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湃 李艷文
1.遼寧科技大學,遼寧 鞍山 114051;2.鞍山師范學院,遼寧 鞍山 114005
?
大學生學雷鋒活動常態化建設的長效機制研究
王 湃1*李艷文2*
1.遼寧科技大學,遼寧 鞍山 114051;2.鞍山師范學院,遼寧 鞍山 114005
“雷鋒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學雷鋒活動是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載體。本文探討了學習雷鋒常態化的重要意義、存在問題及應采取的具體措施。
大學生;學雷鋒;原因;常態化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推動學雷鋒活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常態化。”學雷鋒既是時代的呼聲,也是以毛澤東為首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強烈期盼,更是億萬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大學生是民族未來的棟梁,是學習雷鋒活動的主體,因而研究大學生學習雷鋒常態化建設的長效機制意義深遠。
(一)有利于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
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世界政治生態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西方敵對勢力妄圖對我國進行和平演變的手段越來越隱蔽。高校大學生就是他們最為重要的滲透對象。因此,我們如果不能有效地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大學生的理想與信念難免遭受西方腐朽思想的影響。而當代大學校園中所存在的對西方的盲目崇拜現象恰恰證明這一點。因此,大力弘揚雷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來激勵當代大學生使其找到自己的精神之點,鑄就堅實的精神支柱,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從而指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堅定政治信仰,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魂。
(二)有利于提升大學生道德素質
高校是各種文化、思潮的會聚地,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雖然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水平很高,但是也存在很多突出的問題,如:厭學、作弊、急功近利等。而雷鋒精神的核心正體現在誠信、敬業、學習等思想道德觀念,具有引領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強大力量。因此,積極弘揚雷鋒精神并使之常態化,有助于大學生自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理想道德,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當前高校弘揚雷鋒精神,學習雷鋒活動常態化方面,整體呈現出積極向上的發展趨勢。但由于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互聯網絡普及的影響,大學生學習雷鋒常態化實踐中依然存在急功近利與消極的現象,主要表現在:
(一)大學生學雷鋒活動常態化存在認知欠缺現象
大學生對于雷鋒并不陌生,甚至還沒上學就知道雷鋒的名字,但對于雷鋒精神的內涵及為什么要學習雷鋒卻知之甚少。很多同學把學雷鋒簡單的理解為做好事、助人為樂,認為讓個座、撿個錢包交還失主就是學雷鋒了。對于雷鋒精神缺乏完整的認識與深刻的理解。在不能全面理解雷鋒精神的內涵和實質的情況下,也就很難繼承和弘揚雷鋒精神。
(二)大學生學習雷鋒活動常態化存在知行脫節現象
從學習雷鋒活動常態化踐行情況看,大學生在學習雷鋒活動的過程中存在知行嚴重不統一現象。一方面是知而不愿行,如,很多學生坐公交車假裝睡著或者去后排就坐,以避免給人讓座;當身邊出現好人好事,他們也會認為是在作秀,即使認為有的人的行為值得敬佩,也很少向其學習。一方面是知而不能行,在當前社會法治不健全的形勢下,在遇到老人摔倒扶不扶等問題時,很多學生表示不是不愿救助而是不敢救助,一般選擇悄悄撥打120。還有一種就是高知低行,面對作弊大家都嗤之以鼻,但是依然有大量的作弊現象發生。在有自然災害的情況出現時,大家都群情激昂,可是真的需要救助時,卻有人不愿伸出援手。
(三)大學生學習雷鋒活動常態化存在形式單一現象
大部分學校學習雷鋒活動大都集中在3月份,多數以志愿者活動或義務勞動的方式進行,參與者大多是學生干部或是學生黨員。可見,由于對雷鋒精神的認識不夠,學雷鋒的目標不明確,導致缺乏有效的組織與管理,學雷鋒活動形式單一,很少有大學生自發開展的學雷鋒活動。
經過研究,之所以出現上述現象,主要是以下幾方面原因造成的:
1.學習目標理想化
