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慧
(新疆昌吉學院,新疆 昌吉 831100)
培養和提高高校音樂學專業學生就業能力的有效途徑
陳智慧
(新疆昌吉學院,新疆 昌吉 831100)
大學生就業難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高校音樂學專業的畢業生也同樣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問題。本文將針對當前音樂學專業學生就業中遭遇的問題,結合學生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提出培養和提高音樂學專業學生就業能力的幾點建議,希望能對高校音樂學專業學生就業有所助益。
音樂學;學生;就業
大學生就業難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伴隨著我國高校擴大招生的風潮,報考音樂專業的學生數量逐年遞增,音樂學專業的辦學規模也隨之擴大,由于音樂學專業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高校音樂學專業的畢業生也同樣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問題。因此,高校音樂學專業畢業生應盡早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及早做好職業規劃,提高專業技能水平,樹立良好的就業價值觀,這樣才能有利于提高音樂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
(一)傳統教學師資供大于求
眾所周知,以前師范類音樂專業的畢業生畢業后大都會選擇到中小學去從事音樂教育工作,但在學校教育工作中每所學校對音樂師資的需求是十分有限的,隨著近年來學校音樂教育的不斷發展,很多學校在已有音樂教師的情況下也在招聘音樂教師,但每年招聘音樂教師的崗位卻很少,這也是目前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后不能從事音樂教師職業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國內相關音樂產業發展尚不完善
由于高校畢業生數量增多,目前國家也鼓勵與支持高校學生畢業后自主創業,對高校畢業生來說,自主創業也是一條很好的就業途徑,但對音樂學專業的畢業生來說,因為國內相關音樂產業發展還很不完善,音樂文化產業的正常發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如創辦音樂培訓中心需要一定的資金與一定的專業技能人才,而學生剛從學校畢業無論是資金還是自身的能力水平都很有限,想要與已有的音樂培訓機構競爭與發展,也是比較困難;其次,關于音樂培訓目前也沒有相關的產業保護條例,自主創業的成功與失敗都會給畢業生帶來很大的壓力,因此,并不是所有音樂學專業畢業生都有條件自主創業。
作為音樂學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的課程是比較廣泛的,有鋼琴(手風琴等其他樂器)、聲樂、舞蹈、樂理與視唱練耳、和聲學、曲式學、復調、歌曲寫作、合唱與指揮、中國音樂史與作品賞析、西方音樂史與作品賞析、藝術概論、音樂美學等課程,如果一個學生具有系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在某一方面非常精通,當然就業也是非常輕松的。如可以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的合格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可以作為專門的音樂表演人才,畢業后能夠勝任演唱或演奏工作,作為文藝團體的歌唱演員或演奏員;或是有能力擔任各類藝術培訓機構的專業教師;就任于各種企事業單位文化骨干的音樂專業人才,從事群眾音樂文化活動工作;當然音樂學專業的學生,也可以成為自主創業的音樂工作者、以及能夠在音樂領域內繼續深造的更高層次的音樂人才。雖然目前學音樂的人很多,音樂學專業學生在校期間需要學習的知識也較多,但是真正有實力的畢業生卻并不多,很多學生是既不“一專”也不“多能”,看似學的東西很多,實則在之后的就業競爭中并沒有優勢。
(一)學校音樂教育對音樂課重視不夠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能夠直接影響學生成績的學科仍是主科。由于高考的原因,在應試教育依然占據重要地位的今天,許多人進入音樂、美術專業可能只是因為它的分數較低,內心并未適應這些藝術專業,甚至帶有輕視。此外,教育機構和社會對音樂課的認識都存在問題,認為上課就是唱唱歌,反正考試不考,音樂課去不去上都無所謂,甚至還擔心其占了其他科目的學習時間。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音樂課常常受到“腰斬”。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音樂課的開課率不足50%。正因為學校的不重視,大大影響了教師們音樂教學的積極性,在這種風氣的影響下,學生認為音樂課就是游戲課,對于音樂知識、音樂能力的培養也不夠重視。當這位學生考上大學時,又怎能飛快地轉變態度,投身于音樂學的學習中,培養自己的音樂能力呢?
