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菲
(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
學前高專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的翻轉課堂應用研究
滕 菲
(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摘要】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是學前教育音樂學科的必修課程,學生通過這兩門課程的學習來奠定學習其他音樂相關學科的理論實踐基礎。本文將對“互聯網+”形態下翻轉課堂模式的學前高專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翻轉課堂的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字】學前教育;樂理; 視唱練耳; 翻轉課堂
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是學前教育音樂學科必修的理論實踐基礎課,他們既是獨立的學科,也是多學科的基礎課程,由于二者之間的理論實踐聯系等因素,通常我們將兩門課程整合成一門課程進行教學。學生通過這兩門課程的學習獲得良好的音樂素養,構建學習聲樂、鋼琴、幼兒歌曲彈唱等技能學科的理論實踐基礎。
隨著很多中職中專院校升格為高職高專院校,招生人數大幅提高,學生都是通過國家統一高考來招收錄取,學生入學前并沒有接收任何音樂素養的測試,這就帶來了一些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例如,人數增加,如果保留原有的教學模式、課程安排、人才培養方案,就將面臨教學質量的下降;學生入學后音樂素養良莠不齊,而面對相同的人才培養方案、相同內容的教學,學生學起來很難,教師教授也很難;大班額的授課,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無法得到個性化的具有針對性的指導,一節課下來,教師教學內容重復性太多,學生收獲效果欠佳。
這就相當于蛋糕還是那么多,但是分的人多了,每個人實際分到的量就變小了,而這就對學科建設、人才就業質量提出了一個相當大的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亟需一種能夠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就業對接高產出,教學改革的措施。
樂理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層層深入、環環緊扣,邏輯思維較強的課程,學生初學時還比較輕松,而越到后面的學習,越覺吃力,其實這就是知識鏈條的某一節點出了問題,而學生并不了解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如果教師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學生會有一種頓悟的感覺。而視唱練耳是通過多種方案的實訓,使學生多方位的提高音樂素養能力,如節奏感、良好的內心聽覺、較強的識譜視唱、視奏能力等等,這需要一個大量的積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由于學生人數眾多,學生練習量很小,教師針對性的指導也受到時間的限制,而每個人的接受能力、出現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同樣的實訓計劃并不能使每一個人都達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學生通常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在自身基礎上有所長進。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國家政策的指向性,我們對于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已經上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微課、慕課、翻轉課堂、創客”等一系列的新名詞已經被人們所了解,而這些新的模式也時刻影響著中國人的教育,通過中國大學慕課、網易公開課、TED課程等等,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學習到任何國家、任何人開設的任何課,全球的信息資源共享,正逐步影響著每個人。那么,其中翻轉課堂是一種顛覆傳統教學模式的新型教學模式。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內的寶貴時間,學生能夠更專注于主動的學習,共同研究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這些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后完成自主學習,他們可以看視頻講座、閱讀功能增強的電子書,還能在網絡上與別的同學討論,能在任何時候去查閱需要的材料。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人交流,教師則采用講授法和協作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和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其目標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是為了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強。 那么翻轉課堂究竟有哪些可取之處:
(一)提供個性化指導
學生是充滿個性,有著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思維方式、不同情感智商、不同性格氣質的個體,而要面對千篇一律,步調一致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安排,就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教學效果。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開篇就對這個問題加以闡述。他認為任何一門學科的任何教學大綱只是包含了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圍的知識,而沒有包含活生生的學生。學習很好的學生,無需任何幫助就能很容易掌握課程內容,掌握起來很是輕松,不需要緊張地動腦的工作,過程過于簡單,在自身的基礎上能力沒有得到提高,而一部學生沒有理解,教師關于某一知識的反復講解,會另他們覺得無聊;中等學生,他們很好的完成課堂內的學習是和進行一定程度的緊張的腦力勞動、探求和客服困難分不開的,所以在自身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差一點的學生,干脆自暴自棄,聽了半天,仍是滿頭霧水,一個非常簡單的陳述,他的頭腦中都會充滿疑問。