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路捷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 100875
?
試論票據金額是否可分
傅路捷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100875
摘要:目前,我國學界普遍認為票據作為完全的有價證券,必須維持其完整性、不可分性。我國《票據法》相關規定亦全面肯定了票據金額的不可分性原則。但縱觀各國及國際立法,這一原則并非普遍適用。票據金額是否可分應當從商業實踐出發,考慮票據的性質、職能,靈活處理,促進票據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多種功能的充分發揮。
關鍵詞:票據金額;可分性;票據流通性;文義性;要式性
一、概述
票據金額,是指票據上記載的一定數目的金額。票據金額的不可分性尚未得到明確的界定和闡釋。筆者認為,票據金額的不可分性是指在票據使用過程中票據金額不得被分割,一張票據僅表示一個固定數目的票據金額,僅表示其所記載的票據金額所代表的權利價值。票據金額不可分性主要表現為:(1)票據在背書轉讓過程中,必須將票據金額全部轉讓且只允許轉讓給一人;(2)在為票據承兌行為時必須遵守完全承兌原則,對全部票據金額承兌,而不能僅就其中部分金額承兌;(3)票據持票人在獲得付款時必須一次獲得與票據金額同等數目的款項,不允許部分付款、分期付款、有數個收款人等。本文僅就票據背書、承兌及付款中的票據金額是否可分的問題進行論述。
目前,我國學界普遍將票據金額不可分性作為基本原則。例如2010年全國票據法修改研討會上探討我國《票據法》第五條時,就將票據不可分性作為理論前提①。在國內票據金額不可分不可動搖的情況下,學界并未對票據金額是否可分進行充分討論。反觀國外,對此問題觀點則更為靈活多樣。
二、票據金額是否可分的立法概況
在各類票據制度中,匯票制度最為典型。因此,現僅將各國立法就匯票背書、承兌和付款中票據金額是否可分所作的規定整理如下。
我國《票據法》第33條第2款規定:“將匯票金額一部分轉讓的背書或者將匯票金額分別轉讓給二人以上的背書無效?!薄度諆韧呓y一匯票本票法》(1930年)(以下簡稱日內瓦票據法)第12條第2款也規定:“就匯票金額之一部分所為之背書,不生效力?!钡聡睋á凇⒎▏睋á垡约拔覈_灣地區票據法④均有類似規定。
英美法中,《英國票據法》第32條(2)規定:“必須是對匯票全額的背書。部分背書,即意欲將匯票的部分金額轉讓給被背書人的背書,或意欲將匯票分開轉讓給兩個或數個被背書人的背書,均不起議讓的作用?!庇鴮W者將此規定解釋為可以作背書只轉讓匯票的部分金額,但此背書不起議讓匯票的作用,即獲得此種匯票的人對匯票沒有權利,只能用此匯票作為他與他的轉讓人之間訂有合約的證據。⑤
《美國統一商法典》第3-203條:“……(d)如果轉讓人不是意圖轉讓整張票據,票據的流通就沒有發生。受讓人沒有獲得本編規定的權利而僅享有部分受讓人的權利?!睂Υ藯l的解釋認為,“票據的訴因(金額)不能被分裂。任何旨在向當事人移轉少于票據全部金額的背書都是無效的流通?!贿^,旨在移轉少于整個票據金額的背書可以作為對訴因(金額)的部分轉讓。⑥”
這里需要區分“轉讓(transfer)”、“讓與(assign)”與“流通(negotiate)”的含義?!傲魍?negotiate)”,即前述英國票據法規定中的“議讓”,具有兩個決定性特征。其一,僅憑交付或背書就可完成轉讓,無需通知責任當事人;其二,只要受讓人取得票據是善意的且付了對價給轉讓人,受讓人取得的權利就不受任何第三人權益的約束?!稗D讓”具備“流通”的第一個特征,二者區別在于“轉讓”“不能不受已有的其他權益的約束而自由轉讓。⑦”而“讓與”是指“所有權的變更需另填具一份書面證書,證明這種轉讓并通知責任當事人。⑧”可見,在英美,將匯票金額一部分轉讓或分別轉讓給二人以上的背書也不被承認具有流通票據的效力,但可能具有一定的合法性,會產生轉讓或者讓與的法律后果。
對于承兌行為,我國實行的是完全承兌原則。但日內瓦票據法第26條中規定,付款人承兌時得就匯票金額之一部分為之。英國票據法中也承認了部分承兌,認可承兌人只承兌匯票金額中的一部分并到期付該部分款。⑨臺灣票據法則要求付款人在部分承兌時,須經執票人之同意,且執票人應將事由通知其前手。⑩對于票據付款中的部分付款,我國《票據法》第54條規定:“持票人依照前條規定提示付款的,付款人必須當日足額付款。”可見我國《票據法》也僅規定了全部付款,不承認部分付款。日內瓦票據法第39條第2、3款規定:“一部分之付款,執票人不得拒絕。付款人為一部分之付款時,得要求執票人在票上記載所收金額,并另給收據?!钡聡睋?、法國票據法和我國臺灣地區票據法與日內瓦票據法規定相同。另外,英美允許匯票票款的分期支付,日內瓦票據法則規定分期付款的匯票無效。
