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莉 曾曉安(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0)
?
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幼兒鋼琴教育中的應用
童 莉 曾曉安
(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20世紀對世界音樂教育產生重大影響、在世界各國都廣泛的音樂教育體系。1980年廖乃雄教授將此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法傳入中國,在短短的三十年的實踐中,奧爾夫教育原理在中國的教育沃土中培育出了新的果實。伴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不少家長紛紛帶領自己的孩子趕上“學琴熱潮”,現今琴童學琴的年齡越來越小,對鋼琴學習的局限性也逐漸表現出來,對此,急需一種科學的鋼琴教育方法將越來越多的琴童引上一條科學的學琴之路。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語言教學;動作教學;奧爾夫音樂教育優勢
卡爾·奧爾夫,偉大的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出生于德國慕尼黑遠郊的地森城。奧爾夫生于巴伐利亞軍人家庭,從小卻生活在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家庭環境中,這一切都得益于他有一個重視人文精神、藝術素質教育的好母親。充滿藝術氛圍的童年生活在奧爾夫一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了奧爾夫后來所創立音樂教育體系。奧爾夫所創立的音樂教學法經過了七十多年發展,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上輻射范圍最廣,最具影響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先進的教學理念在中國當代音樂教育中也的得到了廣泛的接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的“原本性音樂”觀,正是使用最基本最樸素的音樂形式,讓兒童都參與到音樂中來,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
(一)語言教學
語言通過聲音作為媒介表達自己發出聲音,我們受自己的音色、呼吸、吐字等各方面的因素變化來成就我們其他例如朗誦、歌唱等行為。在幼兒剛接受鋼琴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將語言與音樂相結合,讓兒童在語言中感受音樂的變化。很多小朋友在學習八分音符的時候很難掌握好節奏,后來通過了解到奧爾夫教育體系中的“節奏基石”教學方法成功解決了八分音符這個教學難點。所謂的“節奏基石”就是指把語言中最短小的,最具有音樂意味的字、詞拼接成最小的單元進行練習。處于四五歲年齡段的琴童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學習能力---模仿。為了解決八分音符的學習問題,先引導學生做四分音符的訓練,再練習八分音符的節奏訓練。學生通過帶著節奏感地適用自己的姓名來感受八分音符的變化,正確的與四分音符的節奏相區分,將每個節奏點化作“基石”,既解決了八分音符的節奏問題,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凸顯出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語言教學的特殊性。
(二)動作教學
奧爾夫認為音樂是人的本能、本性的反映以及產物。音樂、動作、舞蹈和語言本是互相結合互相依存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原本性音樂”正是要人們關注自己的感覺、感情。在幼兒剛開始接觸鋼琴學習的時候,教師常常會嚴格的要求琴童的坐姿、手型,以及體態律動。幼兒時期的琴童可能對這些抽象的概念、復雜的邏輯思維、高難的技巧無法理解以及正確的運用。通過運用聲勢訓練以及肢體活動培養幼兒在鋼琴學習中的節奏感、聽辨能力、反應能力、及創造力也非常利于幼兒的鋼琴學習。聲勢就是人體自然表現出來的體態律動,是人類表達感情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剛開始做聲勢訓練時,可以由教師帶領先拍節奏型,讓其他學會模仿。在開展幼兒鋼琴教學的時候,兒童最容易接受的四分音符為一拍的節奏,待學生理解掌握了這種節奏型之后就可以慢慢加入“跑”的節奏——八分音符進來,可以在兩種音型之間會合交叉,適當增加訓練時間,作為基礎的聲勢訓練。
(一)科學性
奧爾夫教學法作為20世紀流傳甚廣的、對世界音樂有重大影響的教學體系,經過了七十多年的前進摸索,貼上了“原本性音樂”的教育標識。
隨著世界音樂的發展而進步,隨時代的特點而變化。在幼兒鋼琴教育中植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有利于學琴幼兒科學地、系統接受鋼琴教育,也利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結合我國鋼琴教育的實際情況實現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本土化”。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與我國的幼兒鋼琴教育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在不斷的摸索、前進、總結、形成中與中國音樂教育所提倡的“寓教于樂”教育思想相呼應,也為中國的音樂教育事業提供了科學的音樂教學方法,極大地促進我國的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規律性
奧爾夫教學法中所談的原本性教育觀中的“原本”一詞源于拉丁文“elementarius”,意思即為“原始起點的、原始素材的、屬于基本元素的”。原本性音樂不單單就是單純的音樂,它是和我們的動作、舞蹈、肢體語言相結合在一起的,是一種必須親身參與在里面的音樂[2]。這一點正是符合了我們幼兒鋼琴教育中幼兒學習的心理特點。幼兒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畏難、自卑、依賴教師、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種學習問題,奧爾夫正是從人性的原始天性出發,從心理角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幼兒的音樂感知力和音樂表現力,引導幼兒主動地探索音樂世界,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
隨著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的不斷穩步前進,幼兒鋼琴教育也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科學系統的鋼琴教學方法不僅為幼兒鋼琴教育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開端,也對鋼琴學習者今后的繼續學習做好了鋪墊。幼兒鋼琴教育,應該是以培養學生音樂感覺為最終的目的。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中所推崇的“原本性音樂”正好契合了學生學習的特點。在無數琴童紛紛擠入鋼琴熱潮中的今天,科學有效的鋼琴教學法應該是處于一線的鋼琴教育者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我們唯有在幼兒鋼琴教學實際中不斷的探索、發現,從教和學兩方面有針對性的增加奧爾夫音樂教學的訓練,才能促進幼兒音樂教育這一領域的全面、具體科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曹理.普通音樂教學概論[M].北京師范學院出版社,1990.
[2]李坦娜,修林海,尹愛青.奧爾夫音樂教育與實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劉楊,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與傳統音樂教學法的差異[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08,(4).
[4]劉玉芳.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與學生全腦開發[J].現代教育科學,2006,(2).
作者簡介:童莉(1992—),女,四川甘洛人,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專業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