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艷生
中衛市委黨校,寧夏 中衛 755000
?
“三嚴三實”以德治助力法治建設
雷艷生
中衛市委黨校,寧夏中衛755000
摘要:“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作為一個長期熏陶和教育領導干部的思想建設工作,與中國法治建設存在內在的關聯性。“三嚴三實”是一種中國傳統美德在法治領域中的現代表達,更是以德治黨治國的道德法則。作為德治內容的“三嚴三實”與法治形成了良性的互補互動關系。“三嚴三實”是以德治促進法治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為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以及法治體系建設奠定了道德底蘊和文化基礎。
關鍵詞:“三嚴三實”;德治;法治;建設
一、“三嚴三實”蘊含德治內容的解釋
“三嚴三實”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也是中國優良美德的現代表達。它是對中國歷史上做人為官用權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但卻體現出了它的文化道德底蘊。“三嚴三實”在本質上是一種以德治官、治黨的新思路、新方法,是國家德治建設的全新理念。現代化國家治理要求法治與德治有機結合,特別是在新時期,以德治促進法治建設是國家治理的基本要求和國家發展的必然規律。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三嚴三實”雖然不能直接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內容,但其可以作為道德支撐從而輔助國家法律制度的建設。例如,在立法中吸收中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當然,“三嚴三實”也輔助于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將支撐國家法律制度有效落實。
二、“三嚴三實”中蘊含的德治與法治的關系
“三嚴三實”與法治建設密不可分。其一,任何法治的產生需要深厚的道德文化。“三嚴三實”作為一種凝聚中國優良傳統美德的自律性規范,給法治注入了新的道德底蘊,防止法治成為一個完全沒有道德血液的剛性“骨骼”,從而完全淪為一種國家暴力工具。其二,“三嚴三實”為法治的運行注入了支撐力。任何一個法律制度缺少了道德自覺支持就無疑成為一種赤裸裸的剛性工具。“四個全面”的協調推進,中國夢的全面實現,離不開領導干部自我素養的支撐和發揮,而通過“三嚴三實”教育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領導干部的道德方面的素養,例如,嚴以修身。“三嚴三實”以其固有的說服力和勸導力來影響和提高領導干部的道德覺悟,進行實現崇尚和敬畏法治的目標。另外,通過廣泛的“三嚴三實”教育,有利于形成濃厚的社會輿論氛圍,進而促使領導干部形成一種社會壓力,促使領導干部將“三嚴三實”要求轉化為一種行動自覺,以提升領導干部的道德素養,從而推動法治建設。
三、“三嚴三實”是以德治促進法治建設的重要途徑
十八屆四中全會從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構建了五大法治體系,將全面建設法治中國提升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在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過程中,“三嚴三實”的問世無疑是以德治的方式促進法治建設,是促進中國法治建設進程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
在立法上,“三嚴三實”要求在立法活動中實現立法與社會道德的有機結合。“三嚴三實”的提出,意味著對于立法部門及領導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立法機關要改變機關作風,變被動為主動,變政府主導立法模式為人大立法主導模式,實現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健全和充實中國法治體系。通過科學、民主立法,實現將人們普遍認可和遵守的社會道德義務有選擇的法律化,實現道德義務向法律義務的轉化。要求立法機關領導干部提升立法素養,全力打造學者型立法官員,促使立法主體德治建設進入新進階,為建設法治中國貢獻立法力量。
在執法上,“三嚴三實”要求在執法活動中實現依法行政。“三嚴三實”要求政府在依法行政過程中,要高度重視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嚴格按照實體法與程序法的規定,依法行政,防止權力任性和濫用,損害公民權利和公權力形象。“三嚴三實”通過發揮道德指向作用,將“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時代精神為法治筑牢道德基礎,實現彌補法律調控的不足。
在司法上,“三嚴三實”要求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實現公平正義。中國是一個案件大國,每年都會有數量龐大的案件進入司法機關的大門。“三嚴三實”要求各級司法機關法官、檢察官要嚴以修身提升司法素養,要嚴以用權防止冤假錯案發生,要嚴以律己確保清白坦蕩,真正實現實實在在的公平正義。黨員干部應成為遵紀守法的表率和道德楷模,成為法治與“三嚴三實”的有力推動者,力爭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在守法上,“三嚴三實”要求以德治推動全體領導干部實現全民守法。中國法治實現的進程在很大程度上與實現全民守法緊密相連,而實現全民守法離不開全民自覺認可和遵守法律。尤其是具有帶頭示范作用的領導干部。“三嚴三實”作為一種道德性規范,它通過發揮道德對人們行為的教化、引導和約束作用,從而在實現德治的提升的過程中增強法律意識,同時使法律發揮出應有的道德力量最終實現以德治促進法治建設的順利進行,進而推動中國法治的進程。
[參考文獻]
[1]楊鶴皋主編.中國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侯淑芬.樹立法治思維,自覺踐行“三嚴三實”[J].調查研究,2016(2).
[3]李后強.“三嚴三實”蘊含的強大道德力量[J].中國西部,2015(26).
[4]吳紅博.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J].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5(01).
中圖分類號:D2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5-0112-01
作者簡介:雷艷生(1985-),女,漢族,甘肅靖遠人,中衛市市委黨校,教師,助教,研究方向:基礎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