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洲
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
淺析刑辯律師如何接待當事人
薛洲
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陜西西安710061
摘要:接待當事人是刑辯律師執業的基礎性工作,對后續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筆者認為刑辯律師應當從傾聽與回應兩方面入手,傾聽方面著重基本情況的獲取、當事人情緒的安撫與信息篩選整合;回應方面解讀內容與解讀技巧并重,同時完成自我內核的展示。由此取得當事人信任并為委托辯護關系的確立奠定基礎。
關鍵詞:傾聽;信息獲取;安撫情緒;信息整合;回應;專業解讀;內核展示
對于一名刑辯律師而言,接待當事人作為一項源頭性的工作,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一方面,接待當事人是使當事人對刑辯律師取得信任并進而確定委托辯護關系的重要步驟和前提;另一方面,接待當事人是刑辯律師的基礎能力和素養的體現,對于律師本人和律所聲譽影響甚重,由是在刑辯律師執業過程中,對當事人的接待工作不可輕忽。而接待工作的核心在于交談,如何通過交談使得案件情況得以明晰、使得當事人的疑惑得以釋解、使得律師的執業能力得以展現、使得雙方初步建立起良好的信任關系則是交談的關鍵所在。交談的基本構成無外乎接收與輸出,以此本文擬從傾聽和回應兩方面,展開論述接待當事人的具體方式。
一、對當事人陳述的傾聽
作為接待交談中的對話一方,刑辯律師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良好的傾聽,從交談中有選擇地獲得自己所必須的信息,以對案件情況作出基本評估,從而為后續的當事人疑惑的解答以及之后可能建立的委托關系打下基礎。
(一)基本情況的獲取
在與當事人的交談過程中,刑辯律師的首要任務是對當事人及案件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
1.當事人的基本情況
刑辯律師在交談中首先要了解的是交談對象的基本情況,需要明確所接待的當事人與案件當事人的關系,以預先判斷其與案件的關聯程度,進而判斷其陳述事實的可采程度。
2.案件的基本情況
在了解了所接待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后,刑辯律師需要了解案件的基本情況,具體需要明確以下事實: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基本情況、身體狀況、主要簡歷、主要社會關系、簡要案情、證據情況、本案的主要訴訟過程及目前處于何訴訟階段、司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采取了強制措施、是否有與案件相關的資料、是否有調查取證的對象或線索。以判斷案件涉及的基本問題,為解答做好準備。
3.同理心——傾聽的核心態度
律師作為服務性行業,其職業定位便是當事人利益的維護者,刑辯律師應當在法律范圍內謀求當事人利益的最大化,這就要求在與當事人進行交談時站在對方立場上設身處地地體會當事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當事人的立場和感受,在此基礎上審視當事人的訴求。
4.引導——獲取的主導工具
當事人絕大多數都是沒有法律功底的普通民眾,加上受到案件本身的沖擊,其陳述往往不得要領,甚至在負面情緒的支配下導致語無倫次,此時需要刑辯律師對當事人的陳述進行引導,通過適當打斷當事人的陳述來使其表述不脫離案件的主體脈絡,進而主導整個談話過程。
5.主動——獲取的輔助工具
在與當事人交談過程中,對當事人陳述的傾聽并非單純被動接受的過程,當事人由于非專業性會導致其提供信息的模糊性,或者當事人提供的信息過于簡略,在這種情況下,刑辯律師應當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主動為自己提供相關信息,或者為當事人假設問題以求得所需信息。
6.記錄——信息的初步梳理和定型
在交談過程中,對當事人陳述的記錄必不可少。案件事實的錯綜復雜決定刑辯律師對于信息地獲取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接待記錄并不僅僅是對獲取信息的刻板復制,形成記錄的過程本身也涉及對案件事實一定程度上的整理,在記錄中完成對信息的初步篩選和整合。另一方面,記錄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也是刑辯律師在接待過程中工作態度的體現,良好的傾聽輔之以專業的記錄足以提升當事人對刑辯律師的信任感。
