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帆
(莆田學院,福建 莆田 351100)
?
《夜鶯》的技巧訓練和情感表達
張 帆
(莆田學院,福建 莆田 351100)
摘 要:《夜鶯》是由俄羅斯作曲家格林卡根據歌曲改編的一首鋼琴變奏曲。整首曲子給人一種明亮歡快優美的感覺。要演奏好這部作品,要求我們具有很好的想象力,模仿能力,還有些技術重點和難點需要節奏,本文從技巧訓練和音樂情感處理兩方面出發,對樂曲做一個簡要的演奏分析。
關鍵詞:夜鶯,技巧,演奏,情感
鋼琴曲夜鶯是一首變奏曲,是米哈伊爾·格林卡根據俄羅斯著名歌曲作家阿拉比耶夫的歌曲《夜鶯》改編的。米哈伊爾·格林卡是俄羅斯著名作曲家,被譽為“俄羅斯音樂之父”。格林卡從小就師從約翰·菲爾德學鋼琴,還學習了小提琴等多種樂器,后來又拜西格弗里德·德恩為師,學習了作曲,顯露出獨特的音樂天賦,為他之后輝煌的音樂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夜鶯》的主題旋律來自于俄羅斯的民間音調,委婉樸實。之后,具有“鋼琴之王”美譽的匈牙利偉大浪漫主義大師——李斯特,對格林卡的鋼琴曲《夜鶯》作了一系列的改編。
鋼琴變奏曲《夜鶯》中包含了四個變奏。在這四個變奏中,主題旋律出現在了不同的聲部,并且在結構上也有所變化。在整個樂曲行進中,伴奏織體也進行著多樣性的變化,由稀疏到密集,使得樂曲明朗歡快,更具歌唱性。
首先在引子部分,連續出現兩個小節的和弦琶音,由強到弱。引子強調的是明亮廣闊,那么這就需要我們從琶音的技巧上來下手,在演奏這些琶音時手臂可適當地向外擴張,這樣出來的音色就會有寬廣明亮的感覺。
主題旋律出現的時候,首先要注意主旋律的歌唱性,演奏時要注意分句以及觸鍵上需要貼鍵演奏。其次伴奏織體應該要控制一下音色,也就是要演奏的更輕些,這樣才能凸顯主旋律,這里還要注意伴奏的保留音以及legato連奏。
在第一變奏的A1段中,這里已開始四個小節主旋律是由左手來表現的,因此在演奏的過程中需要突出左手的高音。有連續三個小節的裝飾音出現。裝飾音在樂曲中起到裝飾或加花的作用,速度稍快,音色輕巧,不能夠占用太多時值。在這里加入裝飾音是為了模仿夜鶯的啼鳴聲,是非常輕巧歡快的。
在第二個變奏中,主要出現了六連音和三連音。在六連音和三連音的練習中,要注意節奏和音值的把握。在特定的音值內,將多個音平均地彈奏出來。這這種情況下,我們經常把節奏速度放慢,分析音值,進行多次練習,或者可以跟著節拍器進行練習。等熟練之后就可以慢慢將速度加快,從而達到樂曲所需的演奏要求。
第三變奏在A3段中,高聲部出現了九連音,練習方法可以和第二變奏中的六連音和三連音一樣。左手以三連音為基本伴奏音型,平穩地進行。B3的高聲部是非常清脆歡快的,所以在彈奏時要注意音色,采用落提的方法,落下提起時要注重指尖的力度。
第四變奏中出現了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而且第四變奏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這對我們手指靈活性的要求比較高。手指快速彈奏需要較好的的顆粒性,也就是手指的獨立性。這里的十六分音符除了要演奏清晰以外,還需要連貫性,要演奏的流暢,因此需要指尖緊貼琴鍵的演奏。
尾聲部分出現的演奏技巧比較多,有半音階、左手跨越、琶音等。對于半音的練習,指法是相當重要的,只有使用了正確的指法,在彈奏半音階的時候,手指才能跑得快,夠靈活。左手跨越也是一個比較基礎的技能。在跨越的時候不能影響右手的發揮,兩個手在交接時要把音彈連貫,不能有斷開的跡象。琶音在彈奏時要牢記眼明手快,同時,指法也是相當重要的,同時在演奏琶音時需要手臂重心的轉移,因此手腕的運動很重要。
我們要想演奏好一部作品,不能不講感情。只追求音樂的完整性和技巧是遠遠不夠的,這樣演奏出來的作品索然無味,失去了演奏的意義,更不能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藝術性。在我們演奏一部作品之前,首先我們要對作品的中心思想、表現手法以及作品的創作背景、作曲家的個性、創作動機等,做全面的了解,通過對其分析,在結合自己的理解,把作品完整地演奏出來,與作品情景交融。
引子部分的情感處理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奠定了整個音樂的基調,創造出一種音樂氛圍。《夜鶯》的引子部分是明亮的、廣闊的,就像人們來到了一片綠林,空氣都是清新的。由強到弱的聲音處理能烘托出一種寧靜的氛圍,使人聯想到靜謐的夜色。
主題旋律應該是具有歌唱性的,A:彈奏的時候要做到心中在歌唱,想象夜鶯在遠處的樹枝上委婉地啼鳴著。B速度稍快,輕巧歡快的,彈奏時要與A段有情感對比。
第一變奏的旋律性很強,從低聲部來到了高聲部,演奏時要把旋律凸顯出來,如同夜鶯在此起彼伏地歌唱。
第二變奏中的A2段前面四個小節是果斷的,特強的,彈奏時可以堅定一點。之后音色變弱,出現連續的過段,高聲部的音色稍弱,但也必須要清晰,就像遠處飄來的啼鳴聲。從B2開始,低聲部和高聲部都出現了旋律線,這代表著夜鶯在晚上歡快地鳴叫著,你一句,我一句,最后形成一個百鳥齊鳴的氛圍,熱鬧非凡。所以在演奏這一段時,情緒是歡快的。
在第三變奏的A3段中,主旋律出現在高聲部,一句強,一句弱;一句強,一句弱,就像夜鶯在對唱一樣。這個地方要把強弱對比出來,描繪出夜鶯對歌的場景。在B3中,高音部分就像是一只小夜鶯在高歌,聲音清脆,歡快。
第四變奏是快板,有力的。演奏時要帶入堅定的情緒。但是高低聲部都出現了主題旋律,所以在彈奏過程中要把握好度,盡量做到在堅定中不失輕快柔美的感覺。
尾聲的速度很快,是前面四個變奏的總結,也是整首樂曲的升華。因此在彈奏尾聲的時候,要帶著激情,完美華麗地結束這場夜鶯的音樂盛宴。
[參考文獻]
[1] 楊麗菲.聲樂藝術原理與美學思想的傳達.云南大學出版社,2009,5.
[2] 趙震民.聲樂理論與教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