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杰
上海海事大學,上海 201306
?
承運人責任期間內的適航義務與火災免責的再思考
付文杰
上海海事大學,上海201306
摘要:在國際海上貨物運輸中,我國海商法賦予了承運人駕駛船舶和管理船舶的航海過失免責和火災免責的權利,同時又強制承運人履行適航、管貨和直航的三大義務。實踐中,由于海上活動的特殊性,正確區分承運人的權利和義務并不容易。本文以小案例入手,簡單分析承運人在其責任期間內的適航義務與火災免責的優先適用問題。
關鍵詞:海上貨物運輸;承運人;責任期間;適航義務;火災免責
在中國海商法下,海上貨物運輸承運人有三大基本義務,即適航義務、管貨義務和直航義務,其中承運人的適航義務又常常與承運人過失免責權利產生爭議和糾紛。避免文章結構過于復雜,本文以“由于船員的過錯導致的火災為原因造成貨物的滅失損壞,承運人能否享受免責的權利”小案例為出發點,分析討論承運人在責任期間內的適航義務和火災免責適用問題。
一、問題爭議
在前文所述案例中,船上火災造成的貨物滅失損壞屬于承運人火災免責的權利,因火災導致的不適航或者不適航導致的貨物滅失損壞是承運人的適航義務。那承運人在這種情況下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就變成了適航義務和火災條款在承運人責任期間內沖突認定和適用的問題,即優先適用火災免責制度還是適用適航義務的問題。
二、學者觀點
傅廷中先生認為承運人主張火災過失免責權利必須以承運人履行了船舶適航的義務為前提①,所以他認為船舶在開航前發生火災造成船舶不適航,承運人違反我國海商法第47條有關于承運人適航的義務,因而不能享受免責。司玉琢先生認為承運人的適航義務中的開航前和開航當時指的是合同航次,即不同貨物在不同裝卸港之間的航次定義是不同的。船舶停靠港口,船員過錯造成火災,造成本港裝船貨物和上一港口貨物受損,法律結果是不同的,前者承運人違反適航義務,應該賠償;后者為管船過失,可以免責②。傅廷中先生對此持有同樣看法,即對于承運人責任期間內的行為存在不同定性③。
三、個人觀點
從上述觀點可以看出,兩位學者均認為承運人的適航義務高于免責權利,對于責任期間內承運人雇員過錯導致火災造成的貨損很有可能導致承運人不可以享受免責權利,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但筆者對此理論不敢茍同,對于承運人責任期間內,由于海商法第51條12項免責原因造成的貨物滅失損壞,承運人仍然享有免責權利。適航義務是承運人的首要義務,但是免責條款又是法律賦予承運人的法定權利,但二者相沖突時,若無其他承運人法定喪失免除賠償責任的條件(海商法第59條),則應該保證承運人的免責權利。
第一,海商法第46條明確規定:,“在承運人的責任期間,貨物發生滅失或者損壞,除本節另有規定外,承運人應當負賠償責任”。其含義表明,承運人對責任期間內的貨物滅失損壞應該負責,這是常態,若法律另有規定(主要是指海商法第51條12項免責權利),即使承運人或者其雇員有過錯,承運人依然不負賠償責任,這是特殊化。一般與特殊,發生沖突,自然特殊問題特殊對待。
第二,承運人的適航義務時間為開航前或開航當時(海商法47條),承運人的責任期間為貨物處于承運人掌管的全部期間(海商法46條),可見適航義務的時間根本就屬于責任期間一部分,后者包含前者。但海商法將承運人責任期間又劃分開航前或開航當時和開航后,而且對于兩個不同時間段的承運人的適航義務并不相同,承運人對于船舶適航的義務僅限于開航前和開航當時,責任期間內的開航后時間,承運人的適航責任得以免除。說明海商法對于承運人適航義務的時間限定是及其嚴格,立法者對于承運人的適航義務并不是希望擴大。所以,承運人的雇傭人員造成的火災導致貨損,就不能單純的認為這是違反船舶適航義務,而不顧承運人的火災過失免責權利。因為這一段時間仍然處于承運人的責任期間,且符合另有規定的情形。
第三,主觀標準原則在船舶適航問題上應該再次理清。主觀標準是指承運人在船舶適航上沒有主觀過錯,即承運人應對適航做到謹慎處理。承運人雇傭人員的過錯造成的火災進一步導致船舶不適航,承運人在船舶適航上并沒有主觀過錯,承運人雇傭人員過錯是原因,過錯導致火災是結果。因此不能脫離火災而直接指責承運人沒有履行船舶適航義務,因而排除了承運人適用火災免責的權利。
第四,承運人的雇傭人員在航行過程中,基于管船目的而造成的貨物滅失損壞可以排除承運人的管貨義務而免責,說明承運人管貨義務也不是絕對的,當有其他規定時可以適用其他規定。因而,因承運人雇傭人員的過錯導致船舶火災而使得貨物滅失損壞,即使發生在開航前,承運人應該也可以排除適航義務而享有火災免責的權利。
四、結論
海商法賦予承運人的免責權利是壓倒性的,在沒有法定排除事項時,不能為了強調承運人的適航義務,而忽視了海商法46條關于責任期間的但書規定。因而開篇小案例,筆者認為承運人享有火災免責權利,并沒有違反承運人的船舶適航義務,換言之,火災免責權利優先適用于承運人適航義務。
[注釋]
①傅廷中.海商法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161-163.
②司玉琢.海商法專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72-73.
③傅廷中.海商法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147-148.
中圖分類號:D922.2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5-0205-01
作者簡介:付文杰(1992-),男,漢族,安徽滁州人,上海海事大學國際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