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博
西安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
?
版權豁免與版權許可沖突及協調研究
王劍博
西安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西安710054
當前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不斷提高的科學技術以及不斷增長和繁榮的文學藝術,使得知識產權的地位日益突出,版權問題為知識產權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推動我國知識產權發展具有特殊的作用。版權許可對于保護原創作者的文學、藝術、科學作品以及與版權相關的權益,營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新的環境變化發展,過度的版權許可又不利于知識的傳播和分享,可能使創造出的新作品死板,沒有多元化發展,不利于傳播和共享知識,新的作品缺乏大膽創新。版權豁免可以使作品更好的得到創新、傳播與發展,使用者可以免費獲取使用版權人讓渡的部分財產權利,但必須合理使用和傳播共享作品,因此版權豁免也必須把握一定的度,否則容易造成"權利濫用"。版權豁免與版權許可之間必然發生沖突,如何更好地協調他們的沖突,創作和傳播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作品,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和科學事業更好的發展和繁榮,是值得我們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為此,本文通過版權豁免與版權許可的相關概念,簡述了版權豁免相關的國際國內規定,以及版權許可的相關內容,通過分析,提出二者之間產生的沖突以及協調辦法。
版權豁免;版權許可;沖突協調
(一)版權(copyright),又稱為著作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57條規定:“本法所稱的著作權即版權。”是指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藝術、科學以及相關的利益在有效保護期內享有的專有權。版權由文字作品、口述作品、戲劇、音樂、藝術作品、美術、攝影、電影作品、以及實用藝術作品等內容組成,是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版權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
(二)版權豁免。版權屬于著作權人的專有權,與社會公共利益相關的知識共享與傳播相沖突,因此需要平衡版權人與公眾的利益,從而有利于言論自由和公眾使用受著作權保護作品,在保護著作權人權利的同時,允許合理使用著作權人作品。
國際公約對版權豁免的一些規定,《伯爾尼公約》規定用于日常新聞或純屬報刊消息性質的社會新聞不適用于版權保護,在不損害作者的合法權益下,作品允許以合理使用為目的引用;《羅馬公約》規定對于私人使用、時事報道少量引用、廣播臨時復制、教學或科學研究使用、表演者、唱片制作者和廣播組織設置豁免條款;此外對版權豁免有規定的還包括《世界版權公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著作權條約》等。
我國《著作權法》(2010)第22條有12項合理使用行為(即版權豁免)的具體列舉,如為個人學習、研究、時事新聞報道、科學研究、國家機關執行公務合理使用等均屬于合理使用。
版權許可是指版權人將其作品許可他人使用的法律行為,此許可要求版權人以一定的方式,而使用版權人須在一定的地域和期限內使用。版權人行使版權的方式之一就是版權許可,版權人即許可人,被許可使用版權的人即被許可人,一般通過合同來約定許可人和被許可人的權利和義務。
版權許可的特征:(1)版權許可不改變版權的所有權,通過版權許可合同,限制在一定時間內,區域和方式由被許可人使用,其版權仍然為許可人。(2)版權人的權利必須遵守合同約定,其對作品的使用限制在合同約定的范圍,只能按照合同約定方式,在約定的時間、地區行使權利,若使用行為超出約定,須經版權人重新授權許可。
版權豁免與版權許可兩者之間有一定的聯系:首先,目的相同。版權豁免和版權許可其目的都是為了協調版權人和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關系,一方面限制使用者的不合理行為,另一方面通過一定的版權豁免,使社會公眾能夠合理使用版權作品。第二,對象一致。版權豁免和版權許可針對的都是已經發表的作品;第三,最終落腳點相同。都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和科學事業;第四,二者相輔相成。著作權法只有通過對版權人的利益提供切實有效的保護(版權許可),同時保障公眾有合理利用作品、獲取信息的機會(版權豁免),才能有益于作品的創造、創新、研究、教育和學習,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
雖然法律規定了較細致的版權許可內容,但是由于對版權豁免與版權許可缺乏更為嚴格、規范的管理,導致二者的權利沖突,其沖突主要為二者許可和豁免范圍的沖突。要解決此問題就要分析沖突發生的原因,從原因入手完善其沖突的預防機制,并且調整現行法律法規,促進和諧發展。
第一、允許非營利性的合理使用。尊重創作者和版權持有人的權利,依據著作權法公平享有經濟回報,不允許他人以盈利為目的使用未經授權的作品,但對于個人,學校,新聞媒體和公共服務等非盈利性的行為,允許合理使用。
第二、嚴格執行版權許可法規,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對于盜版、使用不當和未經授權的作品不屬于版權豁免范圍,應予以抵制,以保護版權人的利益,并支持正版出版物。對超出合理使用條款規定使用作品,非營利性教育機構、公益性圖書館、高等院校等仍應堅持依照著作權法的規定,獲得權利人或者其授權代理人或機構的版權許可。
第三、把握版權許可和版權豁免的度。為了避免版權許可使用出現死板,和版權保護過度,保障公眾得到合理使用和版權豁免的例外,我們必須維護版權人與公眾利益之間的良好平衡,使得協調發展。對于出現的與少數版權人的糾紛。當事人均可以通過調解解決,一般在第三人參與下進行,由著作權行政管理機關或者律師參與調節,緩和雙方氣氛,讓爭議雙方都能接受。亦可通過仲裁的方式來解決版權之間的合同糾紛,仲裁機關依照一定的仲裁程序和法律。對版權糾紛進行裁決。在版權糾紛解決途徑中,訴訟程序為主要程序。
第四、完善相關法律條款。應根據我國國情完善相關法律,在增加版權許可條款的同時,應設置相應的版權豁免條款,必須保留公眾的合理使用權,明確合理使用范圍,全方位、多視角加以規范。使著作權保護真正服務于推動科學、技術和藝術的進步。
第五、我國法律一貫主張權利與義務對等,因此享受版權豁免的單位或個人也應當增強履行法律義務的意識,在從事業務工作或者研究學習的過程中,承擔尊重和保護版權人利益的義務,不過度損害版權人的利益。
[1]趙賓,李林啟.知識產權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2]張平.網絡環境下著作權許可模式的變革[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7(4)(總第53期).
[3]崔國斌.著作權法:原理與案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9.
D923.4
A
2095-4379-(2016)25-0187-02
王劍博(1989-),男,漢族,陜西渭南人,西安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法制建設,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