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德昌
湖南文理學院法學院,湖南 常德 415000
?
法理學課程多媒體教學探析
丁德昌
湖南文理學院法學院,湖南常德415000
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是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在法理學課程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是法理學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針對法理學課程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弊端,我們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進,力求取得最佳的法理學教學效果。
法理學課程;多媒體教學;改進
作為一門顯學,法學乃國家治理的重要學問;同時,作為一門隱學,法學不僅蘊含公平正義人權等基本價值理念,而且蘊含對人類真善美的終極追求。在所有法學學科中,法理學課程兼具法學隱學和法學顯學之雙重特征最為典型。《法理學》是教育部規定的法學專業十四門核心課程之一,是法學專業的基礎理論學科,不僅是學生學好部門法學的基礎,更是培養學生法律素養和法律精神的根本。然而,由于法理學作為法學理論的抽象性,傳統的單純講授的教學方式難以讓學生深入理解《法理學》知識和原理,多媒體教學功效獨特,不僅可以化抽象為具體,而且能化深奧為簡明,其優勢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本不可比擬的,在《法理學》課程中采用多媒體教學在法學教學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法理學的課堂教學效率
作為法學專業14門核心課程的《法理學》,是法學的基礎理論與法學方法論,是法學學科的專業理論課,一般安排48-54課時,該課程包括法的本體論、法的歷史發展、法的價值論、法的運行論、法與社會等,教學內容多,理論性強,抽象性程度高,因此,《法理學》課程不僅學生難學習,而且教師難講授。作為一門抽象性很強的理論性學科,法理學是一般在沒有學過任何部門法學的大一新生中開設。由于法理學教學時數非常有限,加之其教學內容繁多,如果采用傳統的法理學教學模式,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完成法理學的教學內容,實現法理學的教學目標實屬困難。由于多媒體教學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的優勢,在法理學課程中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地解決法理學的這個教學難題。特別是在法理學的案例教學中,多媒體可實現案情、法條、法理三者之間的自由而迅速的切換,這無疑增大了法理學課堂的教學容量,有效地提高了法理學的課堂教學效率。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法理學的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法理學取得成功的首要前提就是提高其學習法理學的興趣,正如愛因斯坦所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法理學課程興趣盎然,學習熱情高漲,那么其學習法理學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主動性就會大為增強,就會倍感法理學課程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多媒體教學憑借著其先進的聲、色、光等效果,以直觀、生動、色彩鮮明等優勢使學生在歡聲笑語中輕松掌握法理學知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法理學的興趣,使之學習熱情高漲。學生在第一次接觸法理學這門課程時,普遍會感到法理學課程既抽象深奧又枯燥難懂,通過播放一段《秋菊打官司》影視,使學生對當今中國的時代命題一一法治在現代人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有初步的感性認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原動力,《法理學》課程采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法理學的學習興趣。
(三)有利于增強法理學課程的教學實效
在傳統的法理學教學中,教師單純講授,學生被動聽課做筆記,師生之間往往缺乏相互溝通,沒有雙方的互動。多媒體教學憑借著其良好的交互性和智能化,有效地化解了師生缺乏溝通這個難題。隨著法理學網絡教學平臺的建立,法理學教師既能在實體的課堂,也能在虛擬的網絡平臺,實行雙向教學。法理學教師可以通過法理學網絡教學平臺,qq,微信,經常性地與學生保持著溝通與聯系,幫助學生解答法理學學習中的疑難問題。這樣,法理學教學以其規范性、系統性、條理性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法理學的自主性。如:《法理學》中的法與市場經濟的關系問題,是教學中的一個重點與難點問題,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正確應用法理學的這個知識點,借助于案例教學,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向前分析,當學生分析很到位或回答正確時;屏幕上適時出現當鼓勵性的笑臉或掌聲或鮮花;如果學生的分析不到位或答案出現錯誤時,在屏幕上顯示“加油”等提示性信息,學生通過這種愉悅的教學方式來學習、理解抽象而枯燥的法理學知識。《法理學》課程采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增強法理學課程的教學實效。
多媒體給法理學課程教學帶來了生機,帶來了活力,但在法理學多媒體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局限性和不足,不利于法理學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
忽視法理學教學內容,過于追求教學形式。部分教師在法理學多媒體教學中不顧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需要,不合理地選擇了多媒體的表現形式,片面追求多媒體形式的新穎,包括影視、動畫、圖片與音響等,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法理學教學的預期效果,實際效果不夠好。法理學教師需要課前精心選擇、加工制作法理學課件。追求外表的華麗,追求影音效果的新奇,喧賓奪主,造成學生的注意力分散是教學之大忌。
