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瑤
黑龍江大學中俄聯合研究生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
蘇聯模式下的勞動權的憲法體現
李瑤
黑龍江大學中俄聯合研究生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80
摘要:多年來,從蘇聯時期到現今的俄羅斯積極探討公民勞動權保障的問題,基本形成了蘇聯模式憲法勞動權保障模式。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法律措施,試圖實現勞動權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統一。從新民主主義時期我國就一直借鑒蘇聯的經驗,探索自己發展的道路。那么究竟如何從憲法學的角度看待勞動權的變遷呢。
關鍵詞:蘇聯;憲法勞動權;影響
1918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第一次規定,為了消滅社會的剝削階級和組織經濟生產進行全社會的義務勞動。18條鞏固確定了蘇維埃權力的政治口號。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承認勞動是每個公民的義務,規定《不勞動者,不得食》。全民籠罩在義務勞動和勞動至上的氛圍下,意在構建新型國家。但是不足的是,1918年憲法沒有區分勞動的種類,沒有劃分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是直接創造物質財富的勞動還是政府指導下的勞動,是生產領域的勞動還是服務領域的勞動。直到1918年末通過了第一部蘇維埃勞動法典。法典的第一章專門闡述了義務勞動,規定了義務勞動的年齡界限為16到50歲,指出了長期和暫時休息休假是以疾病為前提的,確定的勞動的種類和形式,同時也規定了勞動必須是對全社會有益的,所有無益的勞動不被認為是全民義務勞動。
所以,勞動關系的憲法法律調整開始形成于1918年憲法確定了義務主體之后。第一部勞動法典通過一系列的具體保障鞏固了憲法的地位,如勞動組織參加雇傭關系等。
1936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勞動權的內容。其中特別強調了勞動的重要性。《憲法》第四條規定了蘇聯的社會主義所有制有兩種形式:國家所有制(全民財產);合作社和集體農莊所有制(各個集體農莊的和各個合作社的財產)。可見,社會主義經濟形式,是確定勞動權內容的基礎。它認為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權利,決定每個公民在社會上的地位的,是個人的能力和個人的勞動。除此之外,憲法的118,119條從另一方面鞏固了勞動權和休息權。這一時期的勞動權憲法法律形式的特點是,第一獲得工作的保障性,第二根據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確定勞動報酬。第三,勞動權保障國民經濟社會組織,蘇維埃社會生產力的穩固發展,避免經濟危機和消除失業。第四,勞動權與休息權相對應。休息權的實現是基于八小時工作制(包括縮短工時制6或7小時)。對于特別繁重的職業實行4小時以下工作制,帶薪年假制,給勞動者提供療養院,休養所。
1977年憲法保留了有關勞動關系的公民權利和自由的基本觀點,沒做實質性的改變,但,應該指出,國家在調整勞動關系方面的作用增大了。例如第十四條的規定,國家根據“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原則,對勞動標準的消費標準實行監督。第六十條:誠實的勞動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和榮譽,脫離有益于社會的勞動,是同社會主義社會的原則不相容的。
隨著向市場經濟轉型和國家體制的改變憲法定的勞動權利和自由已經不符合人民生活的現實性需要。社會主義經濟理想在實踐中已經不能完全實現,這些保護工人的方法和措施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的俄羅斯。由于很多參數已經不符合現今社會,雖然“勞動法律調整應該完全符合社會發展程度”。所以1971年通過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勞動法典做了大量的改變和補充。
于此同時,有關人的權利和自由的科學專著在蘇聯時期已經形成,確認和完善。1993年憲法的通過是勞動法律關系新的發展。摒棄了以前所有的理想化的內容,做了根本性的改變。憲法肯定了勞動自由的地位,限制了國家對勞動關系的干涉,用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促進勞動。
由此,人的勞動性是在人可以自由激發自己的潛能時獲得的,這才是全社會的最高目標,才可以團結一切力量進行勞動,而這種目標也正是在人獲得權利和自由中實現的。正是如此,高度發達的國家會把人權和對人權的尊重和保護作為至高無上的理想,進步和發展的基礎,和平穩定的前提,并認為人權不應該取決于政權的變更。所有現代社會都應沿著這條軌道發展運行。
[參考文獻]
[1]周葉中.憲法(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265.
[2]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8,16.
[3]Cм.подробнее орлов В В.труд и социолизм Пермь,1991:203.
[4]См.шевцов В.С Права человека и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в РФ.М,2002.47.
[5]Курилов В.И.Личность.Труд.Право.М.1989.51.
[6]Мексикаиские Соединенные Штаты.конституция и законодательн
ые акты/Под.О.А.Жидкова.М.Прогресс,1986:117.
[7]王旭.勞動、政治承認與國家倫理——對我國憲法勞動權規范的一種闡釋[J].中國法學,2010(3).
中圖分類號:D921;D95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5-0217-01
作者簡介:李瑤(1992-),女,漢族,黑龍江人,黑龍江大學中俄聯合研究生學院,法學2011級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