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睿妮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6
?
論表見代理要件之本人歸責性
朱睿妮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南長沙410126
摘要:本人歸責性即本人和代理人具有事實或是法律上的關聯性。現我國立法對表見代理制度的成立要件規定模糊,通過單一要件說和雙重要件說對比,基于無歸責性不承擔責任原則,立足經濟發展現狀,折衷要件說能更好地實現保障交易的安全和本人的利益的雙重目的。并參考兩大法系的相關規定,在即將修訂的民法典中引入本人歸責性,司法上對本人過錯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使之在實踐中發揮更大的功用。
關鍵詞:表見代理;構成要件;立法比較;本人歸責性
表見代理是指行為人雖然無代理權,但善意相對人客觀上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行為人具有代理權,而與其為民事行為,該民事行為的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擔。[1]我國關于此制度的立法十分分散且抽象,其構成要件也不甚明確。但該制度的認定不僅是理論界的一個難題,也是司法實務中無法回避問題。在民法典欲修訂之際,是否引入本人可歸責性,有必要做進一步的探討。
一、表見代理構成要件的主要觀點
(一)單一要件說
即使被代理人沒有過失,只要客觀上有使相對人對于代理權存在與否陷于錯誤判斷的客觀情形,即可成立表見代理.[2]這種觀點的優缺點十分明顯。優點是從表見代理的主旨出發,更注重保護交易安全。這種簡單片面的理解,一方面過度犧牲本人利益,有悖民法公平分配風險原則;另一方面行為人不受到法律的有效約束,不利后果都由本人承擔,會導致無權代理濫用,本人忌憚采取代理的方式進行民事活動,反與保障交易安全的初衷相背離。
(二)雙重要件說
基于對單一要件說的批判,以尹田教授為首的其他學者們提出了雙重要件說。[3]弱化善意相對人的利益,更多考慮到本人的實際利益,也存在不足:(1)其忽視了表見代理產生的其他情況,如:夫妻、雇傭關系等。(2)過分側重保護靜態交易安全。這不僅影響善意相對人權益問題,還影響民事主體參加市場活動的信心,改變市場主體的數量、降低市場的活動、擾亂市場的秩序、降低市場經濟的效率。[4](3)加重了相對人的舉證責任——證明本人有過錯。過錯本就是一主觀要素,加之還是與相對人沒有實際聯系的本人的主觀要素,這無疑極大削減其可操作性。
(三)折衷要件說
折衷要件說力圖在以上兩種觀點中找到平衡,支持此觀點的學者們認為在確定表見代理構成要件時應當考慮權力外觀的形成是否與本人具有一定關系,如果不符合該要件則本人不應當承擔表見代理的責任。[5]其優越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克服了前兩種學說不足,維護公平原則,降低表見代理的適用門檻——只需證明存在客觀關系而非主觀過錯,實現動態和靜態安全。2.符合無歸責性不承擔責任的原則。責任為不利益之承擔,責任的成立心必然先不要規則基礎否認存在,沒有規則基礎就不應該承擔不利益。[6]表見代理制度是對本人和相對人的利益進行取舍,也就是說若只讓一方承擔所有的責任就是不合理,也就不能只選單一的歸責原則。3.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現代理人更專業、正規,自身承擔責任的能力變大。相對人可采取多渠道了解行為人,很多情況下,無權代理活動都將有效抑制。
二、借鑒外國關于該制度的相關規定
(一)大陸法系
《德國民法典》第170-172條規定了表見代理制度:第170條規定代理權的消滅須通知相對人,第171條規定撤回授予代理權的通知須以統一方式做出,第172條代理權消滅后因及時收回委托書并公告等。[7]雖無法直接找出歸責性因素,但被代理人的未通知代理權的消滅、授權表示、以及未收回授權書或未宣告授權書無效之行為之中顯然已經包含歸責性。本人的責任基礎在于,以可歸責的方式制造了代理權的表象。[8]
(二)英美法系
與大陸法系不同,英美法系中無此制度,與其最相似的不容否認制度的前提是有權代理。但其權利產生的原因卻是使善意相對人基于代理人所具有的表面授權與代理人的行為,從側面反映出其對本人可歸責性要素的考慮。
三、表見代理制度修訂的建議
第一,立法上,引入本人可歸責性,且限制在直接聯系。具體條文設計如下:
總則編XX章代理XX節表見代理XX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基于對行為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存在某種現實或是法律上的直接聯系,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且無重大過失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第二,司法上,在民事訴訟法上對表見代理所涉及的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的舉證責任作相應的調整。表見代理人對其主觀上的善意無過失和客觀上對本人與行為人之間的聯系事實負有舉證責任,對此并無異議。想克服雙重要件的弊端,就得對本人歸責性實行舉證責任倒置。這樣增強制度實踐性同時還能保護到本人的合法利益,以實現立法初衷。
[參考文獻]
[1]張俊浩.民法學原理[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275.
[2]章戈.表見代理及其適用[J].法學研究,1987.
[3]尹田.論表見代理[J].政治與法律,1988.
[4]韓德洋,奚曉明.中國民商審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430-431.
[5]王利明.表見代理構成之我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6]葉金強.表見代理構成中的本人歸責性要件——方法論角度的再思考[J].法律科學,2010(5).
[7]海茵·克茨,周海忠等譯.歐洲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97.
[8][德]卡爾·拉倫茨,王曉曄,邵建東,程建英,謝懷栻譯.德國民法通論(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中圖分類號:D9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5-0261-01
作者簡介:朱睿妮,女,漢族,湖南郴州人,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2013級法學專業本科,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