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霞
(山西戲劇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關于大學民族聲樂教學的多元化發展分析
韓曉霞
(山西戲劇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民族聲樂作為世界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獨具特色的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來民族聲樂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尤其是高校,不斷將民族聲樂加入教學過程中。當今世界發展呈現多元化的趨勢,為促使民族聲樂跟隨潮流,大學民族聲樂教學應該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本文通過對我國高校民族聲樂教學多元化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提出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并具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建議對策,促進大學民族聲樂教學的多元化發展。
民族聲樂;高校教學;多元化發展
我國民族聲樂歷史源遠流長,經歷了不同時期的發展,并且每個時期都獨具自身的特色和時代的特色。大學在進行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應該立足于民族聲樂本身進行教學,將民族聲樂教學與時代潮流相融合,幫助學生不斷了解我國民族聲樂,并對其進行不斷創新。
(一)普遍存在去民族現象
我國大學民族聲樂教學中面臨著嚴重的去民族現象。我國在建國初期便開始對學生進行民族聲樂方面的培養,當時的教學多是將民族聲樂結合我國的自身民族特色進行教學,民族聲樂教學極具民族特色。但是近些年來,隨著各國經濟、文化之間的融合,尤其是受到歐美文化以及當今流行音樂的影響,我國大學的聲樂教學向西方特色方向發展,增加了對美聲的培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的重要性。許多大學大大減少了對學生進行民族聲樂教學,甚至出現了消除民族聲樂教學這一現象,這就導致我國大學學生對民族聲樂的了解相當不足,存在嚴重的去民族現象。
(二)民族聲樂教材內容不完善
民族聲樂在大學的教學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大學對民族聲樂教學重視力度不夠,尤其表現在民族聲樂的教材內容不完善方面。現階段的大學雖然很大一部分開設了民族聲樂的相關課程,但是與流行音樂相比,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對大學生進行民族聲樂教學往往只停留在理論知識方面,忽略了實地練習與演唱的重要性。在民族聲樂教材的設計上沒有達到及時更新,沒有使教材內容最大力度符合世界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再加上師資力量的不足,使得大學民族聲樂教學發展較為緩慢,與多元化發展之間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原生態”進入大學利弊并存
近些年來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我國大學教學將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主流音樂以及流行音樂的教學中,對民族聲樂教學的重視力度不夠,造成了嚴重的民族聲樂缺乏的現象。因此高校以及相關部門積極出臺對策,為加強大學民族聲樂教學的發展,逐漸將“原生態”引入到大學民族聲樂教學中。“原生態”的引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去民族現象,使得民族聲樂獨具我國的民族特色,但是“原生態”的引入也存在嚴重的弊端,使得當前的民族聲樂教學方式和模式存在許多不適應之處,因此高校民族聲樂教學應該不斷轉變方式方法,采用靈活的教學模式,使其更好的適應民族聲樂教學的多元化發展。
(一)引入“原生態”唱法并進行適當的“雕琢”
在大學民族聲樂教學中引入“原生態”唱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去民族現象,但同時應該適當的進行“雕琢”,使其不僅具備民族聲樂獨有的民族特色,同時增強其理論體系。例如,大學在對學生進行民族聲樂教學時可以將一些優秀的民族聲樂歌唱者請到學校,對學生展開民族聲樂教學,首先應該對民族聲樂歌唱者進行理論知識上的擴充,并結合其自身對民族聲樂的理解,對學生進行講解,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加了解民族聲樂,同時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民族聲樂的技巧,促進民族聲樂教學的多元化方向發展。
(二)完善民族聲樂教材
大學在進行民族聲樂的教學中,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曲譜教材,應該不斷的完善民族聲樂教材的內容,使其不斷具備時代的特色,能夠更好的服務于大學民族聲樂教學。例如,增加有關音像以及圖片的配套教材,學校應該意識到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單純依靠民族聲樂教師的講解是不夠的,學生通過對優秀聲樂演奏者的音像進行欣賞,可以進一步形成與民族聲樂的融通。此外,學生通過對不同風格的音樂演奏者進行欣賞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演唱風格。提高自身修養。將優秀歌手的音像引入課堂、不斷完善民族聲樂教材對于促進大學民族聲樂教學多元化發展至關重要。
(三)不斷完善和發展民族聲樂理論體系的構建
為加強大學民族聲樂教學,高校應該不斷完善和發展民族聲樂理論體系的構建。現階段大學在進行民族聲樂教學時的民族聲樂理論體系是以我國的傳統音樂為理論基礎,同時結合了哲學、美學等一系列的理論學科。要想促進民族聲樂理論體系的構建不斷完善,首先應該呼吁學生加強對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音樂的保護,民族音樂的發展是以民族文化為基礎的,在構建理論體系時,應該加強與民族文化的融合,促進民族聲樂的不斷發展。完善的體系是大學民族聲樂教學多元化發展的基礎。
(四)將民族聲樂與世界音樂相融合
在對學生進行民族聲樂教學時,不應該僅僅單純以民族聲樂形式進行教學,同時還應該促進民族聲樂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不斷與世界音樂相融合。在進行民族聲樂教學時,應該借鑒西方音樂的一些優秀之處,將西方音樂中一些良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引入到民族聲樂教學課堂中去,同時結合民族聲樂的自身特色,對其進行改造和完善,使其更加適應民族聲樂教學。
我國大學民族聲樂教學的多元化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高校在進行民族聲樂教學時不能急于求成,應該加強對民族聲樂獨具特色的民族色彩的重視程度,同時也應該促進民族聲樂教學與當今世界的發展潮流相結合,積極借鑒西方音樂教學的技巧和方法,不斷的提高民族聲樂的教學質量,從而加強學生對民族聲樂的認識和了解,促進大學民族聲樂教學多元化發展進程。
[1]寧洪梅.民族聲樂教學多元化的發展趨勢[J].藝術科技,2014,(5).
韓曉霞(1972—),女,漢族,山西省保德縣,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聲樂表演與藝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