師生關系的交互主體性作用未能真正得到體現。師生的良性互動是法理學課堂教學成功的基礎。假如法理學教師濫用多媒體,嚴重依賴多媒體課件,會導致比較嚴重的后果:法理學教師不再注重與教學內容的充分整合,教師照屏宣科,學生如觀“走馬燈”,教師淪為被動的解說者或放映者;學生主體性作用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影響師生交流,影響教師發揮。
沒有協調好多媒體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方法的關系。多種因素共同制約、決定著法理學多媒體教學的效果,其因素包括:法理學課件的質量、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其他教學方法的協調配合。法理學教師課前應籌劃周密,其教學方法應風格鮮明,具有自身特色;不可盲目采用多媒體進行,多媒體只能起輔助教學的作用。否則,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優化法理學課堂教學結構只能成為空話,法理學的教學目的就根本實現不了。[1]
(一)遵循正確原則,科學合理設計法理學多媒體教學過程
在當前的法理學多媒體教學中,既要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也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具體說來,法理學教師應真正遵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根據法理學教學內容的特點,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多媒體教學過程進行科學而合理的設計。遵循學生主體原則就是法理學教師設計法理學多媒體教學過程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充分考慮學生的感受,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對法理學課件中所提供的教學信息能夠主動地接受。遵循教師主導原則就是法理學教師設計法理學多媒體教學過程時,要對法理學課堂進行良好的組織與調控。法理學教師在演示、播放法理學課件的同時,要進行適度的講解、啟發或引導。法理學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對上課的節奏、速度隨時進行調整,讓學生有一定的時間進行思考。調動學生學習法理學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對于法理學教學而言是同等重要的。
(二)正確準確定位法理學多媒體教學
從嚴格意義上說,多媒體在法理學教學中僅僅是教學的輔助性手段而已,是法理學教師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的輔助性手段,多媒體教學本身不能代替教師的講授,更不能取代整體的法理學課堂教學。在法理學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重形式、輕內容的錯誤傾向,法理學教師必須盡量避免。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法理學教師設計法理學教學課件,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而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與掌握法理學的教學內容。法理學教學應該突出教學重點,梳理法理學知識框架。以多媒體課件對口語、板書等難以表達的教學內容進行展示,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2]
(三)將法理學多媒體教學和法理學傳統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法理學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我們在推崇、宣傳法理學多媒體教學的同時,應該注意將法理學多媒體教學和法理學傳統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必須牢記,不論多媒體的功能多么強大,但終究只是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方法。傳統的法理學教學法盡管有其弊端,但有多媒體教學所不具備的不少優點,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良好的互動性,這種互動性是多媒體不能代替了。不可否認,傳統的法理學教學模式使學生感到更親切,傳統的法理學教學模式更能及時反饋教學信息,便于法理學教師對教學內容和進度進行調整,通過教師的適時調整,使法理學教學過程得到優化。因此,法理學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法理學教師進行法理學教學的一種有益的輔助性教學工具。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重要表現是因材施教。在實際的法理學教學過程中,法理學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課程教學目標、要求,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施教對象的特點,精心設計多媒體教學過程。法理學教師應該把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優勢互補,力求取得最佳的法理學教學效果。[3]
[1]黃志萍.多媒體在高校法學教學改革中的運用探究[J].時代教育,2013(3):168.
[2]陳宇宙.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多媒體教學的利弊及對策分析[J].科教導刊,2013(6):127.
[3]周德軍,陳松林,牛玉兵.法學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手段應用研究——以<中國司法制度>為視角所作的分析[J].滄桑,2009(1):223.
D90-4
A
2095-4379-(2016)25-0086-02
丁德昌(1971-),男,法學博士,湖南文理學院法學院,副教授,副院長,研究方向:法學教育、法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