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曦
(廣西藝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戲曲音樂的突破口
許 曦
(廣西藝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中國戲曲近幾十年來因有一個很好的文化藝術環境,所以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但當前受影視和網絡的影響,加之生活節奏的改變,中國戲曲處于發展的瓶頸,很難突破與其它藝術齊頭并進。為了更好的繼承和發展中國戲曲藝術,我們需在新的形勢下去尋找一個可以突破的口子,將中國戲曲音樂推向一個新的臺階,讓更多的觀眾走進中國戲曲這個領域。本文從探討戲曲的由來和發展的路子作了較深層的論述。提出了從技術,戰術兩個層面同時突破的思路,希望在突破中國戲曲破瓶頸的道路上起到一點作用。
中國戲曲音樂;技術與戰術;突圍
當戲曲音樂越來越被其它音樂擠壓在一個很小的空間里后,它將引來一個挽救自身一種爆發力——突破重圍,尋找新的空間,健康地生存和發展下去。
如何生存下去,不至于被擠壓在更小的空間里(觀眾越來越少),需認識戲曲音樂的自我個性和尋找正確的突破口。
戲曲音樂是戲曲藝術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區分劇種的重要因素。各種戲曲音樂也是結合于各地語言特性的產物,戲曲音樂是地方語言的逐漸旋律化和不斷美化的結果。戲曲音樂逐漸刑成了以人物年齡性別身份的成式套子。
要為當代人所喜愛和接受才能生存,如果沒法生存,也就沒有現在他們認為的戲曲音樂的特點。以前戲曲音樂的發展是不斷的,才有今天的戲曲模式。沒有繼承就談不上發展,沒有發展就沒法繼承,因為時代在前進。
繼承是為了發展,發展是為了繼承。我們怎樣來突破戲曲發展的瓶頸,就是在發展和繼承中找到一個平衡點。適應時代才叫發展,適應觀眾才能繼承。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發展,發展是去觸摸著觀眾的脈搏,跟隨觀眾脈搏一起跳動的行為,發展是觀眾口碑的認可,發展是人們能裝進心里的畫卷。離開這些就說不上戲曲的發展。
怎樣繼承?一是“縱向繼承”,二是“橫向借鑒”,才是沖破戲曲瓶頸循著觀眾脈搏前進的必然道路。縱向是把握戲曲的特性,橫向是拓寬戲曲前進的道路。怎樣縱向,怎樣橫向,我們需要了解戲曲藝術與非戲曲的其他文學藝術的關系和其它藝術的精華。
戲曲化是戲劇的綠葉,戲劇是戲曲的枝干。戲曲音樂為戲劇化服務,是指音樂作為表現手段必須服務于表現戲劇人物戲劇沖突及戲劇情節,這才有了戲劇的屬性。同樣,作為音樂表現手段,當它被運用與綜合在戲曲之中以后,就不能只具有戲劇的屬性,還必須服從于戲曲的特點要求,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戲曲的音樂。戲曲音樂,用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現人物與人物之間的沖突,以及渲染人物所處的戲劇情境與時代氛圍,塑造人物形象。只有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才能使人物在臺上立得住,才能使觀眾動情。強烈的感染力也是隨著社會在發展,觀眾修養的深度而區別的。各種音樂藝術在發展,受先進傳媒的影響,要感染現代的觀眾,傳統的戲曲音樂,已顯得無力。目前戲曲的音樂藝術已像一架三輪車在追趕寶馬與奔馳車的現實局面。當然也有序多人熱愛戲曲,但其中很多是一種對戲曲的情結,是對過去的一份思念,在沒有經歷過在劇場,在萬年臺,在院壩里看戲劇的人來說,便沒有那份情結,他們的情結是快節奏的鼓點,是暴露的軀體,是嘿,呵,哈的雙節棍。
當然,戲曲音樂創作比其它音樂(象歌劇)創作的難度更大,因為它必須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礎上進行,不能取消傳統搞全新的一套,但又不能墮落在傳統的水池里,那樣會淹死在傳統的池子里。因為中國的戲曲音樂是個非常獨特的音樂門類。它的生成與創變,不是哪個作曲家展示個性和炫耀天賦的結果,而是世代許多人積淀所形成的戲曲音樂程式。這種程式是相對穩定的音樂邏輯語匯和審美感覺系統融合凝聚成的結晶,要把新的精神注入其中,使它具有新意,那真是刀口上舔蜜,要么被駁得體無完夫,善意者給你一個鼓勵——精神可佳。
戲曲的進展是一道河,革新是河里的水,如果沒有革新,就沒有水流進河里,那終將成為干河。為了這條長河不干,我們就需不斷灌注雨水。戲曲大膽該革,是要勇氣的,不過我也想來嘗嘗刀口上的蜜。
我們歸納出幾條探索的路子——即技術與戰術的改革。
唱腔:音樂動機不變,旋律歌曲化。打破單旋律的戲曲創作模式,多應用現代作曲手段。
人物個性音樂,情緒音樂交響化。在現代影視的影響下,在現代電腦音樂的影響下,一把胡琴加打擊樂的效果,已不能震撼觀眾的心。
演唱:戲劇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并存。
打擊樂淡化(如川劇打擊樂在戲劇中出現太多)。
曲牌相互滲透化(在不喧賓奪主情況下)。打破某一類曲牌只能在某種場面上或某種角色中運用的枷鎖。一曲多用或多曲一用,更好的體現出角色的內心世界。
吐字普通話(中國人口大流動在任何地區,已不只本地觀眾)靈活地唱段構成、旋律裝飾、板眼安排、節奏變化、調式轉換、運用在戲曲里。
加強資金的投入,陪養戲曲市場觀眾;舉行各類大賽,與各類歌手大賽相提并論;提高戲曲創作人員的地位;增加戲劇,戲曲的播放時間;投入資金,陪養戲曲創作和演唱人員的接班人。
在物欲橫流的今天,隨著人們思想的開放,人們更熱衷于看暴露的軀體,更熱衷于快節奏的流行音樂。要讓什么人都可以唱戲曲,任何場合、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唱戲曲,那就是應曲思考流行音樂的特性和現代人的欣賞觀。
針對地方戲自身存在的問題和新形勢下的發展思路,我們需要,滿足現代觀眾的文化精神需求,而不為傳承而傳承,才能是真正傳承和發展。
戲曲作曲隊伍青黃不接、人才斷檔是戲曲觀眾的流失,戲曲觀眾的流失是戲曲不能與時俱進,看清局面痛下決心,才能真正傳承和發展戲曲。
中國戲曲不是受影視的沖擊,而是沒有去沖擊影視的膽量與決心。我們應遵循《中國女排效應》,你打好了,關眾就多,廣告效應就大,收入就高。
但愿中國戲曲的發展會在我們這一代更光輝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