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英
語言大師呂叔湘先生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教活了。”“活”其實就是激活學生的情緒,使之精神振奮起來,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再將這種積極性遷移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實踐證明:教師教得活,學生才能學得活、用得話。那么怎樣才能激活品德課堂呢?我認為可以從游戲著手。
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心理學家認為游戲是人類的本能和動機之一。兒童的活動和學習是從游戲開始的,哪里有兒童,哪里就有游戲,兒童的機體在游戲中得到鍛煉,情感在游戲中得到滿足,智力在游戲中得到發(fā)展,能力在游戲中得到提高。在愉快的游戲中,小學生也很容易接受新的道德認識。所以,在小學品德課堂教學中,適當采用游戲教學,無疑是上好品德課的一條捷徑。
一、游戲教學實效明顯
1.游戲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情感的體現(xiàn),是促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動機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把心理活動指向集中在學習對象上。教學伊始,教師要千方百計地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運用游戲?qū)耄箤W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入新課學習。例如:教學浙教版四年級《失敗怕什么》一課,上課伊始,教師講“同學們,今天我們先來玩一個‘斗雞游戲”。老師話音未落,學生爭先恐后地舉起手來。老師安排學生競技,幾局下來,學生各有輸贏。比賽之后老師采訪學生的心情,進而小結(jié)引入:失敗和成功是一對孿生姐妹;順利玩玩伴隨著挫折而來,成功常常在失敗中誕生;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失敗怕什么,我們不怕失敗!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又巧妙地把學生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2.游戲教學催生道德情感
小學生模仿性強,可塑性大,如果運用他們身邊的榜樣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通常會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因為這些榜樣與學生年齡、興趣愛好、生活與思想實際等都比較接近,容易引起共鳴,使學生信服,易于接受,激發(fā)其上進。例如:在教學浙教版二年級《我長大了》一課時,在交流了自己最拿手的五件事后,組織學生開展“我有一雙小巧手”的游戲:進行穿鞋、穿衣、佩戴紅領巾、整理書包等比賽,全班同學都參加。老師喊“比賽開始”,同學們一個個緊張地忙碌起來,都想勇奪第一。最后,老師采訪獲得優(yōu)勝的同學介紹自己平時是怎樣做的,以激勵大家向榜樣學習。這種游戲,人人動手,不僅使學生明白了道理,而且使學生個個都得到行為訓練,課堂氣氛熱烈,學生情緒高漲;既鍛煉了全班同學的動手能力,又評選出學生身邊學習的榜樣,激發(fā)了積極向上的道德情感。
3.游戲教學提高道德認識
游戲教學法克服了品德課堂“滿堂灌”“說教式”的方法,它把思想、知識、教育、藝術四者有機融合,給品德教學注入了新活力。小學生認識問題以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要想幫助小學生形成抽象的道德概念,必須適應學生思維發(fā)展的特點,增強教學的形象性,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深入淺出地進行教育,使品德教育真正為學生所理解和接收。例如:教學浙教版四年級《神奇的電話》一課,了解了公眾服務電話之后,創(chuàng)設情境采用游戲教學法,指名學生現(xiàn)場模擬撥打火警119。 游戲后,學生評價、教師小結(jié),再同桌模擬拔打120。通過這樣一層層的親身體驗,學生們在近乎逼真的游戲中明確了道德認知,懂得了該怎么正確撥打應急電話,在生活中萬一碰到類似情況才不會手足無措,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4.游戲教學豐富道德認知
課堂中如果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乏味,學生就不感興趣,學習效率也會大打折扣。品德課堂也是如此。因此,教師要想辦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生具有爭強好勝的特點,采用游戲式競賽教學,能夠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很快認定目標,進行反饋;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的創(chuàng)造性,產(chǎn)生最高程度的快樂體驗;最終順利地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某老師在教學浙教版四年級《56個民族是一家》時,交流了各民族在節(jié)日、服飾、建筑等方面的民俗風情后,設計了一個競賽游戲來進一步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特色文化。八道題目從歌曲、音樂、人物等方面出題,請男女兩位學生輪流回答,其余學生分當后援團,答對一題得一分,最后評出優(yōu)勝方,獎勵新疆美食“壤”。同學們一個個精神振奮,注意力高度集中,都想爭當優(yōu)勝方。這一形式使學生學得輕松,記得牢固,又為學生課后拓展資料指明了方向,可謂一舉多得。
5.游戲教學內(nèi)化道德認知
品德課講清道理后,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和組織學生將所學的道理付諸實踐,進行行為指導,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對學生來講,聽到的容易忘記,看到的記憶不深,只有親身體驗的才刻骨銘心,終生難忘。所以,運用兒童游戲,給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的機會,使他們把認識轉(zhuǎn)化為行動,逐步做到知行統(tǒng)一。例如:教學浙教版五年級《紅綠燈》一課時,教師在課快要結(jié)束的時候設計一次“十字路口大老虎”的游戲活動:將教室里的桌椅擺放成十字路口的樣式,請兩個同學舉牌發(fā)揮紅綠燈的作用,再由幾個學生來扮演汽車駕駛員、騎車的和行人,待老師說“開始”即向自己的對面出發(fā),按照“紅綠燈”的指揮有秩序地穿行。學生在游戲中親自體驗、感悟,鞏固道德認知并內(nèi)化道德行為,從而自覺地遵守交通規(guī)則,提高了自我保護的意識。
二、游戲時機選擇策略
游戲活動大都是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按順序預先計劃好的,根據(jù)教師的教學要求來選擇時機,以確定放在一節(jié)課的哪個環(huán)節(jié)才能使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1.在上課開始時,通過游戲?qū)дn,可以使學生的內(nèi)在潛力和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起來,振奮精神,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
2.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安排一些教學游戲活動可強化教學節(jié)奏,活躍氣氛,加深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消除學生疲勞,并提高下半節(jié)課的效益。
3.在快要下課前,此時的游戲能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欲罷不能的感覺,使之期待下節(jié)課的到來。
游戲教學是教師融合了特定教學內(nèi)容于游戲活動中的教學,它可以變靜態(tài)教學為動態(tài)教學,既能較好地滿足兒童游戲的天性,又能有效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促進學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