注幼兒的心理特點,尊重學生個性化的想法,對學生進行表揚的時候也需要真心的進行表揚,恰當的時候還需要通過眼神和幼兒之間進行交流。此外,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控制,避免情緒起伏過大,不要對幼兒大吼大叫,也不要將自己在課外的不良情緒傳染給學生。對于一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教師要進行額外的關注,必要的時候需要課下跟幼兒進行交流,保證每個幼兒都能在輕松自在的環境中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比如在幼兒語言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根據《烏鴉的蛋》這課來進行語言訓練,教師先讓學生觀看烏鴉孵蛋的圖片,然后讓學生根據圖中的內容來進行語言表述。此時一個的小朋友說“在第一幅圖中,小烏鴉被烏鴉媽媽生了出來?”此時教師不急于指出學生表述中存在的問題,而是對學生進行追問“烏鴉是小鳥,小鳥是被生出來的嗎?”此時學生就會聯系要顯示中小鳥,就立即意識到自己表述的問題,就進行改正“小烏鴉是從蛋里出來的,蛋裂開了,小烏鴉就自然出來了。”教師繼續對學生進行追問“烏鴉蛋是自然裂開的嗎?為什么會裂開呢?”此時學生就會聯系到自己觀看的動畫片的情景,然后指出“烏鴉是被烏鴉媽媽孵出來的,是從蛋中孵出來的。”此時幼兒已經完成了這部分內容的語言訓練,此時教師對幼兒的表達進行總結“小烏鴉是被烏鴉媽媽從蛋里孵出來的。”在整個語言表達中,教師對學生的語言表達進行逐步引導推進,讓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對烏鴉孵蛋的表達進行了熟悉了解,教學過程十分融洽。
二、探究合適的教學形式
幼兒的語言提升過程表現出的特點就是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對靜態的事物興趣不大,而對動態的事物興趣比較濃厚,喜歡多樣化的語言教學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需要根據幼兒的語言學習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教學形式。首先就是要采用多種形式、多種材料的教學形式,這樣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游戲互動的教學形式,在課堂中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氣氛,采用的道具最好是一些顏色鮮艷、形象的東西,還需要將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引入到語言教學中,通過視頻、音樂、圖片等來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意識。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教師還需要通過問題來對學生的認知過程進行引導,調動學生的語言表達積極性。
比如教師讓學生以《生日氣球》為話題來進行說話訓練的時候,在引入說話主題的時候,教師通過下面一些具有實際性的例子來對學生進行引入“小朋友,你們的生日是什么時候呢?是如何度過自己的生日的呢?在生日上都會收到什么禮物呢?”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的表達興趣就提升了起來,就會紛紛舉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再比如以《小老虎》為話題來進行語言訓練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張畫有老虎的圖片,然后讓學生根據圖畫中的內容來進行說話,教師在教學生對“老虎”這個詞語進行發音的時候,就讓小組之間進行接龍活動,每個組說一個拼音字母,一個組讀完另一個組讀,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下,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了活動中。
三、開展有效的認知發展
在幼兒的語言教學中,不僅需要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還需要促進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就需要設計一些富有推理性的討論活動,讓學生在進行語言表達之前多問學生幾個為什么,或者是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學生在自主討論的時候能夠從多方面進行思考,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推理,挖掘問題的深層次的內涵。同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語言問題的答案的時候,也不需要用固定的答案來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限制,而是給出多個角度的示范答案,在關注正確的答案的同時更需要關注幼兒在整個過程中表現出的創新性思維。此外,教師在給出語言訓練問題的時候,需要讓幼兒將頭腦中零散的知識點結合起來進行思考,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
比如教師讓學生對《烏鴉的窩》這部分內容進行語言練習的時候,教師主要是通過多媒體的形式來進行教學,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一幅圖畫,圖畫上的字都被消除了,此時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動物的窩呢?”幼兒回答“是烏鴉的。”然后教師問“你們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呢?”有的幼兒回答說是窩比較大,有的幼兒回答是在畫面上有一直飛的烏鴉。教師此時就需要對學生細致觀察的過程進行表揚。然后教師問學生“這些窩是如何搭建的呢?”幼兒此時就會將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指出烏鴉的窩主要是由樹枝和樹葉來搭建的。接下來教師就讓學生將自己對烏鴉搭建窩過程畫下來,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不僅注重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而且提升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和繪畫能力。
綜上所述,CLASS分析式的幼兒語言教學,要求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基礎來安排教學內容和方式,在課堂中要展示積極的一面,激勵幼兒表達積極的觀點。
【參考文獻】
[1]陳迎曉.聚焦孩子:也說幼兒園的有效教學[J].教育科研論壇,2011(2).
[2]楊佳麗.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有效教學的現狀與反思[D].浙江:浙江師范大學,2010.
[3]趙軍海.幼兒園有效教學評價的特質與策略[J].現代教育論叢,2008(3):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