(二)安撫當事人情緒
對于來到律所咨詢的當事人而言,必然是在種種負面情緒的籠罩下,以尋求幫助與化解。由此刑辯律師在交談中的關注焦點并不能僅僅集中在案件本身的情況,而同時需要關注當事人的情緒與心態,這不僅關乎當事人陳述的準確程度,更重要的是,還關系到當事人與刑辯律師之間人際關系的提升,以便為日后的委托關系的建立積累良好的感情基礎。
具體而言,交談本就是互動的過程,對于傾聽方也是一樣,交談需要其不斷做出相應的回應才能持續下去(此處的“回應”與后文將要提到的答疑解惑式的“回應”相去甚遠,此“回應”強調的是對當事人情緒上的安撫,而非對案件本身的專業解讀),當當事人在陳述表露出激動或不安情緒時,刑辯律師應當適時地予以寬慰之言或者輔以同仇敵愾之感,以自然拉近與當事人的關系。
(三)信息地篩選與整合
從當事人處獲得充足的信息之后,應當對所獲取信息進行梳理,剔除信息中的純感性因素,提煉出與案件有關的信息,在當事人生活化的陳述中理清思路,把握整個案件的脈絡。具體而言,刑辯律師應當從當事人陳述中篩選出與案件相關的實體信息、程序信息與證據信息,充分掌握案件情況,為下步工作做好準備。
二、對當事人的回應
在完成信息獲取工作之后,對當事人的咨詢做出相應解答,是接待交談的重心所在,更是刑辯律師個人能力的集中體現,直接關系到當事人對刑辯律師的信任程度以及后續委托關系的建立。
(一)實體解讀
對于當事人咨詢的案件實體問題,刑辯律師應當從罪名入手進行闡釋,系統解析該罪的具體構成要件與具體量刑情況,使得當事人對案件在法律定性和處理上有所了解。同時,為保有案源,在接待階段刑辯律師不應對案件進行過于細致的解讀,以增加建立委托關系的必要性。在為當事人開釋疑惑的同時,留有進一步解讀的空間。此外,刑辯律師在進行案件解讀時應保持一定程度的保守性,為日后可能的進一步處理案件留有退路。
(二)程序解讀
對于絕大多數普通民眾而言,面對突如其來的刑事案件必然手忙腳亂,與司法機關如此龐然大物接觸更是難免不安甚至恐懼。就此刑辯律師應當將案件具體程序向當事人交代清楚,使得當事人對后續的案件流程保有清晰的認識。同時應當引導當事人與司法人員打交道,消除其不安恐懼心理,進一步拉近與當事人之間的關系。
(三)解讀方式
針對當事人咨詢的問題,根據具體情況,可以采取隨問隨答和綜合解答的方式。咨詢解答的質量高低,固然與律師的執業能力相關,解答方式也同樣重要。對于當事人直截了當地提出若干問題,就可以采取隨問隨答的方式;對于當事人漫長地敘述事實經過而沒有提出明顯問題的含糊咨詢,則可以采取綜合解答的方式進行解答,即將其零亂陳述綜合歸納為若干問題,逐一解答。
此外,刑辯律師在解答當事人問題時,應當注意表述方式的轉化,對事實的法律解讀要做到專業術語的生活化,顧及當事人的非專業背景,用日常化的語言對案件進行分析,務必使交談方得以理解。
(四)內核展示
對于當事人咨詢的解答絕非僅囿于個人執業能力的展示,“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個人能力終歸要由個人品德素養來統御。事實上,在接待當事人的過程中,往往沒有足夠機會充分展示刑辯律師的個人執業能力,當事人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刑辯律師的個人品行以及其工作態度。由此在交談過程中,刑辯律師決不能忽視個人品德素養的自然流露,嚴謹的態度、沉穩的作風、自信的表達、凝練的解讀、耐心與尊重、關懷與負責,以上要素足以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展現刑辯律師的個人魅力,進一步提升當事人的信任感。
三、結語
經由上文論述,筆者認為,在接待當事人的過程中,刑辯律師應當把握交談這一核心,著眼于傾聽與回應。于法內方面突出專業能力及其運用技巧以博賞識,于法外方面展現品德素養及人文關懷以收人心,以期為委托關系的建立及后續工作的開展夯實根基。
[參考文獻]
[1]田伯云.淺談律師如何接待當事人[J].知識經濟,2013(24).
[2]李益民主編.律師制度與實務[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孫膺杰,馮彩金編著.律師基本知識[M].北京:群眾出版社,1980.
中圖分類號:D925.2;D9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5-0171-02
作者簡介:薛洲(1990-),男,漢族,陜西西安人,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研究方向: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