大學生個體存在不同差異,對事物的認知也不盡相同。但長期以來,高校的學雷鋒活動忽視了差異的存在,將學雷鋒活動的目標定得過于理想化,未考慮到低層次道德需求,導致學雷鋒活動給人以高大上的印象,造成了形式化、機械化的極端情況出現。大學生在高尚道德情操的陶冶下雖然向往高尚的品格,但現實中很多學生達不到這樣的標準,導致學生感覺雷鋒很遠,學雷鋒活動也就變得蒼白無力。
2.學習內容知識化
早期的學習雷鋒活動以理論灌輸、知識化宣講、機械模仿為主,使導致大學生對雷鋒精神認知不全面,學習活動時效性差。另外,學習雷鋒活動的內容都只是先進事跡的宣講與模仿,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忽視學生內心的真正想法,缺乏生活的生動性與體驗性,造成學習雷鋒與實際生活相背離。導致學雷鋒活動被學生認為是無用的、過時的,受到學生本能的排斥,使其在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合理性也大大降低了。
3.學習過程松散化
所謂的松散化是缺乏制度規定的約束。大學生雖然年滿18歲,但畢竟還未正式走向社會,對于風險的承擔能力比較低,如果沒有嚴謹的法律法規及相應的政策來規避各種風險,學習雷鋒的積極性與熱情就很難維持,學習雷鋒常態化活動也就無法有效開展。同時,網絡輿論也缺乏監督管理。雖然網絡在弘揚雷鋒精神過程中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也存在利用網絡借助學雷鋒之名進行詐騙牟利的行為。因為監管的缺失,導致對弘揚雷鋒精神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大學生學習雷鋒活動常態化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集合各方面的力量,協同一致,整體推進,總體來說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推動大學生學習雷鋒活動常態化
制度具有根本性、長期性和穩定性的特點,而推動大學生學習雷鋒常態化最關鍵的就是要使這項活動本身制度化和規范化。一方面,把學雷鋒活動納入到學生日常管理中去,將其融入到學生干部推薦、獎學金評定、黨員發展等各個環節,使其成為約束學生行為的一項重要標準和手段。一方面,我們要進一步健全法律法規,避免出現英雄流血又流淚的局面,為學生承擔風險,讓大家踏踏實實的踐行雷鋒精神。
(二)開拓宣傳渠道,進一步推動大學生學習雷鋒活動常態化
高校要利用微信、微博、手機等多種網絡方式進一步加大對雷鋒先進事跡、雷鋒精神內涵的宣傳力度、廣度與深度,吸引年輕學生主動關注和加入學習雷鋒活動。通過搞專題活動如主題班團會、參觀紀念館、觀看雷鋒相關影片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讓當代大學生充分認識雷鋒、深入認知雷鋒精神的內涵,使他們真正成為雷鋒精神的傳承者和弘揚者,讓他們真正的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主力軍。
(三)創新活動形式,進一步推動大學生學習雷鋒活動常態化
充分利用大學生社團,特別是志愿服務類社團開展學習雷鋒活動。通過開展各類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把學習雷鋒活動與學風建設、校風建設融為一體;通過校園實踐、社會實踐等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加強對雷鋒活動的認同感,在實踐中逐步加深對雷鋒精神的認知。
(四)樹立模范典型,進一步推動大學生學習雷鋒活動常態化
正所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抓典型一直是我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通過樹立身邊的典型,讓雷鋒精神再一次鮮活起來。讓大家看到我們這個時代確實存在著默默奉獻、不計功利的雷鋒精神踐行者,比如,當代雷鋒郭明義、自強不息楷模洪戰輝、扎根山區的徐本禹。通過對他們事跡的了解,讓學生體會到學習雷鋒并不是要干驚天動地的豐功偉業,而是做好一個平凡人應該做的普通事。
總之,雷鋒是我們永遠的榜樣,更是我們民族永久的財富。學習雷鋒活動常態化是當代大學生必修課,更是他們走向成熟與輝煌的必經之路。讓我們共同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傳承雷鋒精神,弘揚雷鋒品格,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許笑聲.當代大學生學習雷鋒常態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2]王珺.實現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的法律保障機制研究 [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3(1).
[3]王鎖明.論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的必然性與實現路徑[J].唯實,2012(7).
王湃(1981-),男,黑龍江齊齊哈爾人,遼寧科技大學黨政辦公室綜合科,科長,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行為學;李艷文(1969-),女,遼寧鐵嶺人,鞍山師范學院馬列部,教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學生信仰、情感教育;大學生行為學。
G
A