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乃珍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真武鎮楊莊小學,江蘇 揚州 225264)
淺談小學音樂對話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徐乃珍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真武鎮楊莊小學,江蘇 揚州 225264)
對話教學方式是新時期小學音樂課程走向創新化與多元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它注重教師與學生間在音樂課堂上的語言互動和精神交流,能夠從傳統單向教學模式中脫離出來,提升教學趣味性。作為小學音樂教師,要積極采用對話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們有效感受音樂語言魅力,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和鑒賞力,提高綜合素養。
小學音樂;對話教學;綜合素養
小學音樂課程經過教學改革后,不再以加強學生對音樂理論技能的掌握為主要目標,而是努力實現讓學生們在音樂課堂上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個人審美去欣賞音樂,投身到音樂課程實踐中。作為小學音樂教師,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能夠持續性發展自身的音樂素養,充分拓寬音樂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們能夠輕松地、快樂地學習音樂,享受音樂。
音樂既是一門理論課,又是一門欣賞課,但究其本質而言又是一門藝術實踐課,教師們要想在音樂課堂上深入開展對話教學措施,就必須為學生們創設對話氛圍,積極引導他們投入到與教師、與音樂的情感對話中。對話課堂氛圍創設的主旨在于讓學生們實現全面發展、素質發展。
(一)優化對話式音樂課堂的座位編排
在傳統小學音樂課堂上,學生們的座位總是一排排橫坐著,學生們被深深地遏制在教學框架中,音樂思維也受到教師的課堂束縛。在對話式音樂課堂中,小學音樂教師應當先從座位編排下手,激發學生們的音樂對話欲望。
比如,在小學音樂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三課《我們都是好朋友》之《快樂小舞曲》的教學過程中,我在課堂上對學生座位進行了重新編排,將原本的死板橫排座位改造成圍繞式圓形座位,教師站在圓形座位的中心,圍繞著學生進行講課,在播放《快樂小舞曲》時,我站在圓形座位中間,以舞蹈帶領學生們融入到此首歌曲的快樂氛圍中。我還鼓勵學生們到座位中心來進行歌曲演練,或者學生大合唱,讓學生們與歌曲進行深入對話與情感交流。
(二)改進教學語言運用方式
對話教學模式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語言呈現方式至關重要,筆者認為教師要想提高對話教學質量,讓學生們積極投入到音樂對話氛圍中,一定要注意教學語言的使用,不可采用命令式的教學口吻進行課堂教學,要以建議、鼓勵的朋友態度去關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讓他們融入到愉快的對話式教氛圍中。
比如,在音樂課堂上進行歌曲《小胖胖》的教學過程中,我在進行歌曲演練時,鼓勵學生們到講臺上將自己對這首歌曲的情感理解表達出來,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演唱歌曲,不必受課本音樂內容的束縛。有的學生自信心較弱,為此我以朋友的角度與學生們進行“心靈對話”,以溫暖的口吻幫助孩子們戰勝心理恐懼,不斷給予他們鼓勵,讓他們投入到音樂情感中。
(三)搭建師生之間的朋友關系
在對話式音樂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尤為重要,倘若師生關系惡劣,學生懼怕教師,將會導致對話式音樂教學理念無法深入貫徹到課堂的每一個細節中,進而造成音樂對話課堂的失敗。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在課堂上積極構建師生朋友關系,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與學生們積極交流,以朋友的角度去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溫暖,從而讓他們打開心扉,發展個性,積極對話,提升音樂情感領悟力。
比如,在歌曲《一個師傅三徒弟,唐僧騎馬咚得咚》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這是一首學生們非常喜愛的動畫歌曲,我為了能夠和學生們一起融入到此首歌曲的氛圍中,我與學生們一起唱這首歌曲,在唱的同時我還與學生們進行了深入的情感交流,與它們一起去扮演師徒角色,以生動的表情,靈活地肢體動作創設活躍的課堂氛圍。在此策略下,學生們紛紛愿意與教師講解自己的觀點與想法,更加投入到音樂對話模式中。
小學音樂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音樂素材,所以音樂教師可以利用教材進行對話式課堂的優化,讓學生們與教材進行深入對話交流,以欣賞和評價的角度進行對話教學,切實幫助學生加強音樂理解,與音樂情感傳遞。在此過程中,音樂教師一定要將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樹立起來,以學生為對話中心,給予學生們直接對話交流的機會和空間。
比如,在歌曲《蝴蝶花》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們以教材為基礎進行對話交流,鼓勵他們去研究這首歌曲的情感基調、表達環境等等,在播放歌曲時讓學生們能夠與其進行情緒對話,這首歌曲表達了對春天的贊美以及大自然的神秘向往,為此我鼓勵學生們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進行角色扮演從而讓他們能夠在自我演練的過程中從歌曲情感、音調、街拍等途徑進行對話,提升各自對這首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力與情感體驗能力。
音樂既是一門欣賞課,又是一門藝術實踐課,音樂教師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對學生的雙重訓練和雙重提高。小學音樂教師還要在課堂上積極創設對話教學的情境,始終圍繞“情感對話”為中心,幫助孩子們體驗歌曲的情感魅力。筆者認為,為了將對話教學情境深化,教師們可以通過樹立情境主題的形式提高音樂對話情境的多樣性,從而讓學生們在主題情境中加深對音樂主題的理解。
音樂是一門藝術學科,小學音樂教學注重于學生們在欣賞音樂時的情感體驗,而傳統的小學音樂課堂模式過于死板,一味注重音樂理論的傳授,使得學生們并不能將自己的情緒與情感充分調動起來,而對話教學策略恰恰能夠改善這一缺陷,給予學生們廣闊的情感體驗與交流空間,讓學生們能夠充分享受音樂,感悟音樂,完全融入音樂世界中。
[1]戴定澄.音樂教育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袁振國.教育新理念[M].教育教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