對于票據背書中票據金額的可分性,大多數國家持否定態度,但英美在否定票據部分轉讓基礎上又有更加細化的規定;對于承兌與付款中票據金額的可分性,各國則針對不同情形給予不同規定。而我國《票據法》則全面否定了票據金額可分性,對于部分背書、承兌及付款,均不承認其效力。
三、筆者的認識
筆者認為,對于票據金額是否可分的問題,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堅持票據金額不可分原則必然有其依據,但票據金額被分割的實踐與立法經驗也有其合理性。在論證票據金額是否可分時,應當充分考慮二者背后所蘊含的價值考量,同時應當注意進一步細化二者的法律后果,完善票據規則體系,維護票據流通的便利與安全,促進票據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多種功能的充分發揮。
雖然學界沒有對票據金額是否可分進行完整的論述,但在眾多學者關于票據性質、職能及票據(法)基本原理的闡述中,可以為票據金額可分性問題的解答找到蛛絲馬跡。
(一)票據金額不可分之依據
票據是完全的有價證券。完全的有價證券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票據權利的產生以作成票據為必要;票據權利的轉讓以交付票據為必要;票據權利的行使以提示票據為必要。也就是說,票據權利與票據不可分離,具體到實踐中,則表現為票據提示、票據繳回等。在不允許票據有復本的情況下,一個票據關系自始至終對應的只有一張票據。因此,票據金額分割在物質上和技術上不可操作。
另一方面,有價證券所表示權利的性質和內容完全取決于證券上記載的內容,某一證券代表的權利價值的多少,只能按照證券上的記載事項確定,只能代表所記載的權利價值。因此,票據是文義證券,票據上的一切權利義務,必須嚴格依照票據上記載的文義而定。為了確保票據設權的明確和統一,避免票據因款式的混亂或者欠缺而產生文義上的歧義,制作票據必須依票據法規定的方式進行;票據上記載的文義必須在票據法規定的范圍內,才發生票據法上的文義效力。同時,票據所記載的事項一般情況下不允許更改,票據金額作為票據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其更改則更應當謹慎。
票據是流通證券?!巴耆梢哉J為,流通性是票據的最基本特征。從某種意義上說,流通性原理是票據(法)學和制度的最基本和核心原理?!逼睋牧魍ㄐ裕蛊湓谝欢ǚ秶鷥瓤梢园l揮貨幣的職能。因此,票據規則制定在某些方面可以借鑒貨幣規則而為,尤其在涉及票據流通的時候。眾所周知,貨幣價值應當具有固定性、穩定性,將一張紙幣的面額進行更改顯然不可行,對此可以推及票據。這使得票據的形式意義遠遠超出其實質意義,票據法對票據書面上的要求也遠比民法對一般書面形式的要求嚴格。需要注意的是,票據責任具有連帶性,一張票據上的所有票據行為人,對持票人來說屬于共同債務人,當持票人行使追索權時,所有票據行為人承擔連帶票據債務。允許票據金額分割,勢必會對分割行為前的所有票據行為人的責任范圍產生影響,從而影響票據流通。
最后,結合我國國情考慮,對待票據金額分割也應當慎重?!捌睋母鞣N功能能否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真正得到發揮,取決于人們是否愿意使用票據,票據的使用越普遍,票據的功能就越能實現,反之,如果人們不愿意使用票據,那么票據各種功能設計再完美,票據在現實生活中決不會有太大的價值,票據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目前,我國商業信用不夠發達,影響了票據制度的發展,很多國外經驗在國內并不具備實踐環境。票據金額分割亦如此。票據法原本就由商業實踐中的習慣演變而來。票據金額是否可分,應視我國票據實踐情況而定。當票據金額分割的實踐達到一定程度,形成習慣做法時,將票據金額分割納入法律體系的條件就成熟了。反之,如果人們不經常這樣做,規定票據金額分割反而會讓他們畏懼票據使用的復雜性,抑制了票據的使用和發展。
