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晨
(廣西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2)
如何運用“心理素質”來優化聲樂演唱
張 晨
(廣西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2)
聲樂演唱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其需要掌握優美的聲音,豐富的內心情感和心理協調能力等要素。教師在進行聲樂演唱教學過程中,需要明確心理素質的重要性,并指導學生運用心理素質將聲音演唱作品發揮到最佳效果。本文簡要概述了心理素質的含義,分析了運用“心理素質”優化聲樂演唱的方法,旨在為同行提供參考。
心理素質;聲樂演唱;優化;方法
聲樂演唱藝術不僅包含了聲樂理論知識,還重視演唱的實踐運用,是一門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其主要表現形式在于聲樂演唱。在傳統的聲樂演唱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加注重訓練學生的演唱技巧,忽視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這使得聲樂演唱效果不盡如人意。本文對如何運用“心理素質”來優化聲樂演唱展開討論,提出最具針對性的方法,旨在提高聲樂教師的教學效率,促進我國的聲樂演唱藝術事業的全面發展。
心理素質是以生理為基礎,通過實踐活動的作用,形成的潛能、特點、行為的綜合。其也反映了人對自身心理活動的控制能力。在聲樂演唱領域,當表演者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時,其能夠在穩定的情緒中完成演唱作品,并充分展現作品所富含的真實情感。而當表演者的心理素質較差時,其將面臨諸多問題甚至毀壞演出。為達到最佳的聲樂演唱效果,演唱者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聲樂作品的演唱不僅需要掌握演唱技巧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聲樂演唱過程是一個心理活動的過程,過硬的心理素質有利于發揮出聲樂作品的真情實感。在聲樂教師的指導下,演唱者需要具有堅實的聲樂基礎,嫻熟的演唱技巧和良好的表演心理素質。聲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明確“心理素質”對優化聲樂演唱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緩解學生在表演過程中的緊張情緒,教導學生掌握好演唱舞臺的節奏,最終達到最理想的演出效果。運用“心理素質”將提高聲樂演唱效率,提升教師的聲樂教學水平,呈現出最完美的聲樂演唱作品。
(一)積極應對個性差異,把握學生的演唱心理
在進行聲樂演唱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遇到不同類型的學生,在此類情況下,聲樂教師需要積極應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果,通過把握學生的演唱心理,達到優化聲樂演唱的目的。對于聲樂演唱的優等生,教師可以采用鼓勵法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當學生的演唱水平達到良好的效果時給予肯定和表揚,推動學生用飽滿的熱情繼續學習聲樂演唱。對于聲樂演唱的中等生,教師可以采用激勵法推動學生的聲樂學習熱情,達到提高中等生心理素質的目的,由于中等生在學習過程中時常出現懈怠的心理,缺乏學習的積極性。聲樂教師針對此類學生要把握其演唱心理,嚴格要求學生的演唱技巧訓練,通過激勵的方式引導學生對聲樂學習有更高的追求,進而提高自身的聲樂演唱水平。對于聲樂演唱的學困生,教師需要明確心理因素對他們的聲樂演唱影響,由于學困生認為自身對聲樂演唱具有缺陷,害怕遭到同學的嘲笑,進而缺乏對聲樂學習的興趣,不愿意進行歌唱表演。教師應該清楚認識學困生逃避聲樂演唱學習均為心理因素。因此,需要根據學困生的學習特點,采用針對性的方法展開心理疏導,排解學生在學習中的困惑,使得學生逐漸解決聲樂演唱中的問題,鍛煉出良好的心理素質,配合專業的演唱技巧投身于聲樂演唱表演中。
(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演唱興趣
教師在進行優化聲樂演唱教學中,運用“心理素質”,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分析學生在聲樂演唱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進而激發學生的演唱興趣,提高自身的教學效率。針對性格外向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節奏歡快的歌曲讓學生進行聲樂演唱表演;針對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節奏舒緩的歌曲讓學生進行演唱。根據學生對聲樂學習的心理特征選擇最適合他們的聲樂作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聲樂演唱中享受到了樂趣,培養了對聲樂演唱的興趣,將有利于激發學生對聲樂學習的求知欲望,進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根據學生的“心理素質”,在給不同學生安排聲樂演唱曲目時,需要征求學生的意見,選擇適合學生且符合學生需求的曲目,這樣提高了學生對聲樂作品演唱的興趣,學生也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聲樂演唱練習中,在實際表演中,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表演出最具感情的聲樂作品。
(三)豐富聲樂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演唱意識
為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教師在進行優化聲樂演唱教學中,需要豐富聲樂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演唱意識。例如:分組對抗。教師將班級學生分為小組進行聲樂演唱比賽,讓學生產生強烈的集體榮譽感進而積極參加集體演唱活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通過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達到優化聲樂演唱效果的目的。教師組織學生參加文藝演唱活動。通過真實的舞臺表演,提高學生的心理調控力,讓學生體會到舞臺表演時的心理狀態。傳統的聲樂教學多在課堂上,學生的心理較為放松,心理比較平穩。但一旦面對較大的舞臺和眾多的觀眾,學生將會出現畏懼心理,出現緊張的情緒。因此,教師組織學生經常參加文藝演唱活動,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克服演唱的心理壓力,引導學生積極的應對挑戰,進而激發學生的演唱熱情,樹立良好的聲樂演唱自信心。豐富聲樂教學方式,教師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聲樂演唱訓練,完善的演唱技巧結合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助于學生發揮出自己最真實的水平。
在實際的聲樂演唱教學中,教師需要把握學生的心理影響因素,通過運用“心理素質”優化聲樂演唱。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通過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豐富聲樂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演唱興趣和演唱意識。讓學生充分掌握聲樂演唱藝術的精髓,更加規范且完美的詮釋聲樂演唱作品。
[1]汪素娟.略論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全面滲透心理素質教育[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187-188.
[2]林吟,林珊珊.心理素質對聲樂演唱的影響[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1,(2).
張晨(1991-),女,河南南陽人,漢族,廣西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學院2015級藝術碩士,研究方向:聲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