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艷娥
1.蒲縣喬家灣鄉喬家灣中心學校,山西 蒲縣 041200;2.山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山西 臨汾 041000
?
新課改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及對策分析
武艷娥1,2
1.蒲縣喬家灣鄉喬家灣中心學校,山西蒲縣041200;2.山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山西臨汾041000
縱觀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實際,現狀令人堪憂,以提高學科成績為核心的考試文化遮蔽了數學教育的原生性,數學教育工作越做越難做,越做越復雜,學生中普遍存在著“數學枯燥”、“數學難學”的論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日益下降,小學教學開始陷入困境,處于為難的境地。鑒于此,從事我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一線教師人員,應結合不斷推進的素質教育,以“以學生為本”為中心,深入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工作,推進教育的創新,打造靈動課堂,綻放生命活力,為我國義務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基礎保障,以適應教育改革的發展需求。
素質教育;數學;教學渠道;靈動課堂
對于現階段的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來說,由于環境與教學條件較差,使得很多小學數學教師與心的教育理念產生嚴重脫節,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是以教師為主題的陳舊教學模式,而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得到很好的體現,而學生在這種模式下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課堂缺乏互動與交流,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只是單純的教育學的關系,由此,教室門覺得數學課越來越難教,學生們覺得數學課越來越難學,難以達到新課標的要求,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脫離了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個性,不僅無法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甚至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的叛逆心理,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造成數學教學水平停滯不前。除此以外,部分教師把教學的范圍僅僅局限在教室,只在教室里傳授干巴巴的理論知識,學生沒有走出課堂,教師教學的多元性沒有體現,有的也只是簡單地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開展“流水課”,這就使得了學生的能力發展受到了禁錮,學科教學成效日益低下。
(一)導入游戲,誘發學習動機
游戲教學活動是指能夠充分滿足孩子娛樂需要的一種教學活動,其是對孩子實施教育的一種靈活策性策略,著名的教育學家杜威也曾提出了“生活即游戲,游戲即生活”的看法,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活潑好動,進行游戲教學,不僅能夠調動孩子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通過游戲向孩子滲透知識教育,幫助孩子增強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一課時,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分別扮演導游和游客,用角色扮演游戲來吸引學生的眼光,調動他們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快樂的游戲活動中,禮貌地問路,準確地走路。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能在無形之中增強對方位知識的理解。再如:在教學《口算乘法》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開展“摘香蕉”和“小螞蟻搬家”兩種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不僅誘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還大大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興趣。
(二)創設情境,營造課堂氛圍
情境創設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熱點話題,同時也是近年來取得極具教學成效的一種創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活動中,倘若教師能夠把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話題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加強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生活走進課堂,讓數學貼近生活。那么,學生就能夠在生活情境中表現出對數學非同尋常的興趣,學生的主動探究欲望也會得到激發,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和原有的知識結構解決實際問題,學生不僅能在此過程中學到知識,還能從做中萌發對數學的情感,愛上數學學科。
(三)動手操作,增強學生形象思維
學生的認知規律是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復雜,從感性到理性。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周圍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對身邊的事物變遷具有更加強烈的探究欲望,也就是這種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去探索數學中的奧妙。教師可以抓住學生這一思想意識,有意識地強化他們的記憶力在大腦中留下的印象,尤其是他們動手操作所留下的印象效果更好。為此,教師在備課時,不僅僅要備好書中的知識,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架設起“學”與“用”之間的橋梁,提供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在做中學,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自主解決實際問題。
(四)聯系生活,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數學生活化”是新課程理念倡導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模式,它讓數學建構在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上,把生活問題數學化和數學問題生活化,是一種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師活動中,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入生活,進行生活與課堂的融合,相信通過把生活融入課堂、把生活素材融于知識,能夠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探索同一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探索學習中強化問題解決能力。例如:在學習“比例的應用”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來到學校操場進行實地學習,通過測量竹桿影長、竹桿長度、旗桿的影長,讓學生在測量的數據上,應用比例知識求旗桿長度。學生通過親身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對知識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感受,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也會在無形之中得到強化。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要充分理解新課程的要求,樹立新的教學形象,把握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新課程。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從多方面、多層面進行摸索和探究,從打造靈動課堂的目標出發,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設置教學“多渠道”,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使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過程更加流暢,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鄭春雷.“快樂數學”教學探索——淺談通過激發興趣來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吉林教育,2013(01).
[2]朱佳桂,石增美.構建小學數學教學“高效課堂”之我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3(16).
G623.5
A
1006-0049-(2016)19-01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