(二)學生音樂綜合素養不高
從當前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來看,癡迷于流行音樂、爵士樂的學生不在少數。但由于缺乏好的社會或家庭音樂氛圍,只有少數學生參加過各種音樂專業技能學習,參加各種音樂活動,常聽音樂會等的人也不多。由于學生對音樂的認識和了解比較簡單、淺顯,因此興趣一般都集中在流行歌曲方面,而對古今中外優秀的音樂作品都知之甚少。所唱的歌曲一般主要來自于社會媒體的傳播,這一方面反映出學生接受新鮮事物迅速,也反映了學生的不善于選擇,從而造成學生音樂綜合素養不高。
(三)學生音樂基礎較差
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看出,有些大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了解不深,基本技能水平和能力較低,如有些學生是以唱歌考入大學,雖然自身嗓音條件較好,但是識譜、彈奏等基礎較差,這在音樂學專業課程學習中都會直接影響專業技能水平的學習和進一步提高。
(四)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較低
在教學中,常有這樣的一種現象,即學生雖然掌握了一些音樂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但他們在學習中自我將相關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還是較低,如學生在演奏和演唱作品時,有時只是簡單地把歌曲演唱出來,卻并不了解歌曲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演奏樂曲也是不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及內涵,這也反映出學生對知識綜合運用能力還是有限,試想這樣的音樂專業畢業生畢業后又將如何應對工作中的實際需求與變化。
(一)加強專業素質的訓練和提高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們要努力加強自己的專業素質,時刻準備著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現在的就業競爭即人才、能力的競爭,看重的是我們自身的綜合素質,包括道德、文化、身體等素質情況,而最重要的,就是專業能力素質。這些素質會體現在各個方面,有了較好的素質,就能夠比較好的適應社會的需要。除了打好理論基礎,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后,還要注重實踐。作為音樂學專業的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可以多參與一些如音樂、舞蹈表演、教學等活動。注重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習的能力和綜合素質。通過實踐,你能夠或多或少的知道自己存在哪方面的不足,哪里需要改進和提升,也具備了一定的抗壓的能力,這可能是一般大學生都欠缺的。有了實踐經驗,你可能會比同樣年齡段同學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二)要有職業規劃意識
面對日益激烈的就業競爭,大學生在校期間就應該有一定的職業規劃意識,樹立正確的目標,并為之努力。如有些大學生進校時在某項專業技能方面已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這時就應該考慮今后是從事專業教學工作還是專業演奏或進一步深造,只有樹立了合理的目標,在專業課程學習中就要有所側重,如果想今后成為一名專業技能課教師,學生在校期間就應多了解和學習一些相關的教學法及心理學、教育學等課程,這樣也可以為今后從事專業技能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就業期待值要適度
當代的大學生,往往對之后的工作具有過高的期待。大學生們大多有著強烈的自信心,他們認為自己什么事情都希望能,夠做的比別人出色。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較高的社會地位,換取別人對自己的尊重,從而改善家中的生活環境等等。如有些學生畢業后喜歡留在大城市,總認為大城市可以提供的工作崗位各種待遇都很高,也有一些畢業生自身能力和水平有限是沒有能力在大城市從事音樂工作的,這些學生不愿意去一些邊遠的真正需要音樂師資的地方去工作,這也致使很多畢業生畢業后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卻又不愿意降低自己對就業期待值,從而失業的一個原因。因此,作為高校畢業生切忌好高騖遠,急功近利,不要把期待值放得太高,關鍵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準確認識和客觀評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四)樹立自信心
大學生往往存在極度自信與極度不自信相抵觸的矛盾。因為沒有實際的工作經驗,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信心和競爭力。當真正步入工作崗位上之后,有些學生會發現自己的自信變得稀薄。急需別人的理解和支持。在這樣的職業瓶頸期,學生應該常常鼓勵自己,樹立適當的自信心但絕不能盲目自信。
(五)做好遭遇挫折的準備
一般來說,一個人抵抗挫折的能力越高,一個人在工作上呆的時間就越長。而對應屆畢業生來說,往往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一個讓自己非常滿意的工作,企事業單位也不是一開始就能發現你的長處,這就需要溝通和了解,因此,音樂學專業的畢業生也要有受挫的心理準備,保持良好的心態。
總之,在大學期間,音樂學專業的學生要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要有良好的心態面對就業壓力,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制定發展目標,并朝著這個目標腳踏實地的前進。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全面提高自身音樂綜合素養,從而謀求更大的發展,從長遠來看,這樣才能有利于音樂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與發展。
[1]李琪.音樂學專業大學生的就業能力研究[J].北方音樂,2016,36(9).
[2]康雅秋.高師音樂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音樂大觀,2012,(6).
[3]馬軍紅.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能力與培養策略研究[J].新課程研究旬刊,2009,(6):143-145.
[4]王耀華.關于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培養目標與課程結構體系的思考[J].中國音樂教育,2003,(2):21-23.
[5]羅楊.提升藝術類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途徑研究[J].速讀旬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