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付萍 于 淼
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
論格式條款的效力
徐付萍于淼
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格式條款為當事人為反復使用而預先制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相對方協商的條款。格式條款是由單方擬定的,極易造成不公平。本文通過介紹格式條款的效力的認定及我國格式條款效力規制的現狀,進而為我國格式條款效力規制的完善提供建議。
關鍵詞:格式條款;效力認定
一、格式條款效力的性質
對于格式條款的性質,比較有名的學說包括命令行為說、法規說、事實上的合同關系說及合同說等主張。本文主張合同說的主張,因為雖然在訂立格式條款時雙方當事人在經濟實力方面可能存在重大差別,但他們在締結格式條款合同時的法律地位仍然是平等的。[1]雙方仍然都有自主選擇的權利,雖然非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當事人要么接受要么拒絕,但不管接受還是拒絕仍然是自我意思的表達,仍有平等、自愿的意思表示。
二、格式條款的消極方面
在帶來快捷便利的同時,格式條款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極端者甚至認為格式條款對合同自由的沖擊,導致了“合同的死亡。”格式條款的擬定方多是在經濟上處于優勢地位的經營者,商人出于利益最大化的市場本能,往往將自己的權利最大化而不惜損害對方當事人的利益。“一般交易條款曾被廣泛用來規避法律規則,制作由對方承擔一切風險和不利益的契約形式。”——德國學者羅伯特[2]
三、效力的認定
雖然現有的規定對格式條款作出一些限制,但是仍然難免存在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問題。[3]對格式條款效力的認定主要考量以下因素:
(一)合同當事人雙方的交涉力量是否均衡
即雙方的身份、地位、掌握信息是否均衡。比如經營者雙方簽訂合同,由于其彼此的交涉力量相當,簽訂合同時的自由裁量的空間相對較大,也便于當事人真實意思表達,故對此可以從寬認定;可是經營者與消費者簽訂合同時,經營者更傾向于濫用支配地位,迫使消費者接受其不平等的格式條款。因此,對格式條款效力的認定應當采取寬嚴有別的判斷標準,靈活應對。
(二)是否擴張自己的權利或限制相對人的權利加重相對人的責任
合同是當事人之間基于平等地位、相互協商的產物,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應當是平等互利的。相反,如果擬定格式條款的一方當事人擴張自己的權利或限制對方的權利加重對方當事人的責任,則此時對格式條款效力應當從嚴把握。
(三)弱勢一方意思真實程度
弱勢一方有時出于真實意思表示雖對自己不利的格式條款作出接受,可能由于合同以外的原因,對于此類格式條款應該從寬認定。
四、格式條款在我國的現狀與完善建議
(一)我國格式條款效力規制的現狀
我國對格式條款效力的規制主要規定在《合同法》第40條,該條規定除了格式條款具有合同法第52條和53條規定的無效情形之外,還規定了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格式條款亦屬無效。合同法解釋二則對提供格式條款方違反《合同法》第39條、40條規定的法律后果進行了明確,即相對人可以分別請求法院撤銷或者確認無效。目前,我國格式條款規制制度體系的基本框架已經大體形成,但是整體的規制制度體系還有諸多的缺陷。所以,我國格式條款的效力規制亟待完善,任重道遠。
(二)完善我國格式條款效力規制的建議
1.立法規制方面
針對合同法業已存在的缺漏,可以在合同法中對格式條款做專門的規定,或出臺新的解釋加以規范。同時,完善格式條款規制的立法,如制定單獨的格式條款效力規制的程序法、專門的格式條款法等等。
2.司法規制方面
完善我國司法規制制度主要應是鼓勵法官充分運用自由裁量權,活用、多用一般性條款,誠實信用等原則性條款。如提高法官的法律素質,推動法官對民法的基本原則在格式條款司法規制中的運用,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讓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更加靈活運用到民事審理中。
3.行政規制方面
現實生活中行政規章的大量存在嚴重影響著格式要款效力規制的運用,首先,應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使政企得以徹底分開,使行政規制更具有公正合理性;其次,制定專門的行政機關規制格式條款。
4.社會團體規制方面
首先,加強社會團體的自身建設,提高其本身的業務素質能力;其次,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支撐,使其真正具有與大型壟斷企業對等的地位。再次,加強社會輿論的導向監督作用。
[參考文獻]
[1]合同法研究(第一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1):392.
[2][德]羅伯特·霍恩,海因·科茨和漢斯·G·萊塞著,楚建譯.德國民商法導論[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1):94.
[3]王全弟,陳倩.德國法上對格式條款的規制—<一般交易條件法>及其變遷[J].比較法研究,2004(1).
中圖分類號:D9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5-0247-01
作者簡介:徐付萍(1990-),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民商法學專業;于淼(1992-),女,河北滄州人,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民商法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