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麗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前教育系,陜西 西安 710100
?
當代幼兒舞蹈教育方法探究與應用*
楊紅麗*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前教育系,陜西 西安 710100
舞蹈藝術是一種表演性的藝術,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幼兒教育囊括的內容也越來越廣泛,不僅包括語文、數學等學科的基礎知識教學,也包括了書法、繪畫、舞蹈等藝術修養的培養。幼兒還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適當地接受舞蹈教育,不僅能夠鍛煉身體素質,也能夠培養幼兒的審美意識。本文將分析幼兒舞蹈教學的重要意義,介紹一些在幼兒舞蹈教育中常用的教學方法。
幼兒;舞蹈教育;教育方法
舞蹈教學不僅僅是一門教學科目,也是一門藝術。舞蹈藝術蘊含著人類對自然社會的熱愛與贊美。幼兒具有單純、善良的天性,想象力豐富,活潑好動。這對舞蹈教育來說既是優勢也是劣勢。由于想象力豐富、活潑好動,幼兒很容易被舞蹈優美的形象所吸引,體驗其中的美感,被激發出舞蹈學習的興趣。但是,如果不能運用是當地教學方法,對幼兒進行正面地引導,就會導致幼兒將舞蹈教學當做游戲,削弱舞蹈教學的教育意義。所以,教育方法的運用在幼兒舞蹈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夠發揮舞蹈教學在幼兒成長上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幼兒舞蹈教學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對幼兒身體素質的鍛煉和對幼兒審美意識的培養。
舞蹈是一種動作性的藝術,用身體的語言來表達一定的思想內涵。在舞蹈當中,有許多高難的動作,比如趴地卷后腰、蛙式開胯。這些動作具有強烈的美感,對身體素質也有較高的要求[1]。幼兒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會長期接觸這一類的動作,有助于幼兒身體柔韌性的增加,鍛煉出美好的體態。幼兒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身體素質還沒有完全成形。在這一時期進行柔韌性的鍛煉,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舞蹈,正是一種有效鍛煉身體柔韌性的方式。在幼兒時期接受舞蹈訓練的孩子,長大以后往往具有挺拔、優美的身姿,儀表大方,舉止得體。另外,接受舞蹈訓練還能培養孩子的氣質,增強孩子身體各部分的協調能力,為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舞蹈藝術是人類在探索自然環境過程中產生的藝術,是人類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形式,體現了人類對于“美”的追求。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孩子長期接受美學觀念的熏陶,審美層次也會出現大幅度的提高,變得更加熱愛生活,對待生活的態度也更加積極[2]。另外,舞蹈教學中經常會有群體演出,這對培養孩子的團隊意識是極為有利的。孩子們通過舞蹈訓練集合在一起,能夠認識許多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小伙伴。這樣既培養了他們對舞蹈的興趣,也增強了孩子們的交際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讓孩子們的綜合素質大大提高,日后取得全面發展。
(一)欣賞法
欣賞法,是一種實現最為簡便,應用最為廣泛的教學方法。欣賞法就是帶領學生直觀地感受舞蹈表演的效果,比如帶領學生觀看舞蹈演出視頻,到現場觀看舞蹈演出等等。欣賞法是利用幼兒好奇心強,對世界的認知以感性認識為主的特點,讓學生直接感受舞蹈藝術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對舞蹈藝術的熱愛,勾起學生對舞蹈的學習積極性。由于幼兒普遍年齡小,一旦走出校園容易遇到更多的危險,所以觀看舞蹈演出視頻是最為常用的教學方式。
(二)啟發誘導法
啟發誘導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啟發、誘導等手段,讓幼兒通過想象、模仿,學會特定舞蹈動作的方法。舞蹈藝術的產生來自于人類不斷認識自然環境的過程,其動作有些來源于人類的社會行為,比如打獵、戰斗、祭祀,也有一些動作來自于模仿一些的動物,比如孔雀、天鵝、大象。啟發誘導法,就是引導幼兒根據腦海中的想象,做出特定動作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需要幼兒對所要模仿的對象具有一定的了解,適用范圍有限。如果教育對象是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啟發誘導法的作用就極為有限了。
(三)示范法
舞蹈教育與體育教育的共同點在于,都是以肢體動作為主要的表現形式。所以,示范法在舞蹈教學與體育教學中,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教師通過親自示范,向學生講述舞蹈的動作要領,對學生的動作進行規范。學生通過近距離觀察教師的動作,獲得了直觀印象,有助于舞蹈教學的順利進行。除了在動作規范方面,舞蹈中對思想情感的表達更加重要。只有動作,缺乏感染力的舞蹈是蒼白的,沒有靈魂的。教師在進行示范時,除了要想學生講解動作要領,也要注重舞蹈精神內容的表達,讓學生體驗到舞蹈的深層次內涵。
(四)練習法
人體的肌肉具有一定的記憶能力,如果長期做某種動作,肌肉就會將這種動作記憶下來,這一點也同樣可以利用到舞蹈教學當中。在舞蹈教學當中,教師總是強調練習的重要性,要求學生保持一定的練習量,正是由于這一原因。學生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動作上的偏差。教師要為學生安排合理的練習量,既要起到規范、鍛煉的作用,又不會給學生造成身體上的負擔。學生經過練習之后,身體形成了記憶,就會自然而然地做出規范動作,增強學生學習舞蹈的自信心。
(五)分解組合法
分解組合法,就是講一整套的舞蹈動作按照節拍進行分解,先教給學生分組動作,待學生逐漸熟練以后再組合在一起,形成一整套舞蹈動作。這是由于幼兒年齡較小,接受能力有限,不能一次性地接受太多的學習內容。教師在進行分解的過程中,可以將舞蹈分為幾個段落,依次教給學生,降低學生的學習任務量;也可以將上肢動作與下肢動作分開,待學生熟練以后再將上下肢動作結合在一起,這是出于幼兒身體協調能力有限的考慮。
幼兒舞蹈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鍛煉幼兒的身體柔韌性,培養幼兒的優美體態,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幫助他們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團體榮譽感。我國的幼兒舞蹈教學要積極善用各種教育方法,激發幼兒對舞蹈學習的興趣,提高舞蹈教學的質量,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1]武小云.論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重要性[J].當代音樂,2016,02:71-73.
[2]劉夢.淺談角色扮演法在幼兒舞蹈教學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2,21:263-264.
[3]杜琳琳.幼兒舞蹈分段式教學模式的實踐[J].藝術科技,2015,10:250.
*陜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SGH0902169成果。
楊紅麗(1979-),陜西榆林人,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前教育系。
J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