票據是有價證券、流通證券決定了在票據的背書轉讓中,仍應將票據金額不可分性作為原則。背書轉讓是票據流通的重要方式,轉讓部分票據金額的背書實際上更改了票據所代表的權利價值,影響票據貨幣職能的行使。假如A簽發一張100萬的銀行承兌匯票給B,B背書轉讓給C,C僅就票據上的80萬背書轉讓給D,這里會出現兩個問題。首先,當D向銀行提示付款時,所請求的80萬與銀行承兌的100萬票據金額不符,出現混亂;其次,若D被拒付而向C行使追索權,C雖然只需償付80萬,但C向B行使再追索權時也只能獲得80萬,而在B和C的票據原因關系中C卻支付了100萬的對價。因此,若背書轉讓中票據金額可以分割,必然引起票據關系的混亂。
在英美立法中,雖然在背書中將票據金額分割不具有票據法上的效力,但可能具有一定合法性。但鑒于我國在票據使用實踐上的不成熟,英美的有關規則不宜適用,但將票據金額被分割的背書作為直接當事人之間票據原因關系的證據是可以的。
(二)票據金額可分的合理性
近年來,電子票據的快速發展使票據金額分割在技術上有了可能,相應地動搖了票據金額不可分原則。除此之外,一些對票據金額可分的法律后果的探討也說明在付款等票據行為中票據金額分割的可行性。
例如,對于部分付款,“義務人在不能一次性履行其全部義務時,應允許其首先履行部分義務。票據債務人也不應例外?!比绻糠指犊畹膶嶋H效果并不影響票據作為“通貨”的作用,就應當承認部分付款的合法性。在肯定部分付款的立法中,票據債務人可以解除已付款部分的票據責任,對于未付款部分,在持票人履行完必要的保全手續后,仍得負相應責任(持票人的權利與之相對應);另一方面,雖然持票人不繳回票據,但其應當在票上記載所收金額并另給收據,這樣既可以保護持票人就未獲款部分的追索權,又能防止持票人以票據全部金額轉讓于他人或就全部金額向其前手追索。允許部分付款,既減輕了票據債務人的票據責任,也使持票人可以先行獲得一部分資金。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部分付款并不是只付部分款項,剩余款項不再支付,所以部分付款不會產生更改票據權利價值的后果,不會引起票據責任大小的變動,也就不影響票據作為“通貨”的作用。因此,票據金額被分割的實踐與立法經驗也有其合理性,不能一概否定,可以在立法實踐中將一些便利票據使用的票據金額分割情形作為票據金額不可分性原則的例外有所反映。
(三)小結
在論證票據金額是否可分的問題時,應當從商業實踐出發,考慮票據的性質、職能,以票據金額不可分性為基本原則,同時靈活處理部分便利票據使用的票據金額分割情形,細化、完善票據規則體系,使票據的快速與安全流通得到平衡,促進我國票據制度的發展。
[注釋]
①李偉群.全國票據法修改研討會綜述[J].法學,2011(1).
②<德國票據法>(1933年)第十二條:一、(1)背書須是無條件的.(2)對背書的限制條件視為無記載;二、部分背書無效;三、以持票人為被背書人的背書視為空白背書.
③<法國票據法>(1935年)第一百一十七條第四款:背書必須無條件,背書附有條件者,其條件視為無記載.就匯票的部份金額作成背書者無效.
④<臺灣票據法>第三十六條:就匯票金額之一部分所為之背書,或將匯票金額分別轉讓于數人之背書,不生效力,背書附記條件者,其條件視為無記載.
⑤[英]杜德萊.理查遜著,李廣英,馬衛英譯.流通票據及票據法規入門[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90.
⑥ALI(美國法學會),NCCUSL(美國統一州法委員會)著,李昊,劉云龍等譯.美國<統一商法典>及其正式評述[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43.
⑦[英]杜德萊.理查遜著,李廣英,馬衛英譯.流通票據及票據法規入門[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24.
⑧見上引杜德萊.理查遜文,第17-18頁.
⑨<英國票據法>(1882年)第十九條(2)(b):具體地說,帶有限制的承兌是:……(b)部分的,即只承兌匯票金額中的一部分并到期付該部分款.
⑩<臺灣票據法>(1987年)第四十七條第一款:付款人承兌時,經執票人之同意,得就匯票金額之一部分為之,但執票人應將事由通知其前手.
中圖分類號:D922.2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5-0064-03
作者簡介:傅路捷(1991-),女,福建莆田人,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方向:民商法、網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