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偉麗
寧夏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
寧夏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改革實證研究*
史偉麗
寧夏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寧夏銀川750021
摘要: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積極支持各地開展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改革,寧夏多地開展了諸如土地確權、股東確認、股改分紅等具體活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也存在一些阻礙改革深入開展的因素。本文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從法律、政策、宣傳等方面提出了破解困境的思路。
關鍵詞: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改革
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推動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改革”之后,同年2月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發布了《關于深化農村改革的實施意見》,隨后寧夏多地開展了以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為基礎的產權改革活動。
一、寧夏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改革綜述
自2014年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除了率先實施改革的平羅縣,又分別在銀川市的兩個區、石嘴山的一個區、吳忠市的一個區、中衛市的一個區,有選擇地在條件較好的村開展了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改革試點工作,目的就是為了使農村具備“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的現代化農業基礎,推動寧夏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原有的“平羅經驗”基礎上,通過開展全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共有2073個村95.7萬戶得到確權,占計劃面積的84%;金鳳區保伏橋村率先在全區開展集體經濟產權改革股東資格確認,將村集體資產量化,按身份折算股權,使村民變成“股民”,變集體資產“共同擁有”為“按股共有”,通過股改的村民領到了股金分紅;第三,通過在一些城郊區縣設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的形式,已使全區家庭承包經營耕地面積的26.3%的土地通過出租、轉包、轉讓、互換、股份合作及其他流轉形式流轉參與流轉;第四,通過自愿永久有償退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的試點改革,有效盤活了部分農村閑置資產。但是,寧夏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尚處于起步階段,除了土地確權已經在全區開展以外,其他如抵押、有償退出等改革舉措只在局部開展,受益面極其有限,呈現出明顯落后于東中部地區的局面,嚴重制約寧夏經濟發展。
二、當前寧夏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制改革存在的問題
盡管人們對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的涵義有不同的認識,但它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出現的繼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經營形式之后的一種創新,并被認為是推進城市化的一種有效資產經營形式。
從目前實施改革試點的地區來看,影響寧夏農村集體產權改革進度和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因素,主要有:一是股權確認難度較大。其根本原因在于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存在主體缺位或模糊等弊端,再就是確權到底是依據資產、還是依據村民的身份,在一些地方難以達成共識,使得目前依法確權在部分地方無法推行下去。二是寧夏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還未形成。除個別試驗區實行了出讓、轉讓、出租、轉租、抵押等方式的集體建設用地有償使用和流轉,而其他地區尚未實現有效流轉,究其原因在于不同地區人們對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的認識水平不同,積極開拓創新集體資產增值的內在動力不足。三是農村土地流轉缺乏金融體制保障。很多地區因缺乏有效的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財政支持以及信貸優惠措施,加之尚未形成規范的格式流轉合同和有效監管,流轉各方均害怕一旦發生違約,損失難以追回。最后,目前所實施的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屬于試點改革,一旦出現風險訴訟時缺乏法律層面的支持。因為《擔保法》第37條明確規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設定抵押。”《物權法》也明確規定,除買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四荒地”等農村土地可以抵押外,其他方式承包的農村土地是不允許抵押的。因此,從法律角度來看,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抵押物,存在法律風險。
三、破解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制改革的路徑
為了更好地將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改革進行下去,我們應該從法律和實務兩個層面設計相應路徑:
在法律規定層面:首先,通過修訂現行《農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農村股份合作組織的法律地位,明確其法人地位,并設立專章規定該組織的治理結構,使其能夠按照市場經濟規則有效運作,既保障法人獨立行使權利,又保障入股村民的合法權益。其次,設立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由政府、股份合作社或企業按一定比例出資,減少金融風險損失,使借貸雙方的利益均能獲得保障。第三,在實踐操作層面:對合作社或股份合作制企業的股份,通過賦予農民對資產清查核算、資產評估量化和產權界定以及各方的入股時間、入股比例、決策管理權、收益分配權等事項一定的表決權,保證在改革過程中兼顧各方利益,保障壯大集體經濟。
四、結語
農村集體產權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在我區部分地區推廣的勢頭是好的,但更大規模地破解土地“細碎化”經營效益不高的問題,除了立法舉措,還需要大力宣傳成功案例,提高農民及其農村群眾的整體認識水平,同時在具體操作上將工作做細、做實,從根本上鞏固發展集體經濟、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促進農民增收、維護農村穩定、富民強村。
[參考文獻]
[1]張道明.關于推進河南省農村土地流轉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思考[J].河南農業,2015.3.
[2]陳渭山.浙江省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制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新農村,2015.2.
中圖分類號:F3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5-0046-01
作者簡介:史偉麗(1968-),女,漢族,寧夏青銅峽人,法律碩士,寧夏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研究方向:區域法治、教育管理。
*2015年寧夏法學會立項課題《寧夏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改革實證研究》(2015NXFXH06)的結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