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燕
(蘭州城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
從多學科多種角度探討中國古典舞教學
楊 燕
(蘭州城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摘要】中國古典舞源自中國古代各時代、各民族的藝術形式,歷史源遠流長。并且在現代通過融匯了一些西方藝術形式,集成了一些現代表現手法,發展成面現代群眾的全新藝術形式。本文從中國古典舞教學中的需求出發,從多個學科方面,對于如何更好地進行學生培養展開淺顯的闡述,提出一些建議與想法。
【關鍵詞】多學科;中國古典舞;教學
中國古典舞對于現代社會而言,是一種“亦新亦舊”的藝術形式,受到多種思想體系和學科的影響,既體現出中國古典藝術的深厚底蘊,又展現了現代藝術的表現了和沖擊力,深為舞蹈愛好者喜愛。中國古典舞的教學也是舞蹈類教學的一項重點內容。
中國古典舞對于演員的形體和動作的展示受到很多學科的影響,而且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的形式。中國道家哲學辯證統一的思想對于中國古典的形式和內蘊有都深遠的影響。
(一)強弱統一
關于強弱的對立統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內涵,強與弱是相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是進行轉化、統一。
中國古典舞的形體動作有時為滿足一定的表達需求,需要進行強弱的轉換。“烏龍盤打”解釋借助盤手或者回身的重心下壓力,反彈推手。使演員在重心的轉換之中實現力量強弱的轉換,能夠體現出舞蹈演員的身韻,以及舞蹈動作的層次變化。
(二)虛實轉換
道家思想中,虛實既是陰陽。中國古典舞中的動作處處存在虛實、陰陽。在舞蹈教學中,教師可以順勢而為,使舞蹈動作包含虛實的屬性,產生抑、揚、頓、挫的對比效果。
(三)剛柔并濟
中國古典舞的順運動做教學,長期以來都是結合“剛柔并濟”思想,這不僅是歸于道家文化思想的體現,也是體現舞蹈美感的一種方法。柔如行云流水、剛如泰山屹立,兩者通過舞蹈演員形體表現出來,能夠得到非常好的對比效果。在古典舞教學時,教師需要培養學生養成剛柔并濟的意識,使其在表演中能夠順利自然地表現。
(四)靜動結合
道家思想辯證的認為,動是絕對的,而靜只是相對動而言。靜動結合是萬物的運動規律,中國古典舞也不例外。中國古典舞由于受到太極拳的影響,身韻動作中常常存在靜動結合的表現形式。在古典舞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從思想上感受靜與動的本質內涵,才能在以后的表演中得到更好的效果。
道家思想對于中國文化的影響能夠充分的表現在中國古典舞的音韻和身韻之中,古典舞教學之中,學員通過對于強弱統一、虛實轉換、剛柔并濟、靜動結合這些辯證思想在精神層面得到體會,并且運用到舞蹈表演之中,能夠使舞蹈表演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心理學是人們對于人的內心的研究,通過解讀人的心理規律來了解人的行為和對社會的影響。目前,心理學已經能夠涉及到各種學科,其中就包含舞蹈教育心理學。
將心理學應用到舞蹈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虛席興趣,對于學生們提高想象力、觀察力、形象思維和藝術創造思維都有著明顯的效果和積極的意義,并且能夠引領學生快速掌握知識、領悟舞蹈動作的要領。
舞蹈的創作是根據藝術表現的需要,將抽象的思維轉化成具體形體動作的過程。因此,古典舞教學中,非常有必要培養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使學生能夠發現自己在創作和表演中不和諧、不完美的地方,為舞蹈的創作和表演對于創作者心中的思想表現的更加準確。
想象力是人類思維基本的組成部分之一,每個人都具有想象性思維,但是針對于舞蹈的學習來說,每個人的想象力都有著程度上的差別。因此,對于學生想象力的后天啟發,是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職責。想象力的培養需要在學生幼年時期開始進行,那個年齡段的學生想象力豐富,并且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是最好的培養時期。
想要在舞蹈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學生,就必須摒棄傳統教育方法中的各種規矩,打破各種形式思維對于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限制,培養學生的主動思維能力和突破傳統的意識。要讓學生在進行舞蹈排練時不拘泥于教師的教學內容,敢于進行具有自己思想的二次創作。教學的體制也需要進行改革,摒棄學校三點一線的教學傳統模式,解放對學生思想上的束縛。舞蹈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創新,發揮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點。
結語:當前,社會上普遍認為學舞蹈的學生的文化課基礎很差。產生這種局面一是由于舞蹈學習需要從小培養、訓練,以至于對于文化課的學習造成影響,二是因為教育者過于重視對于學生在舞蹈專業方面的培訓,忽略了文化課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舞蹈藝術本身是一種融合音樂藝術、形體藝術、文化哲學思想以及心理學等多種學科的綜合類藝術。中國古典舞更是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哲學文化思想并且面對當今社會的審美需求,這就要求從事中國古典舞的教學人員在培養學生時,結合多種學科,從多角度開展教學共作,既要讓學生領會中國古典哲學的思想,又要運用現代心理學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為中國古典舞的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
參考資料
[1]邱曉晨.當代中國古典舞發展軌跡之探究[J].山東師范大學,2008.
[2]韓瑾.當代中國古典舞教學體系的構建與發展[M].藝術研究院,2006.
作者簡介:楊燕(1975—),性別:女,籍貫:西安,學歷:本科,單位:蘭州城市學院、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