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佳彤
(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
莫扎特《安魂曲》
——Kyrie、Lacrimose合唱音樂簡析
謝佳彤
(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摘要】〈安魂曲〉是彌撒曲中一個分支,是羅馬天主教用來超度亡靈的特殊彌撒..本文通過莫扎特〈安魂曲〉的創作背景,過程及曲式結構要素進行簡要闡述,對莫扎特〈安魂曲〉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分析,為欣賞〈安魂曲〉提供幫助.
【關鍵詞】莫扎特;安魂曲;背景;分析
莫扎特《安魂曲》于1791年在維也納創作,共八個樂章,分別是:進堂詠(Introitus)、垂憐經(Kyrie)、繼抒詠(Sequenz)、奉獻經(Offertorium)、圣哉經(Sanctus)、贊美經 (Benedictus)、羔 羊 經(Agnus Dei)、領主詠 (Communio) 。 其中繼抒詠又包括震怒之日(Dies irae)、號角響徹四方(Tuba mirum)、威嚴的君王(Rextremendae)、慈悲的耶穌 (Recordare) 、羞慚無地 (Confutatis)和落淚之日(Lacrimosa)。
莫扎特《 安魂曲》是以d小調為主調,主要采取了近關系轉調的方式, 雖然在作品的中間出現一些變化,但音樂始終是圍繞著 d 小調展開。在節拍上主要使用4/4拍, 配合著《安魂曲》莊重肅穆的精神要求, 只有《繼抒詠》中的“ 求你紀念”(3/4)、“痛苦流淚之日”(12/8)以及“ 歡呼曲”與“ 贊美曲”里的“Osanna” 部分(3/4)和《 羔羊贊》 (3/4)中改變了節拍。
隨著慢板(Adagio)行進速度的前奏音樂響起,開篇《 安息經》 (Requiem) 中莫扎特用下行小二度音程架構起整部作品的中心主題, 依次由低音管和巴塞管演奏, 強烈的超度亡靈的訴求奠定了作品的基本格調,從一開始就點明愿逝者安息的主旨, 明確表達出《 安魂曲》 的創作意圖。
中心主題在《 繼抒詠》 的第六首樂曲《 痛苦流淚之日》 中,莫扎特親筆寫作的第一至第八小節中飽含著深深的悲愴之情, 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莫扎特面對生命即將終結的事實, 其精神與肉體所承受的折磨和煎熬。首先由弦樂奏出如泣如訴的小二度旋律, 然后引出合唱“ 那是痛苦流淚的日子”(Lacrimosadiesilla) 。當第22-23小節女高音從d音開始級進下行唱出“ 請賜給他們安息”(donaeis requiem) 時, 音樂里依舊滲入了小二度中心主題的音型。
由于安魂曲這一音樂形式的獨特性, 莫扎特《 安魂曲》 的樂隊規模并不大, 而且在配器方面不如歌劇和交響樂多樣化, 使用了兩部巴塞管、 兩部低音管、 兩部小號、 三部長號、 一組定音鼓、 五部弦樂和管風琴。莫扎特選擇巴塞管、 低音管和長號這些比較接近人聲的樂器, 充實人聲聲部的旋律, 表現肅穆哀傷的葬禮氣氛, 弦樂則以豐富的和聲以及不同的節奏型強化或支撐人聲聲部, 樂隊在整首作品中扮演著多種角色, 時而如同音樂背景墻,時而重復人聲部分的旋律, 時而與合唱相互呼應, 其音色和音量的處理, 起到平衡與調整整個作品的作用。
《垂憐經》分析
背景分析:
垂憐經是安魂曲繼序曲后的第一個樂章,莫扎特只完成了合唱部分及弦樂,剩余的由緒斯麥爾遵照其遺囑所寫。全曲只有兩句歌詞“主啊,請垂憐!基督,請垂憐!”在這兩個主題下不斷發展,在不同的聲部不同的調式上展開模仿追逐,體現出了祈求主垂憐的內心渴望!
曲式分析:
這是一首雙重賦格曲,A-B-A再現三段體。由兩個對比式的主題組成。兩個主題同時同時呈示,第一個主題莊嚴肅穆,第二個主題相對熱情激烈,一開始男低音與大管和低音提琴同時進入呈示第一個主題,接著女低與巴塞管和小提琴晚一小節同時進入呈示第二主題,形成了聲部互相聯系追逐的形式,女高和第一提琴一起進入模仿第一主題,男高與中提琴模仿進入第二主題,不同聲部與不同樂器組合,是根據音色音域的不同特點進行的組合,從而使樂器與人聲完美結合,增強音樂的氣勢,莫扎特以精湛的筆法將這兩個對比性的主題移至各個聲部中,發展成一首壯麗輝煌的雙重賦格。
呈示部:
前16小節,兩個主題分別在男高、女中,女高、男高,女中、男低,男高、女高四個聲部進行模仿發展,女第一主題是附點節奏,長音加上稀疏的織體,穩重的進行在各個聲部。第二主題連續的十六分音符上下二度的跳動,速度明快,具有花腔似的效果,特別是原本低沉的男低音,女中音,男高音模仿花腔女高音輕巧的唱法,突破了傳統宗教的創作手法。幾個旋律線條莊重又獨立,活潑不失穩重。
展開部:
17-38小節,兩個主題分別在女高音、男低音,男高音、女高音,男低、女中,女高、男高四個聲部按原規律進行后擴展了8小節,使第二主題以兩拍后以屬調向上進行,模仿的方式更緊密,形成一種情緒激動的場面,把那種渴望耶穌垂憐的心情寫得逼真形象。
再現部:
39-50小節,展開部最后不段屬音上行進行在再現段非常連貫的回到主調d小調,縮減再現了呈示部和展開部的兩個主題。
尾聲:
最后2小節,速度變成慢板,四個聲部縱向對位,結束在重屬導減七和弦上形成緊張不安的結尾,最后結束在主音d上。
參考文獻
[1]馬革順《合唱指揮簡明教程》上海音樂學院出版深,2008年7月第一版.
[2]白漢君《莫扎特簡論》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8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