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娜
(寧波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學院,浙江 寧波 315000)
幼兒歌曲彈唱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有效性探討
馬麗娜
(寧波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學院,浙江 寧波 315000)
歌聲是用來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一種方式和手段,這種方式在幼兒階段是最為適合的,也可以在幼兒童年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穿插著幼兒歌曲的彈唱,這對老師的教學水平有了一定的要求,但是卻能夠有效的促進幼兒更好的發展,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目前幼兒園幼兒歌曲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對此提出相應有效的方法進行解決,提高幼兒教育水準。
幼兒歌曲;彈唱;幼兒園教學活動;有效性
幼兒歌曲的彈唱是鍵盤和聲樂在幼兒教學活動中的綜合應用,這是和老師自身的教學水準離不開的,鋼琴演奏和即興發揮能夠熟練的應用,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唱出來,才能激發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想象。幼兒時期對于音樂有著很敏感的聽覺,他們還在不斷的學習中促進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在幼兒園的教學中,實現對幼兒歌曲彈唱有效性的教學探索,對于老師和幼兒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對幼兒歌曲彈唱價值認識不足
在很多幼兒園中,老師對此認識不足,課堂教學上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們學會怎么唱這首歌,而不是更深層次的教會他們對于彈唱過程的了解和感悟,對于教學中的彈唱價值,老師也只是認為這對于學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卻不知道在哪些方面有著促進作用,是會產生什么樣的效果,這些都存在著認識不清的情況,而且忽略了對于孩子的其他能力的培養。幼兒在此時期對于音樂的感受能力很強,老師沒有重視綜合培養,也沒有進一步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僅僅是在彈唱上有一些啟發,更不要說對于音樂作品的審美體驗的培養。
(二)音樂教材分析不到位
老師在教學中,幼兒歌曲彈唱只是將旋律和歌詞清晰的表達出來,對于歌曲彈唱中的分析是不夠的,在音樂的理解上也不是說僅僅將旋律彈唱出來就行了,一首優秀的幼兒歌曲,它的彈唱不論是在歌曲的旋律上,還是結構上都有其鮮明的特點,歌曲所帶來的情景和傳遞的情感都是存在很多的價值點,這些在彈唱的教學中,很容易被老師們忽視,老師對于歌曲的分析不到位,那么就直接影響到對于教學價值的挖掘,只要學生們學會了唱這首歌就不再去進行思考了,這大大降低了歌曲自身所蘊含的音樂價值[1]。
(三)教學策略較為單一
教師在彈唱的教學活動組織中,對于其原有的教學方式沒有進行變化,這就導致了一種慣性的教學方式。首先是聽范唱,接著學習記憶歌詞,再然后就是演唱等,但是在聽范唱的時候,歌曲的速度是很快的,對于歌詞的表達也模糊不清,還有在彈唱教學的時候,老師只是將自己的能教的,自己會的交給學生,老師自己的技能較為單一,那么導致的教學結果自然也不會太豐富。有時候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而不斷的重復,對于樂趣的提高沒有絲毫作用。
(一)樹立正確的教學價值觀
幼兒園音樂的彈唱教學活動不但能夠提高幼兒的音樂能力,還可以加強幼兒對于音樂美的辨識度。彈唱教學本身就是一個被認同的方法,需要不斷的去努力,傳達出教學的目的和價值觀。歌唱教學自身就要促進更多孩子去進行用音樂交流,引導孩子們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學會自己感受和分享,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樹立好的教學價值觀,要讓學生能夠知道如何去進行體驗音樂中的情感,然后運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情感,在教學中讓學生自主表現、抒發自己的情感。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技巧也是重要的,注重幼兒內心的感受,讓他們能很好的感受到音樂的內在美,成為音樂真正的主人[2]。所以,老師在教學的目標上要拋棄原來的那種只要教會歌曲就可以的那種教學思維,要將學生培養成為以唱兒歌活動為中間的媒介,去傳遞音樂之美,同時在交流中提升了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樹立正確的彈唱教學目標
老師在彈唱教學中,可以先將教學活動進一步進行體驗和了解,在感受了到了歌詞情感和意義之后進行彈唱教學,效果會更加突出,在初步的知識學習上,需要正確的表達歌曲,那么老師在歌曲的選擇上就需要注意,學生們能夠感興趣的歌曲,而且能夠熟悉知道它的旋律,另外,還可以被他們廣泛的記憶的,因為在幼兒時期,他們的理解和記憶很簡單,對于一些復雜的彈唱歌曲的結構和發聲都很難理解,選擇篇幅較小也容易記憶的,這樣能夠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還有,要選擇適合孩子們演唱的曲調音樂,這有利于幼兒唱出自然優美的歌聲,也能避免由于聲調過高,對于孩子的聲帶發育造成影響。節奏簡單明快更適合孩子們的需要,比如在彈唱的節奏上可選擇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老師在教學中,也可以選擇一些風格多一點的歌曲,如《小畫家》、《小樹苗》、《我們在一起》等,使得原本簡單的彈唱過程變得豐富起來。
(三)豐富教學策略
反復的去練習和歌唱都不是很好的解決辦法,需要做到的是對于原有的教學策略進行轉化,多樣化的策略能夠更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學習,也能讓他們有更好的感受和表現,唱歌的活動策略運用主要是基于方法的應用上,對于有故事的歌曲,可以在彈唱教學前向學生們進行一定的說明,激發興趣,如《迷路的小蝌蚪》。如果有很強表演性質的歌曲,可以采用的是先演再去進行彈唱。老師所采用的方式都要符合學生自己的特點,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心理感受。
總之,在幼兒的彈唱教學中,需要不斷的提高教師的水準,抓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才能更好的進行創新課堂教學,這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極為重要,也能提高音樂的教學。
[1] 奚琴.幼兒音樂課堂互動性研究[J].藝術教育,2014,08:12-13.
[2] 畢靜.構建互動模式優化小學音樂課堂[J].音樂時空,2014,02: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