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思萌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81)
論音樂聽覺在鋼琴演奏中的作用
牛思萌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81)
擁有良好的音樂聽覺是學習音樂的必要前提,尤其是在鋼琴演奏中,鋼琴演奏者想要演奏出美妙聲音,必須具有一定聽覺能力,有敏銳聽覺。本文就對鋼琴教學中學生音樂聽覺的作用及培養途徑進行了分析,目的在于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鋼琴教學。
鋼琴教學;音樂聽覺;途徑
要想在鋼琴演奏中獲得良好成績,需要學生掌握熟練的演奏技能,但只是學會了正確的演奏方式與演奏技能還是無法獲得理想的演奏效果,還要求學生要具備一定的聽覺,只有具備良好的聽覺才可更全面地表達出音樂作品。所以,在當前的鋼琴教學中,教師不能只重視培養學生演奏鋼琴的技能,還要對學生音樂聽覺的培養有足夠的重視。
音樂是通過聲音來塑造形象,表現情感,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通過聽覺來感知音樂作品的內涵。優秀的音樂家不僅具有專業的演奏技能,同時也具備敏銳的聽覺,但這種聽覺并非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過后天訓練才能達到。在鋼琴學習中,教師不僅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演奏技巧,還應加強對學生聽覺的訓練力度,通過聽來判斷音樂的變化、力度的層次、節奏的脈搏、踏板的清晰、樂句的均勻、旋律的流暢、風格的準確等等。演奏者只有具備了良好的音樂聽覺,才能檢驗彈奏的效果。
(一)指導學生正確讀譜
音樂是一種聲音上的藝術,而樂譜則是凝固了的音樂,是一種表現音樂的書面符號。作曲家運用的每個書面符號都蘊含著豐富內涵,演奏者只有正確理解這些符號才能與作曲家有心靈上的溝通與交流。因此鋼琴教師要將學生正確且熟練讀譜習慣的培養與鋼琴教學相結合。此外,學生想要正確讀譜不僅要讀準音符,還要正確讀懂指法、樂句與表情記號等方面。由于音樂語言與人的語言有一定的相似性,人說話時會停頓或有情緒,同樣,作曲家在創作音樂時也會運用多種表現形式的樂句與表情記號來展現出自己的情感。但許多學生在演奏鋼琴期間時常忽略這些表情記號與音樂語言,無法準確體現出樂曲中的情感。所以,在鋼琴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讀譜時重點關注作曲家所標注的各式音樂記號,如此才可真正尊重并體現出作者的想法,并有效避免演奏時學生只會機械性地來回彈奏,從而讓學生通過正確讀譜來逐漸培養出自身的樂感。
(二)加強視唱練耳訓練力度
視唱練耳這門學科最早源于歐洲,晚清時期被引入中國,其旨在全方位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并發展其音樂審美能力。教師可把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重難點融入到生活情境的教學中,將死板重復的技能練習變得更為靈活,且極富創新性。比如,在聽辨音程的過程中,原有的方式是先進行模唱,分辨音程協和與否,再依據協和與否的程度來進行細分,但是部分學生會覺得很困難。教師就可以在訓練時讓學生運用聯想的方式,將大二度想為朋友之間的爭吵,小二度則是矛盾的頂峰,小七度則是生氣時的不予理睬等方式對音程進行區分。這種把音程色彩與真實的生活情境相融合的教學模式,不但能將音程的學習化難為易且化繁為簡,還提升了視唱練耳訓練中的趣味性,降低了技能練習時的單調乏味,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極大地增強了其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提高學生聽覺能力。
(三)指導學生理性分析作品
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與理解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假如學生沒有透徹理解音樂,則對樂曲的理解就無法上升到理性認識,演奏出來的音樂就會缺少感染力。所以說演奏鋼琴不僅需要學生手指能熟練地配合,還要求學生有靈敏的思維。不同學生所彈奏的音樂有不同的效果,一些學生能演奏得動聽悅耳,但有的演奏的音樂與原作風格有極大的差別。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就是由于學生沒有對音樂作品有仔細的體會,沒有把握音樂的演奏風格、內涵及情感等。因此,學生只有正確把握音樂作品的思想情感、音樂背景與音樂術語后,才可在演奏中將作曲家的創作情感及特點充分體現出來。對此,鋼琴教師在對學生樂感進行培養時,要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對音樂進行理論的分析,以有效提升其理解音樂的能力,幫助其更為深刻地體味出音樂作品的內涵。如此,學生才可在平時的鋼琴教學中全方位提升自身的樂感。
(四)注重學生欣賞音樂能力的培養
一方面,學生學習鋼琴時最好能有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而創建音樂環境可通過提升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來進行。這里指的音樂欣賞并非只欣賞鋼琴音樂,還應盡量多聽其他樂器的音樂。假如學生無法專門抽出時間來欣賞音樂,教師可與家長合作來創造給學生聽音樂的條件,如此就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被音樂所熏陶,還能使其逐漸對音樂語言與特點等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當然,如條件允許,學生可多去參加各種音樂會,通過觀看專家的演奏來被藝術所感染。如條件不允許,學生平時也應多觀看電視音樂會,之后要多和老師交流,并大膽進行評論,這也是增強學生聽力鍛煉并有效提升其樂感的十分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提供進行藝術實踐的機會來培養其樂感,使其在進行鋼琴演奏的過程中體會自身的樂感,在藝術實踐中學習如何調整舞臺演奏的情緒,如此,學生在實際進行鋼琴演奏時就能邊總結,邊提升,最終促使自身的樂感水平得到提升。
音樂是“聽覺藝術”,它不僅有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有音質音色的區別,更重要的是表達內心對藝術形象的音響想象。在進行鋼琴教學時,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科學合理地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覺,依據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特點,在講解方法與技能的同時,讓學生體會到鋼琴藝術中的特殊魅力。
[1] 錢甜.關于音樂聽覺在鋼琴演奏中的作用探究探析[J].文學界(理論版),2012,05:278.
[2] 曾藝.音樂聽覺在鋼琴演奏中的作用[J].音樂時空,2015,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