這樣算下來,對你的課比較滿意的才占了三分之一的學生,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產生質疑,而一節90分鐘的課程,教師要完成樂理和視唱練耳兩個維度的教學,既有理論也有實踐。雖然老師很累,內容很滿,但實際上學生學習的質量,所掌握的東西少之又少。除上述內容以外,還要考慮學生的情感體驗,一般喜歡教師的學生,學習效果會好一些,反之,則不然。綜上所述,一節90分鐘的課,學生學起來很難,教師教起來也很難。再加上大班額的授課,學生人數多,教師沒有太多的時間對每一個學生所反饋的情況進行一一指導,這樣上起課來,就會欠賬很多,課上的越多,學生真正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越少。所以,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可以將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進行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指導,當學生在理解時給予引導,并提供個性化的輔助以促進他們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針對不同的理解成度、思維模式等個性化因素,來提供個性化指導,教學效果大大提高。
(二)碎片化學習
碎片化學習是通過對學習內容或者學習時間進行分割,使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碎片化學習。分割學習具有較高的靈活度、針對性更高,而學生的學習吸收率更高。學生可以利用在寢室休息、在食堂吃飯、在教室自習的任何時間,來通過手機觀看課程的微課、課程的ppt、課程的練習題演示、課程的實訓內容等等。現在很多學校都能達到校園wifi覆蓋,這也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學生可以自行安排學習的時間、地點和內容。如果一個地方沒聽懂,可以通過前進、后退反復觀看,這大大減少了教師教學的重復性。現在的學習,大部分都是碎片式的,快餐式的學習。學生可以隨時進行識譜練習、節奏練習、視唱練習等內容的訓練。積少成多,將訓練融入到生活的點滴,尤其視唱練耳的節奏感、內心聽覺是要經過一個較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內化成學生的能力,而不能僅限于上課的45分鐘。學生下課后,很少會自覺的進行這方面的訓練,一是學生經常會遺忘、二是學生在獨自實際訓練的過程也很有難度,而學生訓練中自己不得要領,便會放棄練習,經常聽到學生反饋說忘記練了,或者是自己練不明白,在樂理內容的實訓時,遇到疑問需要解答時,沒有教師的指導,學生便知難而退,在視唱練耳的訓練時,學生對自己的訓練準確程度無法把握,有時是越練越錯,長時間會起到相反作用。但是,如果這時學生有教師的示范來進行對比、模仿,那么學習會事半功倍的。所以翻轉課堂的教學,會促進學生課下對學習內容的碎片化學習,積少成多,逐步內化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內心聽覺、節奏感等能力。
(三)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興趣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自主學習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首先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講授而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來獲得。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和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
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一些視頻、資料、微課等內容,為學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學生通過反復的學習,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來進行學習,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式學習之后,會對自己存在的問題有了清晰的認識,并在課堂上通過實訓內容、教師指導、研究討論等方式來解決、深化,這樣就使學生變被動的接收知識為主動的尋求和探索,學生可以在自己的興趣點上和存在的問題上更多的與教師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溝通,學生既可以得到針對性個性化的指導,也提升了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每個學科的學習方法、思維方式都是不同的,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一旦掌握了該學科的思維方式、學習方法,這也大大的增強學生在該學科上的自信,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優化教學效果,這對于學生來講更加具有較深遠的意義。
翻轉課堂的應用除了上述的可取之處以外,還有一些值得擔憂的問題:
(一)碎片化學習只能作為常規教學的補充,因為碎片化學習不利于知識學習的沉淀,就像一個人經常吃快餐對身體的健康是無益的一樣,而將學習都分割成很多小塊來進行學習,不利于學生整合教學資源,橫向縱向掌握教學體系。所以,真正實踐過程中,必須要碎片化學習與常規教學結合,作為常規教學的補充手段來進行,才能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二)翻轉課堂現階段還不能完全應用于課堂以及所有課程。首先,學生的自學能力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一些內容如果僅靠學生的自學能力,是無法完成的。其次,翻轉課堂并不適用于所有的課堂內容,比如一些較難并且邏輯思維較強的樂理學習內容,如果僅僅靠翻轉課堂來進行教學,是有些難度的。
(三)翻轉課堂的教學目標實現前提是學生必須在課下完成自主學習內容,如果學生的學習態度、執行力發生問題,將無法保證翻轉課堂的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當一個新的東西出現時,我們要抱著一種辯證的思維來看,我們不能全盤接受并蜂擁而至,也不能全面排斥,不緊跟革新的步伐。以前我們經常說“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如今隨著時代的變化,教師與學生關系的變化,教育理念、教學模式的轉變,有人說“教師好好學習,學生天天向上!”無論使不使用翻轉課堂以及怎樣使用翻轉課堂,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提升教學效果,以學生為發展主體,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隨著翻轉課堂應用實踐的推進,我們會更加靈活的將這種教學模式來與傳統教學結合起來,更加科學地應用于我們的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