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帆(凱里學院音樂學院,貴州 凱里 556001)
?
論開放時代舞蹈教學的多樣化
楊帆
(凱里學院音樂學院,貴州凱里556001)
【摘要】我國的舞蹈教育隨著普及越來越廣泛,教育的重心也應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需求的變化,由原來以培養舞蹈專業人才為主的觀念向培養復合型人才轉變,因此,舞蹈教學的多樣化成為當前開放時代的必然要求。本文將從教育理念、教育目標以及教育方式三個方面探討開放時代下舞蹈教學多樣化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開放時代;舞蹈教學;多樣化
我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國際貿易越來越頻繁,與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也逐漸加深,開放性的社會特點和文化環境愈加明顯,處于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在保持自我和與時俱進兩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舞蹈教學作為民族文化傳承的一部分,也需要將以往“普適式”的教育方式向多元化轉變。
界定一個國家的文化開放程度,并不是以當時的知識分子是否開放為標準的,而是以教育理念、教育目標以及教育方式是否適用于異國文化沖擊的背景下仍能以民族特色滿足時代需求。自1978年我國確立“改革開放”為基本國策以來,從經濟領域開始逐漸打開國門,如今文化領域也已基本開放,我國與世界各國間的文化交流也在逐步加深,從逐年不斷增長的留學生人數就可看出來。因此,當前,我國正處于文化開放的時代背景下,而舞蹈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發展時代對舞蹈教學也提出的新的挑戰。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各舞蹈藝術院校為適應時代的發展,積極探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人才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并取得了突出成績。
(一)藝術學院增設舞蹈課程
在異國文化強力沖擊我國傳統的文化浪潮的推動下,實行舞蹈的集中統一教學規范化教學尤為重要,1987年廣東舞蹈學校率先招收現代舞專業中專學生,后來在大專生、本科生的專業設置中現代舞也占有了一席之位,而舞蹈專業的課程安排也不斷豐富,由原來單一的舞蹈和表演課程擴展到了包含戲劇、影視表演、禮儀、文化管理等在內的綜合性藝術專業。
(二)向培養綜合型人才轉變
在開放性經濟的發展背景下,文化開放性發展成為必然趨勢,舞蹈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注定是要走出國門的,因此,培養綜合型舞蹈人才的教學理念逐漸被教育界意識并實踐。教學內容上不斷打破不同專業之間的界限,進行取長補短,這就避免了舞蹈專業的學生出現無法適應社會需求的單型人才,另外,更有助于擴寬舞蹈專業學生的發展路徑,同時滿足表演團體和高等教育對舞蹈人才的需求。
(三)培養目標向文化教育靠近
傳統的舞蹈教學目標在于單一強調舞蹈技能的進步,這一傳統觀念的轉變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突出表現在舞蹈專業教學中開始逐步調整專業課程與文化課課時的比例,即逐步加大文化課的比重,培養目標轉變為提高舞蹈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文化修養。教學方案的設計也更加規范化和科學化,各舞蹈元素的教學采用以成品音樂帶元素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文化素養。
開放時代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需要的是舞蹈教學“以人為性”“為人性”的多元化方式,正如美國著名舞蹈家肖恩所說:“真正的舞蹈教育也是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將在舞蹈中得到滋養、熏陶和鍛煉。”
(一)繼續更新教學理念
將開放時代需要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的教育觀念深入到各級舞蹈教學活動中,樹立“以人文本”的教育新理念,先“育人”再“育才”。概括起來全新的教學理念主要包括:舞蹈教學面前人人平等,發掘每個學生的長處,切實做到“有教無類”,而不能將任何一個人拒之門外,實行差別式的歧視教育;舞蹈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平等,可能每個人對舞蹈的理解不同,教師與學生應互相尊重,探討交流,而不是樹立教師權威而消滅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加強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合作,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積累實戰經驗。
(二)繼續轉變教育目標
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對舞蹈人才的需求逐漸多樣化,因此,在開放時代的背景下舞蹈教學的目標也應從單一培養舞蹈表演專業人才轉向人才的全面發展。多元化的教學目標重點就在于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在民族傳統舞蹈的基礎上應逐漸向少數民族舞蹈擴張,綜合利用現代化資源和流傳下來的民族藝術特色,開發出越來越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化教學內容。
(三)繼續改進教學方式
開放式時代舞蹈教學的多樣化追求教學過程的人性化和適用性,而長期以來,我國在舞蹈教學的方式上一直沿用著集體授課、重模仿輕啟發的教學方式。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就是要打破教師絕對支配的被動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教師和學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而教學方式的改進方向在于小班授課、分組教學,這樣就能及時獲得學生和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反饋和意見,并隨時做出符合教學實際的調整。
開放時代舞蹈教學多樣化的根本在于人性化教育,在“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發現學生之所長、發掘其潛力、增強文化素養,將舞蹈專業的學生培養成為滿足開放文化要求的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舞蹈教學的多樣化集中體現在平等、尊重、合作和實踐,在表現形式上主要是教學理念、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方式的轉變,其中教學理念是根本,教學目標是方向,教學方式是具體體現,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同時轉變才能使舞蹈教學的多樣化符合當下開放時代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李廷海.社會文化變遷與中國民族舞蹈藝術教育創新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4.
[2]李雷.如何在舞蹈專業教學中實施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D].長春:吉林藝術學院,2012.
[3]王天意.民族地區本科舞蹈專業教育中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探究[D].延吉:延邊大學,2013.
作者簡介:楊帆(1990—),男,湖南懷化人,長春市朝陽區吉林藝術學院,舞蹈專業,本科生。
基金項目:本論文受2014年度凱里學院校級重點學科"音樂與舞蹈學”(項目編號:KZD2014010)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