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科醫生知識窗·
WONCA研究論文摘要匯編
——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標達標情況在性別及年齡上的差異:一項基于歐洲南部某地區人群的研究
背景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控制達標情況,以及不同性別及年齡患者在血糖及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控制達標情況上的差異。方法 在西班牙開展一項以人群為基礎的橫斷面研究。調查32 63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況,糖化血紅蛋白、血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體質指數以及吸煙史來源于社區醫療電子病歷。計算不同性別和年齡患者的控制達標率。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結果 糖化血紅蛋白、血壓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達標標準分別為<7%(53 mmol/mol)、<130/80 mm Hg、<100 mg/dl。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控制達標率為60%,血壓控制達標率為40%,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達標率為41%。女性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血壓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達標率分別為59%、35%、58%,男性患者分別為61%、45%、78%,女性患者控制達標率低于男性患者。65歲以下患者控制達標率低于65歲及以上患者。只有少數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血壓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均達標。結論 女性及年輕患者在控制目標達標方面差于男性及年長患者,因此對此類患者的管理及護理亟須改進。此外,對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控制也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原文見:CAMBRA K,GALBETE A,FORGA L,et al.Sex and age differences in the achievement of control target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results from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a South European region[J].BMC Fam Pract,2016,17:144.DOI:10.1186/s12875-016-0533-9.Published at http://bmcfampract.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75-016-0533-9.
——美國家庭醫學診所應用護理現場檢驗的有利及不利因素分析
【摘要】 背景 護理現場檢驗已被廣泛應用于美國的家庭醫學診所。盡管診斷產業界預計護理現場檢驗在使用次數上會越來越多,使用范圍會越來越廣,但是臨床醫務人員對護理現場檢驗的看法還鮮為人知。本文旨在調查基層醫務人員、實驗室及臨床行政/支持人員視角下的在家庭醫學中應用護理現場檢驗的有利及不利因素。方法 來自于美國兩個州3家診所的52名員工被分為7組,對其進行4場半結構式訪談。使用持續比較法對本研究中的定性資料進行分析。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以下幾個方面對臨床決策產生影響:護理現場檢驗結果的不準確性,護理現場檢驗對醫務人員及工作流程的影響,患者經歷及醫患關系,以及涉及護理現場檢驗成本、監管與質量控制的相關事務。總體來說,研究對象對使用護理現場檢驗持有不同的態度。不過其相信護理現場檢驗提供的額外數據可能有利于臨床治療、準確診斷以及醫患交流。開展護理現場檢驗遇到的不利因素包括護理現場檢驗結果的不準確性,缺少醫務人員支持更多的檢驗項目,以及開展這種檢驗成本效益的不確定性。結論 在家庭醫學診所中開展護理現場檢驗既存在有利因素也存在不利因素。此種檢驗的應用程度取決于這些不利因素的解決情況。臨床研究人員、診斷產業、健康保險機構以及社區醫療的通力協作可以確保護理現場檢驗滿足臨床和患者的需求。
原文見:VICTORIA HARDY V,THOMPSON M,ALTO W,et al.Exploring the barriers and facilitators to use of point of care tests in family medicine clinics in the United States[J].BMC Fam Pract,2016,17:149.DOI:10.1186/s12875-016-0549-1.Published at http://bmcfampract.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75-016-0549-1.
(本刊編輯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