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詩
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
論中國模式
——基于中國國情的政府集權之路
唐詩
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山東青島266100
摘要:隨著中國的崛起與強大,中國特色的發展模式越發引起各國的廣泛關注,“中國模式”也因此成為熱詞。“中國模式”之爭,究其本質還是因為中國的強大,而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離不開一個高效權威政府的引導。與其花大功夫為“中國模式”正名,還不如關注究竟是哪些因素促使中國取得進步。故本文著重分析政府集權的優勢所在以及政府集權可能產生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以期能從政府集權這一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國模式”。
關鍵詞:中國模式;政府集權;優勢;對策
一、中國政府集權的優勢
(一)政府集權更有利于維持國內穩定
有人或許會質疑:集權不就容易專制嗎?不是有悖于民主與自由嗎?政府集權的中國是否又會回到封建老路,那么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是否更值得向往?我想說,任何制度都應建立在國情的基礎上。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發展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因此,在中國,任何民主都必須建立在國家統一、穩定的基礎上。若盲目要求民主,只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利比亞就是鮮活的例子,利比亞民眾舉行示威活動,要求進行民主變革,實行西方民主模式,但其后果呢,只是持續不斷的國內騷亂,受苦的是每一位百姓。雖然有人會說卡扎菲的恐怖統治難道不應被推翻嗎?甚至會類比中國的文革。但是,請不要忘記,正是因為中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如果利比亞不那么盲目,能夠有政府集權來穩定局勢,它也不至于這般殘破!所以,在中國這個自然狀況與社會民情都十分復雜的國度,政府集權才更有利于保持國家穩定。
(二)政府集權有利于協調中央與地方的發展
就經濟領域而言,在中國發展的過程中,地方的作用不可小視,必須協調中央與地方共同發展,才能形成更強的經濟增長勢頭。如果只是強調將權力下放,中央不管不問,中國經濟發展可能會后退,甚至出現“選擇性執行”等情況。地方政府可能會為了私利,為所欲為,不顧國家大局利益與可持續發展。而且,就中國目前情況來看,我們的發展水平和發展機制還不夠成熟,如果各省自治權大,那么東西部分化會更大,更不利于公平與協調。
(三)政府集權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重要作用
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是中國發展過程中須臾不可偏離的社會性質,那么,在這一前提下,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恐怕就是中國模式最大的體制創新了[1]。政府的主導能夠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動力與支持。集權政府還能為經濟發展提供統一的國內市場,這對于中國經濟而言是一個極大的紅利,也是他國少有的優勢。
(四)政府集權具有更強的政策執行力和更高的辦事效率
中國流行一句話:“中國什么問題都不難解決,只要政府高度重視。”這體現了在中國出臺政策解決問題不是一件難事。因為集權政府往往具有較強執行力。中國提出反腐政策,則能在全國上下掀起反腐熱潮,老虎蒼蠅一起打。而美國總統奧巴馬含淚演講,希望能控搶,但法律政策卻遲遲沒有出臺。在這類“民主”國家,政策的出臺與執行往往存在困難,看似是一種民主的程序過程,實則很大程度上是受社會利益集團的影響,相伴隨的也是低效率或少數人利益的體現。
中國在考慮國情的基礎上選擇了有著政府集權為特征的中國模式,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當然,它也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
二、完善中國政府集權模式的對策
(一)加強權力的監督與制衡,避免過度集權
加強對權力的監督與制衡,可從以下入手:1.加強制度建設,對于權力的配置要清楚明了,把上下級之間的、部門間的權力都界定清楚,形成一個責任到人的運行制度。2.真正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就像近年來的反腐行為,多少貪官的落馬都是人民群眾提供的線索,若能真正保障人民群眾的監督權,那將是一股巨大的力量。3.堅守依法治國的準繩。中國是一個民情社會,人民習慣于找熟人辦事,所以腐敗有時也是無奈之舉。若全社會都形成依法辦事的風尚,而不是礙于私情,相信社會會更加公平透明。
(二)要從效率優先到更加注重公平
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是每個國家都要面臨的問題。我認為,效率與公平不是水火不容的,只是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側重點不同而已。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急需高效率來恢復各方的建設與發展。而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達到一定水平,綜合國力不斷增加,先前一味重視效率所引起的問題也不斷出現,貧富差距、環境破壞、求快不求穩等問題損害著中國的長足發展,所以,現今應更重視公平。
(三)充分發揮地方和其他組織的自主性與活力
中央政府過于集權會阻礙地方及其他組織的發展。而地方的作用又是不能忽視的,就像一項政策的執行最終還是要落到地方,所以必須要保障地方的自主性。讓社會組織發揮應有的作用,為人民辦實事,才能真正體現“以人為本”。
中國模式存在與否,雖尚未定論,但中國選擇的道路確實有優勢所在,當然也有不少問題。政府集權是促進中國政治穩定,經濟騰飛的重要因素,是現階段應當發揚的優勢,但必須認識到凡事都要適度,過度集權勢必會產生危害。所以,我們應堅持正確的中國特色,以人民為核心,自己的事務自己決定,這才是中國模式的應有之義。
[參考文獻]
[1]楊秀萍.中國模式——基于全球化視野的思考[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3.50.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5-0108-01
作者簡介:唐詩(1994-),漢族,湖南永州人,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本科,研究方向:政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