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慧(太原理工大學北區(qū)幼兒園,山西 太原 030024)
幼兒園音樂游戲的有效組織策略探討
姜 慧
(太原理工大學北區(qū)幼兒園,山西 太原 030024)
文章主要結合當前幼兒園音樂游戲組織現(xiàn)狀,從校方、教師方面對提高音樂游戲組織的有效性進行簡要探析。
幼兒園;音樂游戲;組織策略
調查得知,兒童的2-6歲和12-15歲是開發(fā)音樂潛能的黃金階段,由于后者較晚,所以很容易被忽略。而對于前者,在進行音樂啟蒙教育時,音樂游戲則是最有效的方式。
音樂游戲是在音樂伴奏下進行的游戲,游戲內容和動作要和音樂的性質、曲調、內容和節(jié)拍相吻合,音樂游戲并非雜亂無章,毫無章法,它有內在的規(guī)則。音樂游戲對兒童音樂的感知能力、動作的學習、樂觀積極性格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幫助。音樂游戲具有較強的隨意性和情緒性,與兒童此階段的心理特征相吻合,因此,兒童對音樂游戲不會有排斥心理,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教學初衷。
根據(jù)音樂類型的特征和側重角度,可以將音樂類型分為以下四類:
(一)節(jié)奏游戲
節(jié)奏感的訓練是通過肌肉的重復訓練而獲取,具備較強的節(jié)奏感就意味著身體具備高度協(xié)調能力。節(jié)奏感的訓練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音樂訓練,如律動、說、唱、器樂、舞蹈等。節(jié)奏游戲可以與聽覺游戲相結合。例如,老師在課堂上敲擊這個節(jié)奏:55 55┃55 5┃5555┃55 5┃55 5┃55 5┃55 55┃55 5┃┃,兒童通過對音樂旋律的分析、篩選,在音樂記憶中找出與之相匹配的歌謠。
(二)聽覺游戲
所謂聽覺游戲,顧名思義主要依靠聽覺訓練。主要是利用感知、辨別、想象和思考去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并領會其內在含義。開發(fā)兒童音樂聽覺能力的游戲,主要是讓兒童對自然之聲和人造之聲進行親密接觸,使其感受到各種音響之美與特別之處,讓兒童從音樂、旋律、節(jié)奏等多方面去領悟音樂語言。例如,音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聽這首音樂:1=D 2/4)3 3 2┃3 3 2┃3 5 5 1┃2—┃3 3 2┃3 3 2┃3 53 1┃2 3┃1—┃┃(春天來),這是一首人盡皆知的音樂,學生認真聆聽這首音樂并對其進行分析,判斷音樂來自于哪里以及歌曲的名字。
(三)舞蹈游戲
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喜動,因此舞蹈游戲恰好符合其心理特點。這種音樂游戲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手舞足蹈、笑逐顏開以及喜形于色等動作表現(xiàn)力,此外舞蹈游戲對學生協(xié)調能力和想象力的發(fā)展也同樣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最重要一點,舞蹈游戲對學生良好的藝術氣質做好鋪墊。例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這首歌曲在播放過程,老師可以鼓勵學生自行發(fā)揮,讓其自由表演,學生隨著音樂和律動創(chuàng)作出自己的舞蹈,對其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都是一種提升。
(四)歌唱游戲
想要成為音樂藝術家,一口優(yōu)美的嗓音是必不可少的。歌唱游戲就是通過對歌曲的個場訓練,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對歌曲在嗓音方面的藝術表現(xiàn)力。這種形式的音樂游戲相對來說較為普遍,主要以歌唱為主,與之一起出現(xiàn)的還有律動、角色等其他形式的游戲。
(一)音樂教師對音樂游戲的認知存在偏差
并非每個教師對音樂游戲都有準確的認知,因此教師在介入時的目的和時機往往并不恰當,而且其介入行為往往表現(xiàn)為有意識、高頻率、主動性等,因此,音樂老師對音樂游戲的組織往往無法起到應有的效果,甚至產生無效和負效的教學效果。對唐山一帶的音樂老師進行調查后發(fā)現(xiàn),百分之七十的老師認為對兒童音樂游戲的介入完全是為了幫助學生高校學習音樂,百分之六十的老師認為介入的目的是為了調節(jié)兒童的情緒,百分之五十的老師認為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百分之五十一的老師認為要先了解情況,再做出行動,百分之三十七的老師認為對學生的不規(guī)范行為要進行及時糾正,百分之二十九的老師則建議增加成年人和學生互動的機會。在最重要的選擇中,有百分之五十二的老師認為應該讓音樂游戲更具備教育價值。
(二)音樂教師在音樂游戲組織和設計方面,能力欠缺
師資力量不足是影響音樂游戲有效組織的重要因素,數(shù)據(jù)調查顯示百分之四十八的老師認為音樂游戲需要更加重視音樂的設計,百分之二十五的老師認為需要在音樂游戲的組織方面加強,而只有百分之二十二的老師認為需要在從音樂素養(yǎng)上著手。想要提高音樂游戲組織的有效性,還需要音樂老師首先加強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
(一)正確認識音樂游戲的重要性
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認為,音樂游戲就是玩物喪志,勞民傷財,而且還浪費學生學習文化課的時間,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并不支持音樂游戲的開展。改善當前現(xiàn)狀,校方務必要改變對音樂游戲的看法,音樂游戲可以培養(yǎng)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還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成年人看來,音樂游戲是一種極其無聊的娛樂形式,而對學生而言則是學前音樂啟蒙的重要階段。
(二)對音樂教師進行定期培訓或者提供機會進修
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一支專業(yè)、高水平的師資團隊是首要前提。因此學校應定時對音樂教師開展專業(yè)知識培訓,提高其專業(yè)知識水平,也可以為其提供進修的機會,拓展其知識面,增進其對音樂的認知。
(三)多與學生互動,準確把握學生心理特點
提高教學質量便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而不是盲目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老師占絕對主導地位,與學生之間很少溝通交流,以至于對學生無論是外在還是內在都了解甚少,繼而教學質量越發(fā)低下。同理,想要提高音樂游戲組織的有效性,老師首先需要準確把握學生心理特征,了解學生喜歡什么對什么感興趣,然后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
總之,幼兒的學前音樂啟蒙至關重要,對于激發(fā)其音樂藝術方面的潛能和才華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音樂游戲則是音樂教學中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雖然現(xiàn)在的音樂教學組織存在種種不足,相信通過學校和老師的共同探索、努力,其有效性一定會大大提高。
[1]吳雪.如何有效組織幼兒園音樂游戲[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08:219.
[2]顏云娥.幼兒教師如何有效組織音樂游戲[J].才智,2011,1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