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東
(嶺南師范學院,廣東 湛江 524048)
高校音樂課堂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應用分析
劉繼東
(嶺南師范學院,廣東 湛江 524048)
在新時代人們對聲樂有著高度的重視,促使高校音樂教學得以快速發展。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音樂教學領域的重大變革,也是音樂教學中最具影響力的教學方法,在形式上具有基礎性、綜合性以及創造性的特點,能夠充分帶動音樂課堂教學環境,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從高校音樂教學課堂進行分析,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以教學特點為切入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針對此,本文首先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含義和特點進行分析,其次說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最后闡述音樂教學中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實際應用。
高校;音樂教學;奧爾夫教學法;應用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主要是對將語言、動作以及音樂三者之間的整合。隨著我國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素質化教學理念逐漸地深入人心,促使高校音樂類等藝術等課程持續增多。這種教學理念的應用,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素質水平的提高,還能充實高校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良好地教學環境。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當前國內高校中普遍應用的音樂教學方法,通過對學生聽力和節奏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從而為社會輸送更多具有音樂鑒賞能力的人才。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含義
卡爾奧爾夫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和音樂家,也是由他創造出來一種新型教學體系,這個教學體系主要是以“音樂教育“為主所創建,取名為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這一教學法重點強調節奏,使其通過多樣藝術進行表述,把表演、舞蹈以及音樂等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構建出綜合教學形式。在高校教學中,將奧爾夫音樂教學進行廣泛應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使學生更好掌握音樂知識。另外,就高校學生來講,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應用還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在音樂技能、音樂知識有更深的了解,強調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屬于音樂教學中效果最為理想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特點
在音樂實際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為了更好將學生舞蹈、動作以及音樂等進行結合教學,其具體應用流程包括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原本性。音樂教育主要是以人的思想為教學理念,讓人通過音樂表現出自身情感和情緒之間的交流,所以,音樂教學需將“人”作為教學重點。第二,參與性。這一教學法主張:在音樂學習中,通過學生的全面參與,要切身體驗,同時圍繞“創造性”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第三,創造性。在音樂教學中,除了需要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到音樂中,培養其音樂素養,更是需要激發學生在音樂中的創造力、想象力。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將歌唱、語言以及舞蹈等通過即興創作進行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在音樂中的創造能力。第四,綜合性。在音樂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目的在于將舞蹈和歌唱等進行綜合教學,每項環節的教學是緊密相連的,缺一不可。由此得出,只要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進行綜合性應用,才能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一)彰顯音樂的本源
貝多芬認為作曲是對人思想、情感和外界因素的轉化和釋放,因此,他對音樂表示極度的熱愛。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音樂不僅是對人活動的闡述,還是人情感的抒發。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強調音樂和心靈之間的溝通,在學生學習音樂的同時,主觀意識上對自己的情感進行抒發。另外,奧爾夫認為音樂從學生的本源產生,教師教學也應從學生的心理角度進行思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如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進行應用,則應學生的主觀意識為主,以游戲引入的方式,開展特色化音樂教學,使學生在合奏和游戲的過程中,尋找到學習音樂的樂趣。
(二)教學法應根據學生接受能力進行
因為高校錄取學生的年齡大約在十八歲左右,是以高考后的學生為主,所以,普遍存在對音樂缺少學習經驗的情況,在對這類學生進行教學時,不可以過多關注學生技能訓練以及理論學習,而是需要利用音樂學習養成學生藝術修養,并在其綜合素質方面得到有效的提高。就高校音樂專業學生來講,音樂教學理念還包括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以及示范能力,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就可以很好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由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可以有效優化傳統教學中存在不足,例如:過于強調“技能化”和“專業化”,忽略了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的,另外,這一教學法還可以很好幫助剛接觸音樂的學生,降低其在音樂學習中存在的憂患情緒,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音樂教學中,實現音樂和心靈的溝通。
(三)更好適應音樂教學的發展方向
無論是從學科自身價值進行分析,還是從音樂促進功能的闡述,均與普通理論課程的地位存在較大的差異。通過長期教學得出,我國并沒有對音樂極愛學給予高度重視,導致學生自身音樂水平呈現不斷下降趨勢。而高校的音樂教學,不僅存在教學模式老舊的情況,而且還普遍存在音樂教學理念落后,特別是專科院校,例如:鋼琴教學“重技巧、輕伴奏”和聲樂教學“重唱法、輕音樂表現”等,這些問題的存在比直接造成學生缺少學習興趣,影響學習效率的提高。現階段,音樂教學在這一形式下,應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有效改革,確保高效音樂教育的長遠發展。
(一)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教學任務是對學生創造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利用二者是音樂創造的主觀能動力,貫穿整個音樂教學課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應用,對音樂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優化,利用演講和朗誦、情境演示與配樂訓練等多種方式,積極培養學生的主觀意識。例如:在高校鋼琴課教學過程中,為了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和實用價值的提高,教師可設置情境教學以及游戲編排等方式,將學生分為相互對等的小組,通過小組比賽的形式,帶動學生學習氛圍。以《三只小熊》為例,將學生按照彈唱和編詞、舞蹈以及游戲等進行分組,在準備工作結束后,每組學生以小組表演的方式,對自身的能力進行肯定與認可。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極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即興創編等活動,充分對學生的情感進行表達,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對民族文化的滲透
音樂作為人們精神文化的寄托,因此,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應注重音樂和文化的融合,利用實際教學對民族文化進行滲透,在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例如:廣東民間音樂-《落水山》、藏族《洗衣歌》(索朗旺姆)以及蒙古族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瑪)等,通過對優秀民族音樂、歌曲以及舞蹈的展示,彰顯民族音樂的博大精深,它們是民族人民對本民族的熱愛,還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基于此,在進行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民族有所了解,利用其現有的現代化多媒體設備,對民族音樂、歌曲以及舞蹈創作背景的闡述,幫助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充分理解,促進自身音樂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與傳統的音樂教學方法相比,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利用其創造性的特點,提出音樂發展的根本為:對動作和語言的應用,同時說明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本,通過學生對音樂知識點的需求與自身特點,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設定。基于此,國內高校在利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音樂進行教學時,應注重對學生肢體動作和語言的表達,利用音樂的旋律、節奏以及學生的聽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高度認識。
[1] 王瑋.奧爾夫音樂教育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J].音樂時空,2014,18:179.
[2] 林琳.論高校音樂教育中“奧爾夫”教學法的實踐意義[J].戲劇之家,2015,17:187+189.
[3] 李夜雪.談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我國高校公共音樂教育教學中面臨的困難及相應對策[J].藝術教育,2010,0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