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惠芳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
論歌唱發聲的共鳴方法
馬惠芳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摘要】20世紀以來,對于歌唱者的要求越來越高,音色在演唱中占很大的比重,在學唱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要求音準,還要要求我們聲音的優美。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練習發聲、與演唱時,不僅要注重音準還要注意我們聲音是否優美。
本研究以沈湘的歌唱學體系研究作為基本的理論基礎,研究歌唱發聲的共鳴方法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方法演唱歌曲,使其音色變得優雅是本次研究的意義。
本次研究根據學術論著與網絡資源,將理論運用到實際當中。通過這些理論自己總結出方法來幫助更多的學生學習正確的發聲方法。
【關鍵詞】發聲方法;聲樂演唱;正確使用
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了聲樂演唱不僅是要音準好,節奏對,不跑調就可以,還應該要有優美的聲音來演唱歌曲,這樣才能夠打動別人,使聽者喜歡自己的演唱。那么如何才能是自己的聲音更加優美呢?這就需要有正確的發聲方法才能改變我們的音色,是聲音變得更優美。如果沒有正確的發聲方法,音色會不動聽,自己唱起來也會不舒服。本次研究通過書面的研究方法與老師的幫助將書面的理論與自己的方法結合,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使得與我有同樣問題的人通過本次研究中的例子學會如何運用理論演唱作品。
(一)共鳴的重要性
隨著聲樂演唱的發展,共鳴方法在演唱過程中屬于重要的方法之一,我們在學習演唱的過程中,要注重共鳴演唱方法。對于舞臺上的歌唱表演者來說,聲音必須讓整個舞臺的聽眾聽到,而且音色要好聽,要有豐富的表演能力。為了實現歌唱者的高水平演唱必須要下功夫學習,掌握歌唱發聲的共鳴方法。
(二)共鳴的影響
如果共鳴方法錯誤,我們在演唱歌曲時,音色就不會好聽,那就會影響我們聲樂的質量,我們演唱出來的歌曲就不會好聽、也不會吸引聽眾,所以,我們必須要有好的共鳴方法,才可以演唱出好的歌曲。共鳴方法正確,我們演唱歌曲時,就會很輕松地完成一首聲樂作品,音色也會優雅、聲音也會好聽,就會使聽者更喜歡我們的演唱,所以,好的共鳴方法在演唱中是至關重要的。
對于舞臺上的歌唱表演者來說,聲音必須讓整個舞臺的聽眾聽到,而且音色要好聽,要有豐富的表演能力。為了實現歌唱者的高水平演唱必須要下功夫學習,掌握歌唱發聲的共鳴方法。
(一)共鳴與呼吸結合演唱歌曲
沈湘教授說:共鳴狀態和呼吸狀態非常的密切,好的共鳴狀態就是深呼吸狀態。用深呼吸的感覺把腔兒打開了等在那兒唱,好的共鳴音響就出來了。呼吸越足,氣就吸的越深,聲音聽起來就越扎實。共鳴不僅需要腔體還需要一定的空氣,需要體內上下通氣。一旦做到了,高音區就不會費力,而且聲音通透,整體統一。
(二)共鳴的位置、方向
共鳴是一種物理現象,無論是人還是其他物體發聲的共鳴現象,都按照一定的科學規律辦事。胸腔是歌曲發聲的主要的共鳴腔體,無論是在演唱高音區或低音區,聲音都會在胸腔位置有一定的震動,都要掛著胸腔進行演唱,不然音色就不會統一。
(三)練習時好的練習方法
我們在初學時,老師都會教這種練習方法,就是用聞花香的方法,去演唱歌曲。這種方法是一種最自然的狀態,是每個人都會的一種感覺,所以當我們找不到方法,可以用這種方式去找感覺。還有一種演唱方法相信很多人也是聽過的,就是胸腹式聯合呼吸法,演唱時,我們可以摸著腹部感覺到氣息是否做在此處,如果有就說明呼吸方法正確。
(一)實踐練習
我們所學的一切都是為演唱打基礎,只要我們將所學的理論運用到歌曲作品中,我們就邁向成功了。只是這段距離又艱苦,又鍛煉人的耐心。在我拿到聲樂作品時,我在運用方法演唱之前,我會先對作品分析,先了解作品背景,然后再進行歌曲的練習與演唱。我們以《故園戀》為例,來將理論運用到演唱中,希望可以幫助到不會將理論運用的同學,方法如下:有些人單獨注重呼吸,有些人卻只注重聲樂的震動(共鳴),但其實這樣唱出來的歌曲都是不正確的,沒有做到聲樂完全的統一,會里出外進。所以,我們應該在運用呼吸方法時感受聲樂是否震動,同時都注重呼吸和共鳴,將呼吸與共鳴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我們演唱出來的聲樂更加統一,由此也讓我的聯想到,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要全面的去考慮,不能片面的想問題。
(二)心得分享
學習聲樂以后發現聲樂還是很復雜的一門藝術,由于聲樂不是一種實際的東西,需要我們在演唱中自己去探索方法,自己找感覺。我們的老師,在我們學習中是我們很大的助力,當我們無法找到感覺,不會運用,他們就會用他們的經驗來幫助我們找到練習方法與途徑。我通過學習和演唱這些聲樂作品,我深深的愛上了聲樂這門藝術,我非常的喜歡不同作品帶給我的不同感受。有歌頌祖國的、思鄉的、歡快氣氛的,我一定會正確的運用好的歌曲演唱方法,來演唱這些歌曲。
許多聲樂學者都有一系列的問題存在,例如有一些沒有正確發聲方法的人,讓人聽起來聲音有一些尖,而且聲音不統一;還有一些繼續用老套的方法演唱,沒有創新意識。因此,隨著音樂的發展,我們應該吸收新的歌唱方法。剛接觸聲樂的時候我們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判斷聲樂的對錯,培養我們找到正確的演唱方法,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即使沒有老師的幫助我們也會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希望通過本次研究能夠幫助學生對聲樂有更深的認識,能夠找到正確的方法演唱歌曲。
致謝
通過本次論文的研究,我對于在歌唱中必須有正確的發聲方法來演唱歌曲有了更深的認識。在理論研究的幫助下,我找到了目標,更有自信的去深造。
感謝我的老師,在我學聲樂的旅途中給我很多的幫助,讓我可以將理論活學活用,在實際當中可以更好地演唱歌曲。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看聲樂理論方面的書籍,通過前人的理論與方法彌補自己的不足。感謝沈湘的書籍,讓我在出錯的時候能夠找到改正的方法,改正自己在演唱方面的不足。
參考文獻
電子文獻:[序號]作者,文獻題名,文獻網址或出處,更新/引用日期
[1]網絡資源,百度文庫,歌唱發聲共鳴的基礎訓練,第一到十頁.
指導教師:李薇
作者簡介:馬惠芳 (1991—),性別 女 ,籍貫 吉林省 學歷 碩士,職稱 學生,研究方向,聲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