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偉 宋慧耿
1.北京科技職業學院,北京 102206; 2.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檢察院,北京 102100
?
淺析涉罪未成年人審前社會調查制度
王偉1宋慧耿2
1.北京科技職業學院,北京102206; 2.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檢察院,北京102100
摘要:涉罪未成年人審前社會調查主要是通過對未成年人的調查,全面分析涉罪未成年人的家庭情況、成長環境、犯罪原因、回歸社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對其再犯風險進行分析與評估,以對其決定是否適用社區矯正的處理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使涉罪未成年人更夠更好地改過自新,實現順利回歸社會,成為社會的有用之人。
關鍵詞:涉罪;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制度;完善建議
一、審前社會調查制度的基本含義
所謂的審前社會調查制度是指司法機關委托社區矯正等專門機構在對被告人進行裁判前,對其基本情況、日常表現、犯罪背景、犯罪情節、人格特征、社會關系、主觀惡性、被害人家屬的態度、社區居民的態度條件等進行專門調查,并對其人身危險性進行系統評估,人民法院或其他決定機關參考調查和評估報告意見,決定是否對被告人適用社區矯正的一種制度。我國的審前社會調查制度主要運用于審理未成年人犯罪領域。
二、我國涉罪未成年人審前社會調查制度的現狀及問題
(一)基本現狀
2001年4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該規定首次認可審前社會調查制度。其后,按照《刑法修正案(八)》的有關規定及根據2009年9月2日“兩高”、公安部、司法部的要求,一些省市陸續頒布了有關審前社會調查的實施辦法。2012年新刑訴法明確規定了對未成年人進行社會調查。同年公布實施的《社區矯正實施辦法》中,對社會調查制度又進一步做出明確規定,其中第4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監獄對擬適用社區矯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調查其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可以委托縣級司法行政機關進行調查評估。2012年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第268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據情況可以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長經歷、犯罪原因、監護教育等情況進行調查。這些法律和規定為未成年人審前社會調查的開展和實施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目前存在的不足
1.調查主體不統一
我國關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審前社會調查的主體呈現多元化,包括偵查人員、控方、人民法院、辯方、司法局、有關社會團體組織等。2012年刑事訴訟法規定由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法院作為社會調查主體,但是有專家認為如果由公檢法完成調查的方式存在不足,由于公檢法各機關本身職責與社會調查本身存在著矛盾,由三機關完成不夠中立和客觀。另外,有些地方是由三機關委托給當地的司法局完成調查,如:“石家莊市長安區由長安區司法行政機關接受公檢法三機關的委托開展調查,而北京市的做法是將被調查的案件委托給心理咨詢機構和社工組織,如:北京市東城區是委托給北京惠澤人咨詢服務中心,延慶縣是委托給縣鵬鯤社會事務所進行調查,從以上情況來看各地的做法并不統一。
2.社會調查的程序還需進一步規范
突出表現在調查時限上,一般來講,要完成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社會調查工作,調查人員需要走訪擬被調查未成年人的家庭、工作單位或學校、社區、戶籍地(經常居住地)派出所等多個地方,了解情況并征求意見,而有一些案件如果是跨區域的還要到當事人的戶籍所在地進行調查,最終形成調查報告。據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未檢處了解的情況,一般最低時間是2個月,如果是附條件不起訴的時間更長,差不多需要一年時間。所以要求在10日內完成,這么短的時間是非常倉促的,這往往會導致調查不深入,調查人員草草了事,為報告的科學性打了折扣。
3.社會調查的內容和方式還有待完善
調查的內容過于籠統,不具體、不規范。各地的調查指標還處于“自成體系”狀態。有的學者認為:“調查內容缺乏對行為人人格的重點關注與科學調查,以致內容空泛,流于形式”。在調查形式方面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多數采用的是采用的書面的方式,在實踐中調查人把制定好填寫式的表格,發給未成年被告人以及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監護人或其所在的單位、社區填寫。雖然書面操作簡便,但調查者不直接接觸調查對象,因此所取得信息在真實性、和準確性就會受到影響。
4.社會調查的專業性不足
按照我國現行的法律規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必須要進行審前的社會調查,但在實踐中并沒有成立專門的未成年人的社會調查機構,我國多數地方主要是由司法局從事審前社會調查的從業人員是由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組成,但對于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的專業性法律和法規并沒有明確規定,其具體是從業人員的應當具備的素質標準也沒有提出明確的要求。這樣,較容易影響審前社會調查的準確性、公正性和嚴謹性。
三、對完善未成年人審前社會調查的建議
(一)明確社會調查的主體,分工明確,職責清晰
目前,我國具體的調查實施主體各地的做法不一。在經濟發達地區多數的做法是委托給社工組織如:2012年,北京市綜治委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為100名涉罪未成年人提供社會調查和幫教服務。作為試點單位,北京市海淀區公安機關選取了23人,從刑事拘留階段開始,委托司法社工開展社會調查工作。而在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慢地區一般是委托給司法局,再由司法局組織開展調查。本人認為按照北京市的做法較好,因為社工組織具備專業性,而且屬于公檢法三機關之外的第三方組織,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調查結果的中立性與公正性。
(二)完善審前社會調查制度的基本內容和形式
盡快我國已經出臺的刑事訴訟法和《社區矯正實施辦法》都對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做了規定,但并無具體的操作細則,所以應盡快出臺一個全國統一的社會調查規定,明確社會調查的標準、要求,使社會調查工作更為規范、有序;同時,在調查內容上應該包括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社會交往、成長經歷、犯罪原因、犯罪后態度等指標,同時非常重要的是還要“有再犯風險評估”這一指標。此外除了以上一級指標外,還應該有更加細化的二級指標,而這些指標重點是對未成年人的性格做專業性的心理學人格進行考查。其目的就是要判斷出行為人人身危險性的大小,最終為社會調查報告提供可靠的結果。
(三)通過多種措施保證從業人員的專業性
一是對于司法行政機關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除了提高政治素質、法律素質和社區矯正工作的專業素質外,還要對其進行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培訓。二是對于由公檢法委托的社會組織則側重培養從業人員政治素質、法律素質。三是要大力發展社會調查機構;最后,還可以通過專職招聘、政府購買與專業心理咨詢機構和社工機構合作、聘請有經驗老師兼職等式保證進行社會調查人員的專業性。
(四)加大宣傳對未成年人進行審前社會調查的意義
首先,要在涉及到此項工作的有關機關進行大力宣傳,使法院、檢察院、司法行政機關、公安機關和社會組織團體真正理解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便相互配合,提高此項工作的效率。其次,還要在社會中通過電視、報刊、網絡等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使老百姓真正了解這項工作的意義,消除認識上的誤區,從而理解和配合工作人員完成調查。
總之,對涉罪未成年人的審前調查,需要在實施主體上更加明確;在內容上更加豐富、具體,具有可操作性;在保障措施上要更加有力;在從業人員的建設上要朝著專業化的方向不斷加強;同時要在全社會加大對這一制度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對這一制度的重要性的認識。相信在以上綜合措施的保障下,涉罪未成年人審前社會調查這一制度一定會在我國生根、發芽、發展壯大,并對涉罪未成年的回歸、成長產生重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路琦,席小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2.
[2]北京市東城區陽光社區矯正服務中心.窗外有陽光[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
[3]別讓涉罪未成年人社會調查流于形式[N].中國青年報,2013-03-09.
中圖分類號:D9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5-0177-02
作者簡介:王偉(1981-),男,河北人,北京科技職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訴訟法;宋慧耿(1980-),女,河北人,研究生,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檢察院,研究方向: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