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佳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河南 新鄭 451150)
少兒聲樂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
郭 佳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河南 新鄭 451150)
隨著社會的的進步,我國的教育產業慢慢趨向于低齡化和超前教育,教育者應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所產生的不同生理特征,因材施教,選擇相適應的曲目進行技巧訓練,幫助學生豐富對聲樂演唱的興趣,從而達到少兒音樂啟蒙及和提高兒童綜合素質的目的。本文從少兒學習聲樂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入手,從聲樂技巧和演唱方法及教育模式等方面,對少兒歌唱訓練的方法進行分析,并對教學中易出現的一些常見問題提出解決方法。
生理影響;心理影響;變聲期
音樂能夠刺激大腦的皮層活動,并對腦干網狀結構與邊緣系統產生影響,促進感觀系統與大腦的發育,調節大腦的功能,另外,音樂能夠幫助人體大腦的左右半腦平衡的發展,使左右半腦能夠相互平衡、相互促進、相互發展。提高兒童的思維能力與想象力,增強記憶力,促進智力的提高與發展。同時,音樂作為現代音樂特殊教育的手段已經得到了群眾的認可與支持。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水平的提高,學生家長們開始培養孩子們精神層面的培養。他們逐漸將精力轉向音樂,美術,舞蹈等這些藝術領域。在實際教學中,以聲樂教學為例,因每個孩子的成長階段與發育程度不同,我們在聲樂教學實踐中要保護孩子的發聲器官,區別于成人相對簡易直接的教學計劃。
(一)自然聲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與解決
自然聲區對少兒音高方面來說相對容易把握。氣息和咬字的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氣息訓練的實際教學中,一些學生不會正確的吸氣,出現了聲音發飄,虛,氣短,漏氣的現象。在初學期間,可以先讓少兒進行氣息的訓練。我們說要把氣吸到下面,不要吸到胸腔里。這里的下面是指橫膈膜的位置。這里就相當于一棵樹的根,有了根這棵樹才能穩。在放松的狀態下把氣吸到下面的位置,讓身體保持一個外松內緊的狀態。有些少兒一讓吸氣就緊張,吸的氣就都在上面。對于這些孩子,可以讓他們多感受自己自然吸氣的狀態。模仿狗喘氣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可以把氣很好的吸到下面又練習了肌肉與呼吸的控制。
歌詞的傳遞性是檢驗歌曲演唱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我們說唱歌就是說話。同樣要求吐字清晰,明確表達。一些學生咬字不好就聽不清他到底在說的什么。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布置一些朗讀的作業。讓學生通過對文學詩詞歌賦進行有感情朗讀來糾正發音,要求每個字的生母與韻母都要明確地表達,糾正平翹舌不分,做到字正腔圓。在課程當中,教師的示范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向學生講授歌詞的內在含義,細心講解每句話,每個詞在演唱中的韻律,便于學生快速掌握。
(二)高低聲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與解決
高聲區是指在換聲點后的所能達到的音域。在實際教學當中,一些學生會腔體與位置全部放棄,出現“喊”與破音的現象。面對這種情況,首先我們要樹立起學生良好的自信心,記住自己在自然聲區吸氣的狀態與腔體打開的位置,破后而立,做好在自然聲區練習的身體放松、自然吸氣、腔體打開、后咽壁位置掛住,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發聲,到了換聲點之后的音域開始摻假聲,這時候就會發現同樣的音在摻假聲之后省勁兒了。也就是“混聲”地訓練。
(三)“特殊時期”變聲期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與解決
“特殊時期”變聲期是兒童會出現的正常的生理特征。這一時期的學生受到自身生理發育的影響,發聲系統失衡,聲帶經常會出現充血,水腫的現象。在變聲期期間教師要指導學生合理的用嗓。特殊時期長時間的用嗓會對嗓子造成相當大的危害。要合理的休息,不熬夜。可以適量的運動,這對身體的發育和新陳代謝都有很大幫助。保證合理的飲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忌生冷辛辣的食物。要有良好的心態,自信的展現自己。
近年來,少兒聲樂作品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狀態。質量高,價值高。對于少兒聲樂表演與教學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但少兒聲樂教材的創編與開發上仍處于緩慢的發展與區域地區發展不均衡的狀態。真正創新的教材并不多。
對于學前的孩子教育,他們正處于學習的啟蒙階段,在歌曲教材的選擇上偏向于有劇情易理解或帶有游戲性質的歌曲,如《小兔子乖乖》、《拔蘿卜》等,教師通過這些趣味性的歌曲寓教于樂,來激發出少兒聲樂學習和舞臺表現的主動性,以及互助合作的能力。
升入小學階段的孩子則適合選擇像《春天在哪里》、《讓我們蕩起雙槳》這種音樂線條比較寬廣,歌詞內容相對豐滿的歌曲,教師通過提高這一時期的孩子對歌詞內容的理解來達到對他們在生活中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交往能力的培養的目的,同時,對于這一時期的孩子,他們的課余時間還相對輕松,表現欲望開始萌發,因此一些針對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少兒歌唱比賽應運而生,上述類型的歌曲在比賽中有著較強的表現力和競爭力,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拿到一個不錯的成績,以此來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和為以后積累豐富的舞臺經驗。
對于十歲左右的少兒,選擇《紅星歌》、《勞動最光榮》、《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等以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美德,反應先進文化為時代主題的音樂,感染力與表現力更為豐富的歌曲,從少兒的視角來謳歌時代,贊頌美好的生活,弘揚優良的傳統文化。
(一)集體課與一對一相結合的模式
一對一與集體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把聲樂技能訓練與理論知識相結合。是屬于聲樂的補充課類型。少兒的聲樂程度相對較低,練習與講解方法與注意事項速度不宜太快,聲樂的集體課與一對一的課程進行穿插可以做到隨時進行個人練唱,因材施教并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改正。
(二)小組課教學模式
少兒聲樂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可以通過小組形式來解決聲樂學習中出現的共性的問題。也是聲樂課的補充課類型。根據演唱水平和嗓音條件等標準,對兩三個或十個學生進行短時間的授課方式,小組發聲適合選擇一些適中的小篇幅的歌曲。也可以通過一些合唱類的曲目來鍛煉少兒聲樂學習中音準問題與團隊的協作能力。便于少兒在聲樂學習中建立自信心。小組之間注重交流與互動,友好學習與進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多媒體教學模式
多媒體教學模式是創新傳統聲樂教學模式的重要方法。通過對少兒聲樂作品演唱錄像可以直觀的看到自己演唱時自己的表情與表演。通過錄音教學法,把學生聲樂課的課堂內容錄下來,通過聽錄音的方式來判斷自己聲音的正誤。再通過老師的點評,有針對性的去解決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點,并通過交流取長補短,逐步提高演唱技巧。通過藝術作品的賞析不僅能提高少兒的音樂鑒賞水平,還能開闊少兒的視野,潛移默化的激發對音樂的創作靈感。
(四)藝術實踐課模式
藝術實踐可以每周或者每月進行一次。讓每個孩子都有登臺展現自己的機會,同時,多位老師進行點評,并鼓勵他們。使他們既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又能充分的培養自信心與舞臺的掌控力與表現力。不僅讓學生了解自己,同時也了解到他人的演唱風格。不僅積累了舞臺的表演經驗,而且還拓寬了自己的視野。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同時,趣味性和新鮮感也讓他們更富有積極性與主動性。
本文在對兒童聲樂教學中,對兒童生理發育以及在教學中產生的實際性問題做分析與解決。在少兒聲樂教學的道路上總會出現許多的問題,我們要把握清方向,抓準重點對癥下藥,這樣才能事倍功半。
[1]李晉元.幼兒音樂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2]胡建軍.干麗華.少年兒童嗓音的特點[J].江西教育,1994(12).
[3]陳家寧.談兒童聲樂的幾點體會[J].黃河之聲,2010(01).
[4]胡珍寶.淺談兒童教育的幾個問題[J].大眾文藝,2010(9).
[5]唐建平.兒童聲樂教學的作用與訓練方法[J].成都師專學報,2002(3).
[6]李芳.音樂教育對兒童智力發展的影響[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
[7]葉倩.少兒聲樂教學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